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四合院:从舌尖上的年代开始崛起 11.双技术的融合(求评价鲜花!)

初冬的阳光斜斜照进聋老太太的小屋,何正阳正帮着整理堆积的旧物。

木箱里裹着棉絮的瓷碗、泛黄的线装书散发着岁月的味道,突然指尖触到一张硬挺的纸张,抽出来一看,竟是张泛黄的宣纸。

“这是……”

何正阳轻轻展开,古朴的小楷映入眼帘——“《随园食单》手抄残卷”。

宣纸上绘制的防腐工艺图谱格外醒目,朱砂标注的烟熏火燎痕迹旁,还写着“御膳房光绪年记”的小字。

最让他震惊的是,其中夹着的半张“四季腌腊火候图”,用不同颜色标注着温度变化曲线。

“奶奶,这古谱您从哪儿得来的?”

何正阳抬头问,却发现老太太正盯着图谱出神,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微光:“这是当年宫里御厨留下的,说能让肉存半年不坏……”

话音未落,厂办的电话就追了过来:“何师傅快回罐头厂!苏联专家发狠话了,说咱们的中式罐头项目得下马!”

军用罐头厂的车间里弥漫着焦灼的气氛。

不锈钢杀菌釜旁,苏联专家安德烈摇着头用生硬的中文说:“你们的红烧肉太复杂,油脂和水分比例不稳定,不可能实现12个月保质期!这是科学,不是做饭!”

操作台上摆着几罐胀罐的样品,何正阳捏开一罐,红烧肉已经变质发绿。

他皱着眉翻看检测报告——细菌总数超标30倍,这意味着之前的真空包装技术完全失效。

【系统提示:传统饮食智慧与现代食品工程的融合将保障民生,当前任务进度15%。】

面板上跳动的提示让他心头一动,下意识摸出怀里的古谱残页。

图谱上“松木熏制七日,盐封三月”的记载,与眼前的杀菌难题似乎存在某种联系,但具体如何转化却摸不着头绪。

傍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四合院,刚进门就听见中院的吵闹声。

许大茂站在石桌上唾沫横飞:“大家都听见了吧?苏联专家都说不行,他偏要瞎折腾!我看他就是崇洋媚外,放着祖宗的手艺不用,非要学洋鬼子搞什么罐头!”

贾张氏抱着豁口饭盆使劲敲打:“就是!把咱们的好猪肉都浪费了!他要是再折腾,咱们就去厂里请愿,让他滚出四合院!”

几个不明真相的邻居跟着起哄,连三大爷都在一旁盘算着怎么分“可能被没收的实验材料”。

何正阳将工装外套狠狠摔在石桌上:“许大茂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崇洋媚外?”

他举起古谱残页,“这是清末御膳房的防腐图谱,我天天研究怎么把古法变成现代技术,你在这儿造谣生事安的什么心?”

残页上的朱砂印记和小楷惊得众人哑口无言,许大茂眼神闪烁:“谁知道你这是不是伪造的……”

“是不是伪造,让懂行的看看就知道。”

何正阳转向围观的邻居,“安德烈专家说中式菜肴不能做罐头,我偏要证明给他看!等项目成功了,厂里给每户分两罐红烧肉罐头尝尝鲜!”

这话让起哄的邻居顿时安静下来,傻柱第一个表态:“我信正阳兄弟!他从不说空话!”

秦淮茹也小声附和:“上次的白菜汤改良就很成功……”

夜深人静时,何正阳在灯下仔细比对古谱与检测报告。

当他将“四季腌腊火候图”与杀菌温度曲线重叠时,突然瞳孔骤缩——图谱上标注的“春秋季火候稍减,冬夏增三分”,竟与不同季节的细菌活性变化完全吻合!

更惊人的是页脚“君臣佐使”的批注:“花椒为君,桂皮为臣,盐糖佐之,酒曲使之”,换算成现代比例,恰好是食品防腐剂的黄金配比。

他猛地一拍桌子,终于明白系统提示的深意——古人用经验总结的防腐工艺,本质上与现代杀菌原理殊途同归!

