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也知道,按照我大明祖制,皇帝纳妃,聘礼都是非常丰厚的。
但朕想着,如今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实在是不宜铺张浪费,大操大办。”
他脸上露出一丝“为难”和“节俭”的神色,说道:“所以,朕决定,这次纳妃,一切从简。
便按我大明开国之初的祖制,每位入选的嫔妃,朕便出二百两纹银,作为聘礼,聊表朕的一点心意。
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他这话一出口,在座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表情。
二百两纹银?
作为皇帝纳妃的聘礼?
这,这也太……寒酸了吧!
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被点到名,准备将女儿(或孙女)送入宫中的那几位大臣,听了皇帝这番话之后,一时间都有些发懵,不知该如何是好。
皇帝要纳他们的女儿为妃,这自然是天大的荣幸,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好事。
这意味着,他们的家族,将与皇室结为姻亲,地位水涨船高,前途无量。
他们原本还想着,皇帝纳妃,聘礼肯定会非常丰厚,说不定还能借此机会,大赚一笔呢。
却没想到,皇帝竟然只肯出区区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银子,对于他们这些朝廷重臣,勋戚亲贵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别说是皇帝纳妃了,就算是普通的大户人家娶媳妇,聘礼也不止这个数啊!
这位皇爷,也太……抠门了吧!
难道,他是真的穷到了这个地步,连纳妃的体面银子,都拿不出来了?
还是说,他这是在故意试探他们,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忠心为国,不图回报?
或者说,他这是在向他们传递某种信号,暗示他们,不要指望通过嫁女儿,来从他这里捞取什么好处?
一时间,这些大臣们心中,是又惊又喜,又有些哭笑不得。
惊的是,皇帝的这个聘礼数目,实在是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了,简直是匪夷所思。
喜的是,不管怎么说,自家女儿能够入宫为妃,终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哭笑不得的是,他们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皇帝的这个“二百两聘礼”才好。
若是答应得太爽快,会不会显得自己太不把女儿当回事,太急于巴结皇帝了?
若是表现得有些犹豫,或者讨价还价,会不会又惹得龙颜不悦,得不偿失?
这还真是个难题啊!
韩爌、李标等几位内阁大学士,也是面面相觑,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和无奈的神色。
他们也没想到,皇帝竟然会如此“特立独行”,连纳妃的聘礼,都搞得这么“清新脱俗”。
这让他们这些做臣子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整个暖阁之中,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之中。
只有朱由检,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理所当然的模样。
他端着酒杯,呷了一口,笑眯眯地看着下面那些表情各异的大臣们。
仿佛在欣赏着一出精彩的默剧。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二百两聘礼”,肯定会让他们大吃一惊,也会让他们胡思乱想。
但他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他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他这个皇帝,和以前的那些皇帝,不一样。
他纳妃,不是为了什么政治联姻,也不是为了什么奢华享受。
他只是想找几个看得顺眼,性情温婉的女子,来充实一下后宫,陪他说说话,解解闷,顺便再生几个孩子,延续一下皇室血脉。
至于那些虚名和排场,他根本就不在乎。
二百两银子,虽然少了点,但也足够表达他的“诚意”了。
毕竟,他可是皇帝啊!
皇帝的“诚意”,岂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虽然,他自己也知道,这个理由,有点牵强。
)
他现在,就等着看,这些大臣们,会如何应对他这个“二百两聘礼”的难题了。
暖阁之中的气氛,因为朱由检那“二百两聘礼”的惊人之语,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在座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面面相觑,心中百感交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尴尬而又微妙的时刻,一位官居二品,时任吏部左侍郎的钱谦益(当然,此钱谦益非历史上那位,只是一个同名同姓的化名人物,我们姑且称之为钱侍郎),在经历了短暂的惊愕和错愕之后,脑中灵光一闪,似乎突然“领悟”到了皇帝此举的“深意”。
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大殿中央,然后“噗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对着龙椅上的朱由检,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响头。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
钱侍郎抬起头,脸上露出一副激动不已,感激涕零的表情,声音也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
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在座的其他大臣们,都是微微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只有朱由检,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稳坐钓鱼台的模样,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知道,这条“鱼儿”,算是上钩了。
只听钱侍郎继续用那激动而又哽咽的声音说道:“陛下,小女钱氏,蒲柳之姿,愚钝浅陋,何德何能,竟能得陛下如此垂青,得以入宫侍奉君侧,光耀门楣!这……这实在是臣与臣全家,几辈子修来的天大的福分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又对着朱由检,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以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臣叩谢皇恩浩荡!陛下隆恩,臣与小女,永世不忘!”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仿佛真的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激和喜悦。
至于那区区二百两的聘礼,他却是提都未提,仿佛根本就不存在这回事一般。
朱由检见他如此上道,心中暗自点头,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