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帝国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东瀛列岛,日本天皇跪献三神器、俯首称臣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信鸽,不仅震动了东亚大陆,更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迅速向西传播。原本还在观望中原局势,对这个新兴的“华夏帝国”心存疑虑的西夏、大理等国,此刻无不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
西夏,兴庆府。
西夏皇帝李仁孝(历史上此时期在位)坐在冰冷的御座上,手中捏着一份由细作快马加鞭送来的密报,额头上青筋暴起,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日本……那个蕞尔小邦,竟然在短短数月之内,就被华夏帝国打得国不成国,天皇都被迫称臣纳贡,献出了传国神器?”李仁孝的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深深的忌惮。
他太清楚日本的实力了。虽然西夏与日本隔着千山万水,但通过丝路商人,对日本武士的悍勇和水师的剽悍也略有耳闻。这样一个国家,竟然在华夏帝国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陛下,情报千真万确!”下方一名身着党项服饰的大臣,面色凝重地说道,“据说那华夏皇帝岳飞,有通天彻地之能,其麾下军队装备了闻所未闻的‘神兵利器’,战船能自行,火炮威力远胜我朝神臂弓,更有能飞天侦查之‘妖物’,以及能令人不战自溃的‘毒烟’!”
“毒烟?”李仁孝闻言,更是心头一紧。西夏军队也曾使用过一些烟熏战术,但听描述,华夏的“毒烟”显然是另一种层面的东西。
“陛下,华夏帝国如今已尽占原北宋、南宋疆域,更收复燕云,北慑蒙古,东平倭寇,其势已成燎原!我大夏若再不早做打算,恐怕……恐怕要步金国后尘啊!”另一名老臣忧心忡忡地进言。
李仁孝何尝不知?西夏立国百年,与宋、辽、金周旋,靠的就是中原王朝之间的互相牵制。如今金国已灭,蒙古被压制,华夏帝国一家独大,其实力更是远超以往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西夏这点家底,在华夏帝国这头苏醒的巨龙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传朕旨意!”李仁孝猛地一拍龙椅,下定了决心,“立刻派遣使团,由太子李纯祐(历史上李仁孝的太子)亲自率领,携带重礼,前往金陵,向华夏皇帝陛下……称贺!并……并商议重开丝路,互通有无之事!”
他没敢直接说称臣,但“称贺”和“商议丝路”的潜台词,已经不言而喻。他想用经济利益来试探华夏帝国的态度,同时也给自己留一点转圜的余地。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西南的大理国,也上演着相似的一幕。
大理国,羊苴咩城(大理城)。
大理皇帝段正兴(历史上此时期在位)听闻日本的遭遇后,同样是夜不能寐。大理国偏安一隅,国力本就不强,全靠山川之险和中原王朝的无暇西顾才得以存续。如今一个比金国还要强大的华夏帝国崛起,其兵锋之盛,简直骇人听闻。
“日本天皇都跪了……那华夏皇帝,莫非真是天神下凡?”段正兴心中充满了恐惧。
“陛下,我朝与华夏接壤,若其发兵来攻,旦夕可亡啊!”朝中群臣也是人心惶惶。
“依……依诸位爱卿之见,当如何是好?”段正兴颤声问道。
“陛下,臣以为,当效仿高丽,立刻派遣使团,向华夏称臣纳贡,以求自保!”一名识时务的大臣立刻提议。
“称臣……”段正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但他也知道,这是唯一的选择。
于是,继高丽、日本之后,西夏和大理的使团,也带着各自君主的惶恐与不安,以及丰厚的贡品,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前往金陵的道路。
金陵城,华夏皇宫。
岳晨看着手中汇总的情报,以及各国使团即将抵达的消息,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他知道,自己之前在东海的一系列雷霆手段,已经成功地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西夏、大理……这些墙头草,总算是知道怕了。”岳晨对身边的丞相李纲说道。
李纲抚须笑道:“陛下天威所至,四夷宾服!此乃亘古未有之盛事!只是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这些国家?”
岳晨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称臣纳贡,只是第一步。朕要的,不仅仅是名义上的臣服,更是要将他们彻底纳入我华夏主导的经济和文化体系之中!”
