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重生,我能预知百年兴衰 第16章 疯儒夜探祠堂密室,铜门三问惊古魂

夜色如墨,寒风裹挟着落叶在荒废的白马庙间盘旋。

残垣断壁之间,陈砚屏息凝神,目光紧锁那块半埋于土的石碑。

“魏武王藏宝于此。”

四个字在他指尖缓缓浮现,仿佛穿越百年时空,带着某种不可言说的隐秘气息扑面而来。

他心中微微一震,眼神却愈发沉稳。

前世记忆迅速翻涌而起——祖父曾提及,曹操生前多疑,为防盗墓设下七十二疑冢,而其中一处假墓便在这白马庙之下。

真正的秘藏,并不在眼前这石碑指引之地,而在主殿地底深处。

可如今,主殿早已坍塌,唯有偏殿尚存一角,破败不堪。

陈砚四下打量,确认身后无人跟踪后,悄然绕至偏殿一侧,借着月光扫视地面。

忽然,他的脚步一顿——角落处一块地砖边缘略微翘起,颜色也比四周略深几分,显然是被人为翻动过。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掀开砖块。

一股潮湿阴冷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露出一道幽深向下的石阶,隐约可见青苔斑驳。

“果然有机关。”他低声自语,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前世所知的一则古籍记载——

铜人问路,三门选一:忠、义、智,错者万箭穿心。

传说此等机关乃西汉时期某位盗墓高人所设,极难破解,常人即便知晓机关存在,也往往止步于此。

他低头望向那漆黑入口,心跳不自觉加快,却依旧镇定自若。

片刻后,他轻轻迈步踏上第一级石阶。

吱呀——

微弱的机关启动声在耳畔响起,紧接着,前方甬道尽头,三扇铜门缓缓显现,分别刻着“忠”、“义”、“智”三个大字,金属光泽在昏暗中泛着森冷之气。

空气中弥漫着一丝铁锈味,仿佛潜藏着无形杀机。

陈砚站在门前,神色凝重。

他闭上眼,回忆三国乱世的历史轨迹——曹魏以权谋立国,刘备以仁义立足,孙吴则依江河天险而存。

三者之中,谁最终能成大事?

不是忠义,而是智。

他睁开眼,缓缓开口:“三国之兴,在于智。”

话音未落,三扇铜门中,“智”门缓缓开启,门内无风自动,尘埃飞扬,却无半点箭矢飞出。

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毫不犹豫踏入门内。

密室不大,四壁皆由巨石砌成,中央摆放着一张木案,其上覆盖一层薄灰,显然已有多年未曾有人触碰。

陈砚缓步走近,目光落在案上一件黑铁令牌之上。

令牌约巴掌大小,通体乌黑,表面雕有一只手持金斧的鬼影,栩栩如生,隐隐透出一种诡异气息。

“摸金符……”

他喃喃低语,伸手将它拾起。

入手冰冷沉重,竟似有千钧之力压在掌心。

与此同时,旁边还静静躺着一卷密封完好的帛书。

陈砚心头一跳——这帛书封口处盖有蜀汉太史令印信,正是前世他曾日夜守护的密档之一!

咔嚓——

似乎是鞋底踩碎了地上的枯枝。

陈砚神色骤变,猛地回头,只见密室入口处,一个模糊的身影正缓缓靠近,手中寒光一闪,已握住了刀柄。

密室内,火光跳跃,将三扇铜门映得斑驳陆离。

陈砚手握黑铁令牌,掌心微颤,一股莫名的寒意顺着指尖蔓延至脊背。

他目光落在那卷帛书之上,封泥完好无损,印信清晰可辨——正是蜀汉太史令的朱红印记。

“这不该出现在这里……”

他心头一震,手指微微用力,轻轻揭开封泥,展开帛书的一瞬,瞳孔骤然收缩!

一页纸,十余行字,笔迹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字体,那是当年他亲手誊抄的奏章底稿。

可内容,却让他如坠冰窟——

“建安廿四年冬,蜀汉太史令弟子陈砚,奉命潜伏许都,暗中联络曹魏司空府,意图出卖益州布防图。”

这不是伪造,而是确有其事!

只不过,那所谓的“陈砚”并非他自己,而是黄皓精心伪造的替身,借此诬陷忠良,清除异己!

他的呼吸急促起来,眼前浮现前世自己被五花大绑押赴市曹的画面,百姓唾骂、士卒冷漠、刀起头落……

原来一切,皆是黄皓的阴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他咬牙低语,眼中怒火翻腾,“若非重生,我竟还蒙在鼓里!”

就在此时,地面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尘土簌簌落下。

“糟了!”陈砚神色一凛,迅速将帛书收入怀中,同时扫视四周,确认出口位置。

下一秒,轰然一声巨响,一侧石壁轰然塌裂,数道黑影从新出现的密道中跃入,为首者手持环首刀,眼神阴鸷,正是刺客头目韩七!

“好个疯子,竟真让你找到了!”韩七冷笑着踏前一步,手中长刀寒光四射,“摸金符归我们,你的命,也归我们。”

他身后紧跟着柳青,脸色阴沉:“此人能破解机关,不可小觑。”

陈砚心中一沉,脚下却不乱。

他知道,自己现在毫无战力,唯一的出路就是拖时间,制造混乱。

他迅速将摸金符塞入怀中,顺手打翻案上的香炉,火星溅落在干枯的地衣与杂草上,顿时燃起一片火焰。

“哗——”

火势瞬间窜起,浓烟弥漫,热浪扑面而来。

“快灭火!”韩七大吼。

但陈砚早已借着混乱跃身而起,足尖一点木案,身形凌空翻转,一把抓住横梁,攀上屋顶。

透过破损的瓦片缝隙,他看到上方是一处废弃的通风井,通往祠堂后殿。

“走!”

他不犹豫,纵身一跃,穿过瓦缝,消失在黑暗之中。

密室中,火越烧越旺,烈焰舔舐墙壁,映照出那卷被遗落的帛书一角。

风吹过残垣裂缝,掀开帛书边缘,露出一行小字:

“建安廿四年,陈砚亲笔。”

祠堂外,风雪渐起。

陈砚落地后踉跄几步稳住身形,胸口剧烈起伏,汗水混着灰烬黏在脸上。

他喘息片刻,正欲离开,忽听远处传来马蹄声与脚步杂沓。

他眉头紧锁,抬头望去——前方河堤方向,隐约可见几人影立于风雪之中,腰间佩刀反射微弱火光。

“他们早有埋伏?”

陈砚心头一紧,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对。

他原计划带帛书出城,找机会将黄皓通敌的罪证公之于众。

但现在看来,韩七背后之人早已料到他会取走此物,并提前布置。

“不能硬闯。”他低声自语,眼眸中闪过一抹冷静的思索。

就在他准备折返之时,身后又传来脚步声,似有人正沿密道追踪而出。

前后夹击,退路尽断。

陈砚深吸一口气,压下躁动的心绪,转身隐入祠堂废墟之中,沿着来时的密道悄然退回。

他必须利用这条错综复杂的地下通道,周旋敌人,寻找真正的突破口。

火光在祠堂内跳动,仿佛为这场尚未结束的博弈点燃了第一缕烽烟。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重生,我能预知百年兴衰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