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检测到宿主当前的复仇计划,已初步成型,并已掌握部分关键证据。”
“为了更好地辅助宿主完成复仇目标,系统将对宿主权限进行部分升级,并提供更高阶的辅助功能。”
“主线任务:‘正名与复仇’,正式开启!”
“任务描述:宿主需要在系统的辅助下,逐步洗刷自身冤屈,恢复名誉,并对曾经陷害、打压、和伤害过宿主的所有敌人,进行精准而又彻底的复仇,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第一阶段目标:确保S级剧集《狂飙》成功在主流平台播出,并引发广泛的社会舆论关注。
同时,继续收集并锁定主要复仇目标刘凯伟的致命黑料,固定证据链,为下一步的舆论反击和法律行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任务奖励:视任务完成情况和复仇效果而定,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大量系统积分、高级技能点、特殊道具、以及解锁更高等级的系统权限。”
“任务时限:无明确时限,但建议宿主尽快行动,以免夜长梦多。”
“请宿主,开始您的表演吧!”
当最后一句带着一丝戏谑意味的提示音落下之后。
陈风的嘴角,缓缓地勾起了一抹冰冷而又自信的弧度。
他知道,属于他的复仇大戏,那漫长而又精彩的序幕,已经缓缓地,拉开了。
而他,就是这场大戏中,唯一的,也是绝对的,主角!
刘凯伟,杨密,还有所有那些曾经高高在上,肆意践踏过他尊严的人们!
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迎接来自地狱的,我陈风的,怒火和审判了吗?
当王翰导演在那个简陋得几乎有些寒酸的片场中,用略带沙哑和哽咽的声音,喊出那句凝聚了所有人期盼的“咔!过!《狂飙》全剧,杀青!”的时候。
整个剧组,先是陷入了一瞬间的寂静。
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都停止了流动。
紧接着,不知道是谁先发出了一声压抑不住的欢呼。
然后,就像点燃了引线的炸药桶一般,整个片场,瞬间爆发出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和尖叫声!
积压了数月的疲惫、压力、焦虑、以及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在这一刻,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演员们,无论男女,无论老少,都情不自禁地互相拥抱在一起。
有的,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流了出来。
有的,则直接瘫坐在地上,放声大哭,仿佛要将这段时间以来所受的所有委屈和辛酸,都一次性地宣泄出来。
那些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幕后工作人员,此刻也顾不上什么形象和矜持了。
他们互相拍打着对方的肩膀,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激动、和如释重负的轻松氛围。
制片人李明,虽然在之前的样片放映时,已经激动过一次了。
但此刻,身处在这样一种热烈而又真挚的氛围之中,他的眼眶,也忍不住有些湿润了。
他自掏腰包,在剧组附近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卫生的小饭馆里,订了几桌酒席。
这,就算是《狂飙》剧组,那简朴得有些寒酸的杀青庆功宴了。
没有香槟,没有鲜花,没有媒体记者,更没有那些在其他剧组杀青宴上常见的、衣着光鲜的明星大腕。
有的,只是一群为了同一个梦想,而共同奋斗了数月的,最普通的影视从业者。
席间,王翰导演的情绪,显得尤为激动。
他端着酒杯,颤颤巍巍地站起身,眼眶早已被泪水模糊。
他挨个向剧组的每一位成员敬酒,感谢他们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他尤其提到了那些在幕后默默奉献,拿着微薄的薪水,却干着最苦最累活儿的场务、灯光、道具等工作人员。
他说,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狂飙》这部戏。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哽咽,话语也有些颠三倒四。
但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他话语中那份发自肺腑的真诚和感激。
陈风,依旧戴着那副宽大的黑色墨镜,独自一人,隐在宴会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激动地欢呼和拥抱。
他的脸上,始终带着一丝浅浅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微笑。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空气中弥漫着的那种浓烈的喜悦、期待、以及一丝丝因为离别而产生的伤感气息。
这些情绪,像潮水一般,包裹着他,也感染着他。
让他的心中,也泛起了一丝久违的暖意。
虽然,他知道,这种喜悦,只是短暂的。
《狂飙》的杀青,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考验,真正的战斗,都还在后面。
堆积如山的拍摄素材,需要进行精心的整理和筛选。
繁琐而又枯燥的剪辑、配音、配乐、调色等后期制作工作,才刚刚拉开序幕。
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一道道艰难的关卡,考验着这个小成本剧组本就捉襟见肘的专业能力和财力。
制片人李明和导演王翰,对此都心知肚明。
他们知道,成败在此一举。
《狂飙》这部剧,是他们翻身的唯一希望。
他们必须咬紧牙关,克服一切困难,将这部作品,打磨到极致。
否则,他们之前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将付诸东流。
进入后期制作阶段,《狂飙》剧组的办公地点,从原本那个简陋的临时片场,搬到了星火影视那间同样不大,但至少还算正规的办公室里。
王翰导演,几乎是把家都搬到了剪辑室。
他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余的时间,都泡在那个只有十几平米,堆满了各种机器设备和素材硬盘的小黑屋里。
面对着监视器上,那些海量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杂乱无章的拍摄素材。
王翰的心情,是既兴奋,又头疼。
兴奋的是,他知道,在这些看似普通的素材之中,蕴藏着一个多么精彩,多么震撼的故事。
头疼的是,如何才能将这些零散的素材,巧妙地组织和串联起来,让它们最终呈现出剧本中所描绘的那种惊心动魄的戏剧张力和深刻复杂的人物情感。
