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呼海啸般的誓言,在红星机械厂的上空久久回荡。
“迎接英雄!质量万岁!”
那声音里,带着悲壮,带着决绝,更带着一股子被点燃的血性!
当最后一个音节消散在空气中,整个厂区,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寂静。
周解放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几百双通红的眼睛。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个破败的厂子,终于有了魂!
“解散!”
周解放拿起铁皮喇叭,只说了两个字。
“回去,领书,学习!”
工人们没有再多说一句废话,默默地转身,排着队,走向了临时设立的“圣经”发放处。
接下来的七天,红星机械厂进入了一个让整个安和县都感到匪夷所思的状态。
那曾经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彻底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车间里、广场上、甚至是大槐树下传来的,此起彼伏的朗朗读书声。
周解放没有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他像个最普通的工人一样,搬着个小马扎,坐在人群里。
他亲自担当了总教员。
《质量圣经》里的每一个字,都是王建的心血,也是他周解放从未来带来的工业精髓。
“同志们,这个叫‘公差’的东西,听起来很玄乎!”
周解放拿着一根粉笔,在小黑板上画了两个齿轮。
“我给大家打个比方!”
“你们娶媳妇,是不是得门当户对?个头不能差太多?不然日子过不下去!”
人群中传来一阵哄笑。
“这零件,也一样!这个齿轮,要和那个齿轮严丝合缝地咬在一起,才能传力!你高一点,我矮一点,差得太多,这俩‘新人’就得打架!机器就得报废!”
“所以,这个公差,就是给它们定的‘门当户对’的规矩!不能差得离谱!”
朴实,粗暴,却直观到了极点。
工人们听得抓耳挠腮,时而恍然大悟,时而又陷入新的沉思。
以往那些“差不多就行”的念头,在这些精确到零点零几毫米的数字面前,被砸得粉碎。
苏玉珍也没闲着。
她带着村里的妇女们,在厂区的空地上支起了几口大锅。
炎炎夏日,学习又耗费心神。
她就组织人熬制清凉解暑的绿豆汤,一桶一桶地送到学习的工人们手里。
“解放哥,喝一碗吧。”
苏玉珍端着一碗,走到周解放面前,白皙的脸上挂着细密的汗珠。
她看着周解放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憔悴的脸,眼神里全是心疼。
周解放接过来,一饮而尽。
“好喝!”
他看着不远处,一个年轻工人正在耐心地教一个不识字的老工人认图纸上的字。
看着几个技术员被工人们围在中间,唾沫横飞地争论着一个焊接角度的问题。
整个红星厂,变成了一所巨大的、狂热的学校。
这股拧成一股绳的劲头,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发自内心的振奋!
七天时间,一晃而过。
第八天清晨。
红星机械厂的广场上,摆满了用木板临时搭起来的课桌。
一场史无前例的全员闭卷大考,即将开始!
县长马东海,带着县里的几位主要干部,全都来了。
他们没有坐在主席台上,而是像普通的监考老师一样,分散在考场的各个角落。
马东海的表情很严肃。
他想亲眼看看,周解放这场在他看来近乎“胡闹”的停产学习,到底能搞出个什么名堂。
这赌上的,可是全县的工业未来!
当周解放和李铁牛抬着一摞厚厚的考卷走进广场时,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考卷是由周解放和已经脱离危险,但仍在医院静养的王建,通过口述笔录的方式,共同拟定的。
题目没有任何理论。
全都是生产实践中最要命的细节问题。
“题目一:一个合格的电机轴承,在安装时用手触摸,应有何种感觉?A、滚烫B、冰凉C-1、温热D、毫无感觉。”
“题目二:在绕制线圈时,发现铜线有一处极小的、不易察觉的破皮,你应该如何处理?A、用胶布缠一下继续用B、假装没看见C、立即剪断,此段铜线报废D、报告组长,等他处理。”
这些题目,看似简单,却招招致命!
考的不是记忆力,而是刻进骨子里的质量意识!
考试开始的铃声响起。
广场上,只剩下几百支笔在纸上摩擦的“沙沙”声。
马东海背着手,在考场里缓缓踱步。
他走到一个角落,看着一个名叫赵大炮的工人。
这个赵大炮,是厂里有名的“老油条”,干活毛糙,口头禅就是“差不多得了”。
可此刻,赵大炮眉头紧锁,咬着笔杆,脸上的表情比娶媳妇那天还要严肃。
马东海悄悄地瞥了一眼他的卷子,字写得歪歪扭扭,但每一道题的选择,都精准无误。
马东海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这……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了!
这是脱胎换骨!
两个小时后,考试结束。
周解放组织了十几名会计和技术员,当场流水线阅卷,当场统计分数。
所有的干部,包括马东海,都围在计分的那块大黑板前,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当最后一个分数被统计出来,会计张鑫拿着粉笔,手都有些颤抖。
她转过身,面向众人,深吸一口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大字。
【红星机械厂质量圣经考核:全厂参考人数312人,平均分:95.2分!】
轰!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弹,在所有人的脑海里轰然引爆!
95.2分!
这怎么可能!
马东海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从桌上拿起一叠批改好的试卷。
他随手翻开一张,卷面整洁,答案全对,得分100!
再翻一张,98分!
又翻一张,96分!
他拿着那一份份写得工工整整的答卷,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他转过头,看向身边的副县长,声音里带着无法抑制的激动。
“老张!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这不是什么狗屁学习!这是思想的武装!这是铸魂!”
“周解放这小子,他……他用七天的时间,给我们安和县,硬生生打造出了一支用现代工业思想武装起来的铁军啊!”
“这他妈的……比省里批给我们一百台先进设备都重要!都金贵!”
这个惊人的结果,就是最锋利的剑!
它斩断了所有的疑虑,也点燃了马东海心中最狂野的火焰!
他当即对着身边的秘书吼道:“通知下去!所有在厂的县委常委,立刻到会议室!现场开会!”
五分钟后。
在红星厂那间简陋的会议室里,气氛严肃到了极点。
马东海坐在主位上,将那份平均分95.2的成绩单,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上!
“同志们,都看到了吧?”
“我今天,就要在这里做一个决定!”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我决定!从今天起,王建同志编撰、周解放同志命名的这本《质量圣经》,将作为我们安和县工业生产的唯一指导标准!”
“我管它叫,‘红星标准’!”
“以后,我们安和县所有的工厂,所有计划内和新组建的‘卫星工厂’,想要开工,想要拿订单,想要拿县里的补贴,就必须先过这一关!”
“全员学习!全员考核!平均分不过90分的,厂长就地免职!工厂停业整顿!”
马东海站了起来,一字一句地说道。
“周解放同志,用一场考试,兵不血刃地,为我们全县的工业,完成了最彻底的顶层设计!”
“我们,决不能辜负这份心血!”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