拿起笔在纸上勾勒新的杀菌方案,何正阳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专家的断言、许大茂的谣言、贾家的抗议,都将成为他证明中式罐头可行性的垫脚石。

至于那套融合了古法智慧的杀菌工艺,很快就会让所有人闭嘴。

……

清晨的阳光刚掠过罐头厂的烟囱,何正阳就抱着保温桶冲进实验室。

不锈钢操作台上,三罐红烧肉罐头正冒着热气,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其中一罐,肥瘦相间的肉块颤巍巍地泛着油光,浓郁的酱香瞬间填满整个房间。

“成功了!”

助手小张激动地喊道,“超高压杀菌结合松木烟熏,保质期检测达标,整整六个月!”

何正阳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软糯的口感中带着淡淡的烟熏香——这是系统新奖励的“超高压杀菌技术”与古谱烟熏工艺的完美结合。

【叮!双技术融合成功,奖励「传统酱油发酵优化方案」,当前工艺匹配度85%。】

面板上跳动的发酵参数让他眼前一亮。

当天下午,他就带着方案来到厂办酱油厂。

看着缸里浑浊的发酵液,老厂长叹气道:“小何啊,不是我不信你,这酱油味儿一年不如一年,再改不好就得关门了。”

何正阳按照系统方案调整盐度和温度,将古谱记载的“伏天晒酱,百日成香”转化为精确的温控曲线。

七天后,第一批改良生抽开封时,琥珀色的酱汁泛着莹润光泽,香气比原来醇厚数倍。

检测报告显示:氨基酸态氮含量提升40%,风味物质保留更完整。

正当厂里准备给何正阳申请技术奖金时,一场风波突然袭来。

贾东旭揣着几张泛黄的纸冲进厂长办公室:“李厂长!何正阳剽窃!这是我爸三十年前的红烧肉配方,他拿去改改就成自己的了!”

许大茂在一旁煽风点火:“没错!我亲眼看见他偷偷抄车间老师傅的笔记,这种盗窃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两人手里的“证据”做得有模有样,连配方步骤都写得煞有介事。

消息传回四合院,贾张氏立刻在中院敲着饭盆哭闹:“我们家的祖传秘方被偷啦!这还有天理吗?必须让他把奖金全吐出来!”

邻居们又开始议论纷纷,三大爷算盘打得飞快:“要是真剽窃,奖金可得充公……”

街道办工作人员上门调查时,何正阳正在整理实验记录。

他平静地推过厚厚的笔记本:“从三月十七日第一次实验到昨天成功,共失败27次,每次的参数和改进方向都在这儿。”

他指着其中一页,“贾东旭说的配方里放八角,而我的工艺用的是古谱记载的草果,根本不是一回事。”

更致命的是,他调出了罐头厂的出库记录:“最近三个月,厂里丢失了56罐实验样品,正好和贾东旭去黑市的时间吻合。”

随手指向记录上的签名,“这领料单上的签字模仿仓库主任笔迹,但破绽很明显。”

工作人员立刻核对笔迹,果然发现贾东旭伪造签字偷领罐头的证据。

面对铁证,贾东旭面如死灰,许大茂想溜却被堵住,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牵连进去。

最终处理结果下来:贾东旭因盗窃工厂财物被开除,许大茂因作伪证记大过处分。

风波平息后,何正阳在整理酱油发酵数据时突然愣住——改良后的酱油含有特殊的氨基酸成分,能增强面粉的延展性。

他立刻联系速冻食品车间:“试试用新酱油和面做饺子皮!”

实验结果令人惊喜,速冻后的饺子皮果然不再开裂。

何正阳看着完好无损的饺子,嘴角露出笑意。

系统提示适时响起:【检测到技术联动,解锁速冻食品工艺前置条件。】

他知道,这小小的酱油工艺突破,将为下一步的食品革新铺平道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四合院:从舌尖上的年代开始崛起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