这对于任何一个导演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在时间和资金都极其有限的情况下。
就在王翰为了剪辑工作而焦头烂额,甚至有些寝食难安的时候。
陈风,再次悄无声息地,向他伸出了援手。
陈风知道,后期剪辑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前期的拍摄。
一个好的剪辑,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原本平淡无奇的素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而一个糟糕的剪辑,则可能毁掉一部原本优秀的作品,让所有的努力都功亏一篑。
他不能让《狂飙》这部承载了他复仇希望的作品,在最后这个关键环节上,出现任何的纰漏。
于是,他在系统的“技能商城”里,仔细地搜寻了一番。
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名为“初级剪辑技巧”的技能。
学习这个技能,需要消耗一定的系统积分。
陈风毫不犹豫地,用意念选择了兑换和学习。
虽然,这仅仅只是“初级剪辑技巧”。
与那些在业内浸淫多年的资深剪辑师相比,他的技术水平,可能还显得有些稚嫩。
但是,配合着他本身对《狂飙》剧本那种深入骨髓的深刻理解。
配合着他对艺术节奏和戏剧冲突的超凡感知力。
配合着系统本身所具有的一些辅助分析和优化功能。
这些“初级剪辑技巧”,已经足以让他对王翰的剪辑工作,提出许多关键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建议了。
他依旧戴着那副宽大的墨镜,和一副高质量的监听耳机。
他会和王翰一起,待在那个闷热而又压抑的剪辑室里。
他仔细地“听”着每一段拍摄素材。
通过演员在说台词时的语气、语速、停顿、以及呼吸的节奏。
通过背景音中那些细微的环境声响,和人物动作所发出的声音。
他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清晰地构建出相应的画面,和画面中所蕴含的情感。
他会告诉王翰,哪一段戏,演员的情绪更加饱满,表演更加到位。
他会告诉王翰,哪一个镜头,在构图和光影上,更有张力,更能突出主题。
他甚至能够精确到,某一个镜头,应该在哪一帧开始,又应该在哪一帧结束,才能达到最佳的叙事效果和情感冲击力。
有时候,王翰在剪辑某一段戏的时候,会陷入僵局。
他可能会因为素材的限制,或者因为思维的固化,而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剪辑点,或者无法将几段看似不相关的素材,巧妙地连接起来。
每当这个时候,陈风总能从一个王翰意想不到的角度,给出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
他可能会建议王翰,尝试着打乱原有的叙事顺序,采用一些闪回或者插叙的手法。
他可能会建议王翰,在某两个镜头之间,加入一段意味深长的空镜头,或者一段富有暗示性的音乐。
他可能会建议王翰,大胆地删减掉一些看似重要,但实际上却有些拖沓和冗余的镜头。
这些建议,往往能够让王翰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让整个原本陷入僵局的段落,焕然一生,充满了新的活力和惊喜。
王翰一开始,对于陈风参与到剪辑工作中来,还抱有一些疑虑和不信任。
毕竟,剪辑是导演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导演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的重要体现。
他不太习惯,让一个外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剪辑思路。
而且,陈风的“眼睛不便”,也让他很难相信,一个看不见画面的人,能够对剪辑工作,提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
但是,仅仅合作了几天之后。
王翰就被陈风那神乎其技的“听声辨画面”的能力,和对剪辑艺术的深刻理解,彻底折服了。
他发现,陈风对镜头语言的理解,对叙事节奏的把控,对人物情绪递进的精准拿捏,都达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甚至是有些恐怖的程度。
他能敏锐地指出,某一段戏,因为某个镜头的多余,或者某个转场的生硬,而导致整体节奏显得有些拖沓和沉闷。
他会毫不客气地建议王翰,删减掉那几个无关痛痒的镜头,或者调整一下转场的方式。
他也能准确地发现,某一段戏,因为情绪渲染不足,或者细节铺垫不够,而导致观众很难产生共鸣。
他会提议王翰,在关键的时刻,加入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或者插入几个能够烘托气氛的空镜头,比如一个萧瑟的背影,一个孤独的眼神,或者一个象征着命运无常的意象。
经过陈风“指点”和调整过的片段,往往在叙事的流畅度、节奏的张弛度、以及情感的冲击力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让原本可能只值七十分的段落,瞬间提升到了九十分,甚至更高的水准。
王翰不止一次地,在深夜的剪辑室里,独自一人,面对着监视器上那些经过陈风调整之后,变得焕然一新的片段,由衷地发出感叹:
“陈风啊陈风,你他妈的,真是个天才!我王翰这辈子,拍了这么多年的戏,自认为也算是见过不少有才华的人了。
但是,像你这样的奇才,我真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惊叹、敬佩、以及一丝丝的,自愧不如。
他知道,如果没有陈风,单凭他自己,是绝对不可能把《狂飙》这部剧,剪辑到如此高的水准的。
陈风,才是这部剧后期制作阶段,真正的“定海神针”。
在王翰和陈风,以及后期制作团队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日夜奋战之下。
经过了长达数月的紧张工作,《狂飙》这部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电视剧的成片,终于制作完成了!
当王翰将那几十集经过精心剪辑、配音、配乐、调色的高清素材,小心翼翼地拷贝到硬盘里的时候。
他的心中,充满了激动、期待、以及一丝丝的忐忑。
激动的是,他终于将这个伟大的故事,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期待的是,这部作品,能够尽快与广大的观众见面,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喜爱。
忐忑的是,他不知道,这部在他们看来,堪称完美的作品,在那些手握播出大权的平台方眼中,又会得到怎样的评价?
制片人李明,在拿到《狂飙》的成片拷贝之后,也是信心满满,踌躇满志。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