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风云:刘禅重生朱祁镇 第十三章王振倒台,朝堂大清醒

暴雨初歇,奉天殿外的青石板上还泛着水光。刘禅站在檐下,望着远处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宫墙,手中握着那份密报。昨夜锦衣卫传来的消息清晰明了——王振果然在密谋反扑,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弹劾于谦的奏章。

“朕不能再等了。”他低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这时,于谦缓步而来,身上的官服虽湿未干,却依旧挺拔如松。

“陛下,时机已到。”

刘禅点头,转身朝殿内走去:“宣旨,即刻召集群臣入殿议事。”

话音刚落,李福便已快步离去。这场风暴酝酿已久,如今终于要落下雷霆。

半个时辰后,文武百官齐聚奉天殿。王振一党面色各异,有人镇定自若,有人眼神闪烁,显然早已察觉风向不对。而于谦则立于殿前,神情淡然,仿佛早已胜券在握。

刘禅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王振身上。

“王振,你可知罪?”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王振微微一怔,随即躬身行礼:“陛下,老臣不知所犯何罪。”

“好一个不知所犯何罪!”刘禅冷声一笑,“你勾结瓦剌,陷害忠良,散布谣言,扰乱朝纲,这些事,你还想否认?”

王振脸色骤变,但仍强作镇定:“陛下此言差矣,老臣忠心耿耿,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证据呢?”一名保守派大臣站了出来,试图为王振开脱,“陛下仅凭传言就治罪重臣,岂非寒了众臣之心?”

于谦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几封书信,缓缓展开。

“这几封信,是王振与瓦剌使者的往来密函,还有他在京中安插眼线的名单。”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更有锦衣卫昨日夜间在他府中搜出的私藏兵器,以及他亲口承认意图拥立新君的供词。”

此言一出,整个奉天殿顿时鸦雀无声。

王振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颤抖,想要辩解,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陛下……”他终于开口,声音嘶哑,“老臣……冤枉啊……”

“冤枉?”刘禅冷笑一声,“你以为朕是什么?阿斗?任你摆布的傀儡?”

这一句话,如同惊雷炸响,震得满朝文武心头一颤。

“朕知道你们背地里怎么议论朕,说朕昏庸无能,说朕不如先帝英明。”刘禅缓缓起身,目光凌厉如刀,“但今日,朕要让你们明白,这江山,不是你们玩弄权术的棋盘!”

说罢,他抬手一挥:“来人,将王振及其党羽全部拿下,押入诏狱,严加审讯!”

殿外早已埋伏好的锦衣卫立刻冲入殿中,将王振及几名核心党羽当场控制。

王振挣扎着喊道:“陛下,老臣辅佐多年,您怎能如此待我?”

刘禅冷冷地看着他,语气平静却透着森然:“因为你忘了,朕不是阿斗,而是蜀汉之后,刘禅!”

随着王振被押出奉天殿,整个朝廷仿佛经历了一场地震。那些曾经依附王振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惶恐不安。

接下来的几天,朝堂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清洗风暴。凡是与王振有密切往来的官员,都被革职查办,或流放边疆,或打入牢狱。一时间,京城上下人人自危。

与此同时,于谦开始推动早已拟定的改革计划。

“现在正是最佳时机。”他在一次早朝上对刘禅说道,“王振一倒,保守派元气大伤,我们应当趁势推进军政改革,提升战力,以应对瓦剌的威胁。”

刘禅点头:“你说吧,如何改?”

于谦拿出一份厚厚的奏折,朗声道:“第一,裁汰冗员,精简吏治;第二,整顿军备,换装新式火器;第三,加强边防,修筑防御工事;第四,设立兵工厂,提高武器生产效率。”

他每说一条,都引来不少支持之声。许多原本观望的大臣,见王振彻底失势,也纷纷表态支持改革。

“于大人说得对!”一位年轻的御史站出来高声附和,“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因循守旧,必须顺应时势,才能真正抵御外敌!”

“不错!”另一位尚书也站了出来,“老臣愿协助于大人,共同推进改革事宜。”

刘禅看着这一幕,心中颇为感慨。他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走出“扶不起的阿斗”的阴影,成为一个真正的帝王。

改革迅速展开。短短半月之内,京城兵工厂便开始大规模制造新式火铳与火炮。各地军队也开始换装训练,士气高涨。

而在前线,宋瑛也被正式平反,重新执掌兵权。他亲自监督火器训练,将士们在他的带领下,士气高昂,战斗力大幅提升。

岳飞之子岳云也在其中表现突出,多次在演习中展现出卓越的指挥能力。

“将军,我父亲说,您的改革思路,很像当年他在岳家军推行的练兵之法。”岳云在一次训练后对宋瑛说道。

宋瑛笑了笑:“那你父亲怎么说?”

“他说,这才是真正的强国之道。”岳云郑重其事地说,“他愿意全力支持您。”

宋瑛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去告诉你父亲,只要他肯帮忙,咱们一定能打出一个太平盛世。”

此时的京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久违的希望气息。百姓们议论纷纷,街头巷尾都在传颂着皇帝圣明、于谦贤能、宋瑛忠勇的故事。

然而,在这表面的繁荣之下,仍有一丝暗流涌动。

某日夜里,于谦独自坐在书房中,翻阅着一份刚刚送来的密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看来,瓦剌那边也不简单。”

门外传来脚步声,李福轻声禀报:“于大人,陛下请您速去奉天殿,有要事商议。”

于谦合上密报,起身整理衣袍,神色凝重。

“走吧。”

可就在他迈出房门的一瞬间,一阵疾风吹起,屋内的烛火猛地晃动了一下,投射在墙上的影子扭曲变形,仿佛某种未知的预兆。

风停了,烛火恢复了稳定。

但那道影子,却像是永远留在了墙上,久久不曾散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风云:刘禅重生朱祁镇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