他站起身,走到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根据系统资料和已知信息绘制的早期版本)前,手指点在了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上。
“丝绸之路,自古以来便是我中华与西方交流的命脉。但百年来,因战乱与割据,这条黄金商道早已不复往日荣光。”岳晨声音沉稳而有力,“如今,我华夏帝国兵强马壮,科技领先,正是重振丝路雄风,掌控东西方贸易主导权的最佳时机!”
“朕决定,成立‘华夏皇家丝路贸易总公司’,由户部牵头,皇家内务府注资,鼓励民间商贾参与。凡我华夏商队,皆由帝国军队护航!凡阻碍丝路畅通者,皆视为与我华夏为敌!”
“对于西夏、大理等国,朕的要求很简单:第一,开放边境,取消一切针对华夏商旅的苛捐杂税;第二,确保其境内丝路商道的安全与畅通,若有盗匪滋扰,其国君需负全责;第三,允许我华夏在丝路沿线重要城镇设立商站和驿馆,并享有治外法权!”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岳晨加重了语气,“他们必须承认,丝绸之路的主导权,在我华夏!他们可以参与贸易,分享红利,但规则,必须由我华夏来定!”
李纲听得心潮澎湃,他仿佛已经看到,在华夏帝国的强力主导下,一条比汉唐时期更加繁荣、更加安全的黄金商道,将重新焕发生机,为华夏帝国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影响力!
“陛下深谋远虑,臣等佩服之至!”李纲躬身行礼。
数日后,西夏太子李纯祐和大理国相国高寿昌(虚构)率领的使团,先后抵达金陵。
在见识了金陵城的繁华、天工科技学院的神奇以及华夏军队那令人胆寒的军容后,他们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荡然无存。
当岳晨在太和殿接见他们,并提出上述关于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时,李纯祐和高寿昌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代表各自国家,全盘接受了所有条件。
他们清楚,这所谓的“倡议”,其实就是不容置疑的命令。要么接受,成为华夏主导下经济体系的一环,尚能分一杯羹;要么拒绝,然后等待华夏的“破晓”神枪和“雷神”巨炮上门“讲道理”。
“外臣代我父皇(国君),完全赞同陛下关于振兴丝路之伟略!我西夏(大理)愿为陛下马前卒,确保丝路西段(南段)之畅通无阻!”李纯祐和高寿昌异口同声地表态,态度之恭顺,比高丽和日本使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岳晨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朕向来赏罚分明,只要尔等真心归顺,恪尽职守,朕不仅不会亏待尔等,还会将我华夏先进的农业技术、医疗技术、乃至部分民用工业技术,逐步向尔等开放,助尔等改善民生,共同繁荣。”
“当然,”岳晨话锋一转,眼中寒光一闪,“若是有人阳奉阴违,暗中作祟,那日本的今天,便是尔等的明天!”
李纯祐和高寿昌闻言,皆是心中一凛,连忙叩首称不敢。
随着西夏和大理的“主动配合”,华夏帝国对丝绸之路东段和南段的控制力空前加强。“华夏皇家丝路贸易总公司”迅速成立,大量的华夏商队,在帝国军队的护卫下,带着瓷器、丝绸、茶叶以及各种新奇的工业品(如玻璃镜子、精钢农具、火柴等),开始涌向西方。
而从西方运回的,则是大量的黄金、白银、香料、宝石以及各种原材料。
丝绸之路,这条沉寂已久的黄金商道,在华夏帝国的铁腕主导下,再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而华夏帝国,也凭借着对这条商道的绝对控制,开始将自己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向着更遥远的世界辐射!
“陛下,如今四夷宾服,丝路畅通,国库日益充盈,下一步,是否该着手规划国内的‘千里通途’了?”在一次朝会后,工部尚书沈括(复刻人格)向岳晨进言。
岳晨微微一笑:“沈爱卿所言,正合朕意。路,不仅要通向远方,更要连接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传朕旨意,召集李诫、墨子,以及天工科技学院相关司的教习和学员,朕要亲自主持规划,我华夏帝国的第一条……铁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