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听得连连点头,待郑蛤蟆话音刚落,便抚掌笑道:
“郑爱卿所言,正合朕意!龙魂国使臣,你且回去转告你们皇帝——
“应下这三条,我大宋立刻撤兵;若是不应......”
他目光如刀,扫过大殿角落:“朕便联合女真共讨龙魂,到时候莫说百万岁币,怕是连江山都保不住!”
龙魂国使臣闻言,额角瞬间沁出冷汗,结结巴巴道:
“这、这一百万贯铜钱,三十万匹布帛,再加两千战马......是不是太多了些?”
“太多?”
郑蛤蟆嗤笑一声,往前踏了半步,靴底叩得青石板咚咚响:
“你若嫌多,尽管回去告诉你家皇帝。我大宋大军即刻便能开拔,到时候别说岁币,龙魂国的城池土地,怕也是要重新算一算的。”
他双手抱臂,语气里满是强硬,“我大宋可没逼你们,是你们自己要谈和——谈不拢?那便打!”
龙魂国使臣被他这气势震得浑身发颤,哪里还敢多言?
连声道“外臣遵旨”,抱着圣旨跌跌撞撞往外跑,连朝服下摆都差点绊倒台阶。
待使臣离去,殿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低笑。
有老臣捋着胡须直叹气:“多少年了,我大宋何曾这般硬气过?”
更有年轻官员悄悄朝郑蛤蟆身边凑,眼神里满是钦佩。
皇帝更是高兴,拉着郑蛤蟆的手直拍他肩膀:“郑卿真是朕的福将!有你在,何愁天下不定?”
说着便命人取来御酒,要与郑蛤蟆痛饮一番。
这一喝便到了暮色四合。
郑蛤蟆辞了皇帝,回到家中时,范晓瑶正带着奚雅芝、屈清荷在庭院里晒暖。
见他回来,三人立刻迎上来,范晓瑶手中还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
“老爷今日在宫里可吃了些什么?奴家怕您忙得忘了用膳,特意让厨房煨了参鸡汤。”
郑蛤蟆接过碗,见汤面上浮着几片嫩黄的姜片,香气直往鼻尖钻,便道:“娘子有心了。”
说着便要喝,范晓瑶却轻轻按住他手腕:“老爷慢些,仔细烫着。”
她指尖微凉,像片柳叶似的贴在他手背上,倒让他想起今早朝会上,自己拍着龙案说“打便打”时的气势——
原来再硬的心,也抵不过这温柔一握。
奚雅芝站在廊下笑:
“今日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咱们大宋使臣把龙魂国使臣训得跟个鹌鹑似的,连岁币都加了一倍!”
屈清荷也接口道:“可不是?我在茶坊里听人说,龙魂国使臣走的时候,靴底都沾着宫门的砖灰,跑得比兔子还快!”
说得众人都笑了。
范晓瑶舀起一勺汤吹了吹,递到郑蛤蟆唇边:
“老爷快喝吧,凉了就失了鲜味。”郑蛤蟆喝了半碗,忽然想起什么,把碗往她面前送:“你也喝些,这汤补身子的。”
“奴家不饿,老爷喝。”范晓瑶笑着摇头,转身去取了个软枕垫在他背后,“今日在宫里累着了吧?奴家给您按按肩?”
说着便伸出素白的手,轻轻按在他肩颈处。
郑蛤蟆闭着眼享受,忽听得一阵清越的琴声响起——原是奚雅芝抱着琵琶过来了。
琴声如流水般淌过庭院,范晓瑶的手法也跟着轻缓下来。
郑蛤蟆听着这曲子,只觉浑身都松快了,连日间的疲惫都散了大半。
不知不觉间,他手里还剩小半碗鸡汤,范晓瑶正低头替他理着衣襟,发梢扫过他手背。
忽然一个不留神,鸡汤洒了几滴在她脸上,烫得她“呀”了一声。
郑蛤蟆忙拿帕子给她擦,范晓瑶却噗嗤笑了:
“老爷这是心疼鸡汤,还是心疼奴家?”
她接过帕子,自己也笑了,“无妨,奴家再去盛一碗便是。”
说着便要去厨房,却被郑蛤蟆拉住手腕:“罢了,我不喝了。”
他望着她沾着汤渍的脸,眼里满是温柔,“看你这样子,倒比那参鸡汤还金贵。”
范晓瑶的脸腾地红了,抽回手去捶他胸口:“老爷又拿奴家打趣!”
三人见状都笑作一团,连廊下的鹦鹉都跟着学舌:“老爷好,娘子好!”
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院中的桂树飘着甜香。
这一日的风,是暖的;这一院的笑,是甜的;这一碗洒了的鸡汤,倒比什么山珍海味都金贵。
第二日。
晨光刚爬上朱红宫墙,郑蛤蟆已着青布直裰出了门。
他踩着青石板往宫里去,袖中还揣着半块昨晚烤得焦香的枣泥酥——
这是后厨张婶特意留的,说是看他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补补元气。
上朝时他腰板挺得笔直,听皇帝说完边关互市的章程,嘴角还挂着若有若无的笑——
到底是自家研发的火药配方派上了用场,昨夜收到军器监的急报,说是试验的连发弩又精进了三分。
退了朝,他没急着回府,倒绕去了商务司。
那座青瓦白墙的小院里,木架上摆着他新制的机关零件,案几上堆着半卷未完成的图纸。
他往竹椅上一瘫,随手捞起块磨得发亮的铜片端详——
这是给神威大炮配的撞针,得再打磨三分薄厚才合用。
“郑大人又在捣鼓什么宝贝?”看门的老周头拎着水壶路过,笑着搭话。
郑蛤蟆抬眼:“老哥哥且瞧着,过些日子让你开开眼。”
每日里他虽忙,倒也不算熬人。
研发新物时最是紧要,熬得两眼通红也得盯着匠人调试。
待得样物成了,稳当了,他便成了闲人——看看匠人们操作,偶尔指点两句,余下功夫便在院里消遣。
白日里要么去后园钓鱼,蹲在青石板上守着浮漂,看锦鲤搅碎一池秋水。
要么搬把藤椅坐在菊圃边,看金盏银盘似的花朵在风里摇晃,偶尔折两枝插在粗陶瓶里,倒比那些名贵的品种更有野趣。
到了夜里才真叫热闹。
奚雅芝爱摆弄他新制的机关盒,屈清荷总拉着他下围棋,范晓瑶则偏要拉着他说些市井趣闻。
有时他想歇了,偏这三个姑娘黏上来,一个递茶,一个扯袖,一个踮脚给他理乱发。
好在郑蛤蟆自小在江湖里滚爬,筋骨结实得很,由着她们闹,倒也乐在其中。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