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窗外霓虹闪烁,将城市的轮廓勾勒得迷离。
陈默的指尖却冰凉一片,那封没有署名、仅有打印字迹的匿名信,像一块寒铁般压在他心头。
《关于“烟火模型”社会影响力的初步评估报告》,这个标题本身就透着一股官方的冰冷与权威。
而署名单位——“省级社科院”,更是让陈默呼吸一滞。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街道办的层面,上升到了一个他从未预料到的高度。
“有人要来收火了。”
这简短的一行手写字,潦草却力透纸背,带着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重锤敲击在陈默的神经上。
“收火……”他喃喃自语,这两个字在他口中咀嚼,泛起苦涩的滋味。
是想将“烟火邻帮”的成果据为己有?
还是想彻底掐灭这星星之火?
思绪如潮水般翻涌,将他拉回了不久前的种种。
当街道办张主任在那家略显逼仄的咖啡馆里,带着热切的笑容提出“薪资翻三倍,项目负责人”的诱人条件时,陈默并非不心动。
那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年轻人血脉偾张的提议,意味着更广阔的平台,更大的影响力,还有实实在在的物质回报。
“我们想把你的做法推广到全区十个社区,你愿意做项目负责人吗?”张主任的语气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幅宏伟蓝图。
陈默当时只是沉默地搅动着杯中的咖啡,热气氤氲了他的镜片。
“让我想想。”他最终只给出了这样一个模糊的答复。
回去的路上,小杰,他最得力的伙伴,几乎是手舞足蹈地劝他:“默哥,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你想想,全区推广,那能帮到多少人?你的理念就能真正开花结果了!”
陈默却只是摇了摇头,声音有些沙哑:“小杰,你不懂。‘烟火邻帮’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它纯粹,它是居民自发的善意汇聚。一旦挂上了官方的名头,纳入了条条框框,很多事情就会变味。烟火,就不是它本来的样子了。”
他太清楚,那种自上而下的推广,往往伴随着指标、考核、政绩工程,会把原本温暖的人情味,异化成冰冷的数据和报告。
他想要的,是邻里间发自内心的互助,是那种不求回报的温暖流动,而不是一个被精心包装的“盆景”。
所以,他选择了避开张主任的正面邀请,继续埋头推进自己的“烟火邻帮”计划。
利用他开发的那个小程序,邻居们可以发布需求,提供帮助,共享资源,甚至只是相约一起遛狗、买菜。
小小的善意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社区的氛围肉眼可见地变得融洽起来。
张主任显然没有轻易放弃。
不久后,一场名为“基层治理创新研讨会”的会议邀请函送到了陈默手中,他被列为特邀嘉宾。
会场里,气氛热烈而官方。
各个社区的代表们正襟危坐,记录着领导的发言。
轮到陈默时,他并没有准备长篇大论的讲稿。
面对其他社区代表略带质疑的提问:“陈默老师,你们‘烟火邻帮’不靠政府一分钱,是怎么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的?经费从哪里来?人员怎么组织?”
陈默只是微微一笑,笑容温和却带着一丝洞察:“其实,我们没做什么特别的。我们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大家发现,原来彼此早就为对方准备好了。信任和善意,才是我们最大的‘经费’和‘组织力’。”
他的话语如同清泉,在充斥着官样文章的会场里显得格外清新。
台下响起了稀疏但真诚的掌声。
然而,会后的发展却让陈默嗅到了一丝不安。
街道办迅速行动,将“烟火邻帮”正式命名为“云城邻里互助样板工程”,并开始研究如何将其纳入官方的基层治理考核体系。
各种表格、汇报要求接踵而至,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悄然收紧。
“他们这是要把‘烟火’变成‘政绩火’。”陈默心中警铃大作。
这正是他最担心的局面。
一旦被官方体系“收编”,他所珍视的自主性和纯粹性将荡然无存。
他当机立断,连夜将“烟火邻帮”小程序的后台数据从租用的云服务器迁移到了自己搭建的私人服务器上。
同时,他将最高管理权限下放给了由几位热心居民组成的“居民自治小组”,让他们共同管理和决策社区事务。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烟火邻帮”真正扎根于居民之中,而不是依赖于他个人,更不是被某个机构所控制。
他以为这样做,至少能为“烟火邻帮”争取到一片相对独立的空间。
没想到,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这封匿名信就如同一道惊雷,在他头顶炸响。
省级社科院的评估报告……这意味着,“烟火邻帮”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也引起了更高层面的注意。
“收火”,这两个字再次在他脑海中盘旋。
对方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收编”那么简单。
一个能够引起省级社科院关注的“模型”,其价值和潜力,绝非一个街道办能够完全掌控。
陈默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
这不再是和风细雨的“引导”,而是带着压迫感的“审视”,甚至是“掠夺”。
是谁在暗中关注着他?又是谁,冒着风险送来这封警告信?
信封里除了那份报告复印件,再无其他线索。
复印件的纸张质感普通,字迹清晰,显然是经过精心处理的。
他拿起那份所谓的《初步评估报告》再次细看。
报告的措辞严谨而专业,从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烟火模型”的创新性、可复制性以及潜在的社会效益和风险。
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评估。
这种冷静,反而让陈默更加不安。
这不像是一份单纯的学术研究,更像是一份……猎物分析报告。
夜色越来越深,窗外的霓虹灯也似乎黯淡了几分。
城市的喧嚣在此刻与他隔绝,只剩下他一个人,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危机。
他猛地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踱步。
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每一种可能性,每一个潜在的对手,以及每一个可以争取的盟友。
小杰虽然热情,但面对这种层级的博弈,经验尚浅。
居民自治小组虽然代表了民意,但在真正的权力面前,恐怕也难以抗衡。
他需要一个既有智慧,又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验的人来商议。
一个能够看透这迷雾,指点迷津的人。
脑海中,一个身影渐渐清晰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
这把火,他必须护住。
而现在,他需要一个真正能看懂这盘棋局的人。
陈默拿起外套,将那封匿名信和报告复印件小心翼翼地折好,揣进内袋。
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他却感到胸口有一团火在燃烧。
他快步走出家门,身影迅速融入夜色之中。
他要去见一个人,一个或许能给他答案,或者至少能给他一些启示的人。
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可能关系到“烟火邻帮”的生死存亡。
那沉甸甸的信件紧贴着他的胸口,仿佛在提醒他,一场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