飞鹿言情小说网

特朗普斗焕:从加州之春开始 第二章 大记忆恢复术

种植大麻,在加利福利亚并不是重罪。

不过蒙特利市不一样,这里80%都是亚裔,其中大部分是华裔。

所有整体上对于大麻深恶痛绝。

唐斗焕作为蒙特利市警长,对于任何毒品零容忍。

包括大麻和槟榔在内。

捣毁斯科特兄弟名下的大麻农场,原本是准备借着打击非法移民的由头。

地窖少女的出现,雇佣和包庇非法移民就无足轻重了。

囚禁自己的亲生女儿,斯科特畜生不如。

千刀万剐都算便宜他了。

“斯科特,保险箱密码是多少?”

抓捕行动非常顺利,整个庄园也被搜了个底朝天。

缴获了一些非法所得。

武器方面:

共有六杆长筒猎枪,三杆AR步枪,两把手枪,另有各种口径子弹若干。

财物方面:

5个老墨合计搜剿8000美元,七部智能手机,和两块手表。

农场还有两辆面包车和三辆皮卡,以及拖拉机、除草机、播种机等农用机械。

另有十几张信用卡,应该还能刷点钱出来。

不过考虑到,斯科特做的都是见不得光的毒品生意,他应该有存储大量现金财物的习惯。

“唐斗焕,你没权利审判我。”

“我要见我的律师……”

斯科特脑袋肿地跟猪头一样,浑身都是血,像一条死狗躺在地上。

竟然还不死心,一脸仇恨的目光看着唐斗焕。

蒙特利市就这么大,斯科特再怎么迟钝,也认出了唐斗焕的身份。

这位蒙特利市警长铁腕禁毒,对任何毒品零容忍。

唐斗焕的名字在洛杉矶毒粉圈子里向来就是个忌讳。

蒙特利市大大小小的犯罪组织,就如同丧家之犬一样。

要么主动放弃毒粉产业,要么等待唐斗焕的打击报复,动辄斩草除根。

斯科特也是抱着侥幸心理。

他的大麻都是私人订制的高端货,硅谷那边有大买家包圆了。

前后合作有小十年,从未出过岔子。

想不到今晚会被一锅端。

斯科特后悔药都没得吃。

他现在满心都想报复,只要见到自己的律师,把消息送出去。

硅谷那边的大人物绝对会保他。

唐斗焕再豪横,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警察局长。

蒙特利市巴掌大的地方,拢共六七万人口,放在整个洛杉矶大区,屁都不是。

这么个穷乡僻壤,一个小小的警察局长翻不了天。

“斯科特,落到我手里,就别想有的没的了。”

“我再问你一句,密码是多少?”

唐斗焕冷笑不止。

对付斯科特这种犯罪分子,自己有的是手段。

他对于毒粉从来都是零容忍。

再穷凶极恶冥顽不灵的毒贩落到自己手里,不死也得脱层皮,有什么秘密都得老老实实交待。

“唐斗焕,你别白日做梦了,在我的律师出现之前,我一句话都不会说的。“

斯科特这个时候竟然硬气起来。

一副铁骨铮铮的硬汉样子。

唐斗焕懒得废话,冲着副官招招手。

“给他来一套大记忆恢复术!”

能经得住大记忆恢复术的人不是说没有。

唐斗焕自从铁腕禁毒以来,倒是抓过那么几个恶贯满盈的犯罪分子。

各种正规的刑讯手段用过之后,要么守口如瓶,要么胡言乱语。

一般人到这时候也就僵住了。

请几个律师,再出一笔保释金,警察局不得不乖乖放人。

唐斗焕可不管什么警察纪律。

对于死硬的犯罪分子,

先来一套大记忆恢复术。

一套不行就两套,两套不行就三套。

直到老老实实彻底交待犯罪罪行为止。

“啊啊啊……”

“呜呜呜……”

“不要啊……放过我……我什么都说……”

“保险箱密码是‘维妮卡’……”

短短五分钟,一套大记忆恢复术还没用完,斯科特已经不成人形,哀嚎着把保险箱密码说了出来。

“维妮卡”正是被他囚禁三年,注射各种催熟药物的少女名字。

这个畜生,把自己女儿当性奴一样圈养。

虽然还没有突破最后的尺度,但各种丧心病狂的调教手段早就用过了。

甚至连“催乳针”这种变态手段都用在了自己女儿身上。

根本就是禽兽不如。

“把他带到隔壁房间继续拷问。”

“问清楚他背后的买家到底是谁。”

唐斗焕一脸冷酷的目光。

除恶务尽斩草除根向来都是他的座右铭。

蒙特利这一亩三分地只是开始。

洛杉矶大区80个独立市,加利福利亚47个大区,美利坚50州……

早晚有一天,唐斗焕的名字会响彻在国会山之巅。

不过在此之前,先得一步一个脚印。

转动密码盘,输入“Veronica”字符,一声弹响,保险箱大门轰然打开。

映入眼帘的是一堆绿油油的美元,十几捆摞在一起,有三五十万美元的样子。

另外还有几根金条,加起来有1000多克。

最让唐斗焕感到意外之喜的是,竟然还有一张无记名地契。

产权包括500亩农场和300亩林地,眼前这座小别墅也包括在内。

所有缴获加在一起,估值差不多100万美刀。

这是按照黑产算的,如果不急着出手,至少还能上浮50万美刀。

“乔纳森,这20万美元给兄弟们分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特朗普斗焕:从加州之春开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