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牛马被裁后回老家开景区 第九十一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云溪雅集”的火爆收场,触发下一阶段任务:成功销售一万件以上文化创意产品。任务成功,奖励图纸碎片”。

这与“百家食坊”卖出上万份小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食物是刚需消耗品,而文化产品,尤要达到这么多的销量,对于一个小山村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

陈明将要售卖文创产品的想法分享给了同样兴奋未消的小鹿。

小鹿的眉头瞬间也蹙了起来,她比陈明更懂文创产品背后的逻辑。“我们没有品牌基础,没有成熟的供应链,更没有一款能打的主力产品。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

“但总得试试。”陈明眼中没有丝毫退缩,“诗会的热度还在,走,我们去村里转转,看看咱们云溪村的‘家底’有多厚。”

次日,陈明和小鹿便一头扎进了村子的各个角落,对本土手工艺调研。

他们首先找到了以竹编手艺闻名的李婶家。李婶的院子里堆满了各种竹制品,从装鸡蛋的提篮,到晒谷物的簸箕,再到结实耐用的背篓,每一件都编得细密紧实,充满了实用主义的美感。

“李婶,您的手艺太棒了!”小鹿拿起一个竹篮,真心赞叹道,“您看,我们能不能用您的手艺,做一些更小巧、更精致的东西?比如,像这样,一个可以挂在灯下的小灯罩,或者一个可以插干花的小花瓶?”

小鹿一边说,一边用手机调出几张现代简约风格的竹小鹿比划的那个尺寸,用粗糙的指关节敲了敲:“丫头,这玩意儿有啥用?又不能装东西,篾条用得这么细,风一吹就散了架。做这干啥?费工费料不顶用。”

在李婶的认知里,竹编的唯一目的就是“用”。小鹿所说的“装饰”和“美感”,是她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在陈明的再三鼓励下,李婶勉强同意试一试。但半天功夫下来,她用的手法编出来的“灯罩”,离小鹿想要的精致感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告别了无奈的李婶,他们又去了村东头的张嫂家。张嫂是村里的绣娘,她的作品,多是色彩鲜艳的鞋垫、枕套和门帘,上面绣着龙凤呈祥、鸳鸯戏水、富贵牡丹等传统图样,针脚细密,配色大胆,洋溢着一种热闹喜庆的劲儿。

小鹿满怀希望地拿出自己的设计稿——一块素色棉麻布上,只用单色细线勾勒出几笔远山和一尾锦鲤的轮廓,旁边预留了题写诗句的空白。

“张嫂,我们想做一批这样的杯垫或者小布袋,您看能实现吗?”

张嫂接过图稿,“这……就几根线?这算啥绣活?颜色也太素净了,白惨惨的,不吉利。要我说,还得是大红大绿的牡丹凤凰,那才叫好看,才叫喜庆!”

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老木匠身上。木工活是祖传的,打的家具坚固耐用,几十年不坏。陈明想着,做一些简单的、刻着诗句的木质书签或者小挂牌,总该没有问题吧。

然而,当他们说明来意,老木匠却面露难色。他从工具箱里拿出自己用了几十年的刻刀,刀刃已经有些磨损发钝。“陈书记,不是我不想帮忙。做个桌子椅子,没问题。可要在这小木片上刻这么小的字,我这眼神……不行了。”他举起自己微微颤抖的手,“而且这工具也太粗了,刻出来的字,恐怕跟狗啃的似的,会糟蹋了那些好诗句。”

三盆冷水,将陈明和小鹿心中的热情浇得七零八落。

夜幕降临,村委会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桌子上,摊着那几件样品:竹编灯罩、被张嫂固执地加上了几朵大红花的“简约”杯垫、以及李师傅尝试雕刻后字迹模糊不清的木片。旁边,是小鹿画得精美无比,却无人能实现的设计稿。

“我们……是不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小鹿的声音里充满了挫败感,“村民们的技艺都固化在传统实用层面了,让他们理解现代审美,并且做出符合商品化要求的东西,太难了。设计理念根本无法落地。”

