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簿扯着嗓子喊:“郑蛤蟆中状元啦!中状元喽——!!!”
话音刚落,满屋子的人都静了声儿。
主簿激动的模样,倒叫人摸不着头脑——
又不是他自己中了,可白菊县出了个状元,还是自家同僚,多少有些交情在里头。
郑蛤蟆飞黄腾达了,认得他的人咋能不欢喜?往后有了这层关系,谁不盼着沾点光?
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没门路的人办事难如登天;
可若认得个大人物,哪怕不求他办事,别人知道你和贵人沾边儿,自身也多了几分分量。
县衙里头谁没和郑蛤蟆打过照面?
当年他赴考,还是大伙儿送出门的呢!
朱启宏听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这、这能成?郑蛤蟆真中状元了?”
“啥?”县丞猛地站起来,满脸都是不敢信:“郑蛤蟆中状元了?这……”
主簿重重点头:“千真万确!绝没传谣!人家都快回县了,咱现在赶去迎还来得及!”
朱启宏一拍桌子,茶盏都甩飞了:“快!全衙门人都去县门口接郑状元!”
他激动的脸直哆嗦——能不抖么?
郑蛤蟆中状元!这等天大的事。
再说白菊县出了状元,县里名声要传千里,保不齐还能青史留名,他这县令说不定也能在史书里记上一笔!
朱启宏、县丞、主簿仨人带着人,急吼吼就往县门口赶。
中了状元就是大人物,哪还坐得住?
“大喜事!大喜事!”
“白菊县郑蛤蟆中状元喽!”
“郑蛤蟆高中状元啦——!”
锣鼓喧天的动静儿从街上传来。
等朱启宏他们跑到县门口,街道上早支起了锣鼓队,敲得震天响,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个个笑开了花。
“郑蛤蟆中状元?就卖凉粉那个?”
“真假的?白菊县出状元了?”
茶铺里,孙二孃跷着二郎腿嗑瓜子正得劲儿,听见这话手一哆嗦,茶盏“啪”地摔碎在地,都没察觉。
她瞪圆了眼睛直咂舌:“郑……郑蛤蟆中状元了?”
“看样儿是真的!”
“还叫啥郑蛤蟆?该叫状元公!白菊县出了这等人物!”
“对对对,郑状元!咱县出了个状元郎,多大的事儿啊!”
“连汴京城都要知道咱白菊县了!”
众人七嘴八舌,孙二孃怎么也没想到,当年卖凉粉的郑蛤蟆能有今日。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好在如今她也不怕郑蛤蟆了——从前虽得罪过,可人家压根儿没和她计较,早看出在自己眼里根本不算啥。
要是真想发作,早动手了,唉,她直犯感慨,半天缓不过神儿。
街坊邻居围在一块儿议论纷纷。
这消息也传到了柳如义和柳太监耳朵里。
柳如义正在院里歇着,平日除了打理生意,大多时候闲得很,正等汴京的消息呢。
听见郑蛤蟆中状元,他眼睛瞪得溜圆:“郑兄中状元了?这……”
他早知道郑兄有才,也盼着他高中,可真到了这时候,整个人直打颤儿,哪能镇得住?
好兄弟成了状元,往后他有靠山了,说不定还能去汴京!
柳如义眼里燃着希望的火苗:“不愧是郑兄!”说着赶紧带人去迎。
柳太监虽年纪大了,听见信儿也惊得不行。
他来白菊县养老,哪承想这偏地方能出状元?
整个白菊县都炸了锅。
郑蛤蟆铺子里的伙计们也坐不住了。
郑耀阳扔下生意就跑出来:“大哥中状元了!哈哈哈!”
林彦昌直咂嘴:“掌柜的可真有本事!”
陶小宝父子听说后,赶紧关门跑出来,跟着人群去看状元。
他俩激动得不行——郑蛤蟆如今生意做得好,是他们的恩人,听说恩人中了状元,哪能不赶过来?
“咱白菊县出了大人物咧!”陶小宝他爹乐呵道。
“可不是,爹,谁能想到啊!”陶小宝跑得直踉跄。
宅子里的范晓瑶、香翠、晓梅、屈清荷正听着外头闹哄哄的,好些人来敲门喊“出状元了”。
范晓瑶刚从店里回来侍弄花草,听见这话当场愣住:“我家蛤蟆……中状元了?”
香翠、晓梅也傻了眼——她们正陪夫人赏花呢,这会儿眼前直发黑。
只觉得这消息太震耳朵了!
一个地方出状元,得是多小的概率?
“老爷中状元了?”屈清荷一时有些发怔。
可耳畔传来四周喧闹的人声,许多人正起哄欢呼,喊着“郑蛤蟆中状元”的消息。
这般阵仗,断不会是假的。
这么说,她如今成了状元府里的丫鬟?
要知道,丫鬟也是有等级之分的,不同府里的丫鬟地位天差地别。
若郑老爷真中了状元,她们这些丫鬟在外头的体面也能水涨船高,寻常人哪还敢轻易冒犯。
范晓瑶、屈清荷、香翠、晓梅几个,连手头的杂活都顾不上,撒腿就往外迎自家老爷去。
这一闹,整个白菊县的人都涌到了城门口,一时间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围得密不透风。
连小商小贩都撂下摊子,挤在人群里瞅热闹——到底是白菊县出了个状元郎,谁不想瞧个新鲜?
远处官道上,郑蛤蟆和奚雅芝正坐在马车内。
郑恩忠赶着车,脸上喜气洋洋,这次回乡带了不少东西,想着要给家里人报喜,脚底下的劲头更足了。
车厢里,郑蛤蟆和奚雅芝刚穿戴齐整。奚雅芝没什么力气,像是累得直喘气。
郑蛤蟆掀开车帘往外瞧,见前方已是白菊县,再抬头望去,隐约能看见街道两旁攒动的人头——
看来县里早传开了消息。
马车刚到,白菊县的人便炸开了锅,齐声恭贺“郑蛤蟆荣归故里”。
铜锣敲得震天响,唢呐吹得欢,鼓点敲得急,排场比往日大了十倍不止。
敲锣打鼓的声儿、欢呼喊叫的声儿,混在一块儿直往人耳朵里钻,比过年还热闹。
孙二孃也挤在人群里。
大伙儿凑在一块儿,话题全围着郑蛤蟆中状元的事儿打转。
县令朱启宏、主薄、县丞、柳如义、柳太监都来了。
连柳如义的朋友骆北驰、昝承泽也挤在人群里,伸长了脖子往这边望。
昝承泽和骆北驰直咂舌——谁能想到那郑蛤蟆能有这等本事?
实在是让人又惊又叹!
PS跪求:收藏,月票,鲜花,评价,打赏……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