陈明也深深地叹了口气。他想得更深一层:“就算有个别人能勉强做出样品,量起来了怎么办?,靠李婶、张嫂她们几个人手工做,也做不出来。组织全村人,又不现实”

小鹿烦躁地扒拉着头发,目光无意识地在屋里扫视。忽然,她的视线定格在了墙角的一个小物件上——那是白天走访时,一个村民孩子塞给她玩的,用两片薄竹篾交叉做成的、最简单的竹蜻蜓。

孩子得到它时那纯粹的快乐,诗会上那些游客们,无论水平高低,都兴致勃勃参与创作的场景,以及桌上那堆失败的样品……无数个画面在小鹿脑中飞速闪过,像是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所有的迷雾。

“陈明!”她突然激动地站了起来,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芒,“我们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想错了!我们搞得太复杂了!”

陈明被她突如其来的兴奋搞得一愣:“怎么说?”

“我们为什么非要替用户完成所有事情呢?我们为什么非要追求做出一个多么精致的、完整的‘成品’呢?”小鹿的语速越来越快,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你看,诗会为什么成功?不是因为那些诗写得有多好,而是因为那个‘写诗’的过程本身就很有趣,每个人都能参与!我们卖的,不应该是产品,而应该是‘体验’和‘参与感’!”

她一把抓起桌上一张用来写字的空白草纸,又拿起一支笔,在陈明面前挥舞着:“我们要做减法!”

“听我说,我们的新产品,就叫‘云溪诗心笺’!”

“首先,材料。我们就用村里最容易得到的、最质朴的东西。比如,裁切整齐的厚草纸,或者打磨光滑的薄竹片。这个李师傅肯定能做到,只要标准化裁切就行,量产毫无压力!”

“其次,形式。我们不给用户任何现成的东西。每一张‘诗心笺’都是空白的。但是,我们会附赠两样东西:一小块用咱们村山上的栀子或者其他植物做的天然染料块,我白天看到有老人会做这个,成本极低;再配上一支削尖的小竹签,就当是笔!”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它的玩法!”小鹿的眼睛亮得惊人,“购买者拿到这个‘半成品’后,需要自己动手,用竹签笔蘸着水,去研磨那块天然‘墨块’,调出墨汁,然后才能在空白的诗笺上,即兴创作,或者抄录一句他在云溪听到的诗。他买到的,不只是一个物件,而是一个从无到有、亲手创作的完整体验!”

陈明顺着她的思路想下去,瞬间豁然开朗。

这个方案好啊!

完美地规避了所有瓶颈!村民们不需要高超的、精细的加工技艺,只需要完成最基础的原材料处理——裁切、打磨、包装。这对于绝大多数村民来说,几乎没有门槛,可以迅速形成庞大的生产力。

草纸、竹片、植物染料,这些几乎都是村里唾手可得的资源,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更重要的是,从“精致的工艺”巧妙地转移到了“独特的文化体验”上。它不是一个被动欣赏的纪念品,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创作工具。扣住了“诗会”这个刚刚爆火的文化IP,让每一个游客都能成为“当代诗人”的梦想得以延续。

“然后呢?”陈明追问道,他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激动。

“然后就是互动和传播!”小鹿补充道,“我们可以立刻发起一个‘我的云溪诗’线上分享大赛。所有购买了‘诗心笺’的游客,只要将自己的创作拍照分享到社交平台,并带上我们的话题,就有机会获得奖励。奖品可以是村民手工做的一个草编小蝴蝶,或者下次来‘百家食坊’的优惠券,甚至可以承诺,优秀作品将被刻在未来青石巷的石板上!”

陈明的眼睛亮了。他已经看到,成千上万的游客,兴奋地拍照分享。

“高,实在是高!”陈明一拍大腿,由衷地赞叹道,“小鹿,你真是个天才!这个方案,以拙胜巧,以简驭繁!就这么定了,我们的第一款文创产品,就叫‘云溪诗心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牛马被裁后回老家开景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