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就到了11月底了,今天是11月28号星期六,今天又是一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学校不补课连放两天假是给下面乡镇来上学的学生回家的时间,而明天也是到他和老弟约好回村收货的时间了。
这次给秦仕那帮小伙伴他们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应该能挖到一些好东西了吧,容易弄到的,上次都基本上弄到了,但一些老茶树桩,珍惜的草药和比较少见的小动物和鸟类就没有。
外界接近两个月,空间里面也已经快两年了,猪的群体也发展起来了,猪不仅能长肉,也能够大量产生农家肥,在肥料充足的情况下,秦轩又弄到几种常规稻的品种,现在每一种稻谷已经设置上限100亩,他总共有7个常规品种的大米,其中糯米两个品种,红米一个,墨米两个,还有两个普通的品种,现在这700亩水田也已经开始种满。
玉米也有6个品种,包括了甜玉米,糯玉米,红玉米,白玉米,黄玉米,彩色玉米(有紫色和白色两种颗粒混杂长在一起的玉米),也已经种满了600亩。
高粱,小米,红豆,绿豆,大豆,都种了各两百亩;还有各类瓜果蔬菜每样都种满了300亩,红薯叶还是种的最多的,5个品种的红薯,设置要一共种了5000亩,目前就是这个红薯藤才刚种了一小半。
还有零星的几种树苗,草药,桃李果树,枇杷果树都统一移植到邻近的几个山坡上,现在山林里面也已经有了各种鸟类,这是上个月底收到的各类鸟蛋和小鸟发展而来的,野菜和青草也慢慢的种满了其中一个山坡,等肥料供应满足了农作物,就会开始向这边倾斜。
那窝眼镜王蛇也已经繁殖发展起来了,用神识一扫,应该是已经繁殖到第三代了,大蛇只有几十条,中蛇几百条,小蛇仔却已经几千条了,空间里面的温度适合它们生长所以发展得很快了,以后陆夏夏每天喝龙凤汤都够够的了。
秦轩干脆设置了相连的几座山都当它们的居栖繁殖地了,其它上个月收到的几十条各类的杂蛇也放养在它们相隔的一座山上,蜈蚣也单独设置养在其中一个山头上,都不能够让它们互通,也怕它们相互攻击,相互吞食。
还好现在鸡鸭的群体也大了,要不然喂养小蛇的蛋液都不够用的,大中蛇的饲养饲料主要以野兔肉和猪肉为主,辅食有鸡肉,鸭肉,田蛙肉,鱼肉等,蜈蚣主要是以动物的内脏为食。
上次收到的两窝野兔也发展得超快,要不是经过限制,空间里面的野兔都能够泛滥成灾了,空间里面没有被限制的只有蜜蜂和蚯蚓了。
鱼塘里面的鱼也发展起来了,虽然还是以小鱼苗为主,但这鱼的繁殖力也是很恐怖的,一条雌鱼一次能下的鱼卵个数都是以万为单位的,空间里面的它们又没有天敌,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话,那数量也是很恐怖的。
这个月又找了几个做蔬菜批发生意的一起出货,还有其中两个要的货量比较大,他们都是分别拉到隔壁的两个县城去卖的,还好他及时上调了蔬菜的种植规模,要不然还真供应不上。
现在他放菜的地方已经重新找了另外两个房子,要不然每天晚上太晚搬菜都会吵到丫头睡觉,太早了吧他又不方便从空间里面把菜拿出来,所以只能在离市场不远的地方又找了两个一楼的房子当仓库。
两个房子合起来使用面积达到了接近300平,现在他每天晚上出货量都很大,那两个拉到其他县去的,每天晚上一家都拿个一两万块钱的货,他们每次都开大车来拉,秦轩就安排他们晚上七八点来拉。
等他们装完车都9点钟了,秦轩也和丫头散完步,正好可以过去拿第二天的订单和货款,没错,他都是先收80%的货款,因为所有的菜也都是全部用袋子包装好了,他们过来装菜也好点数又好装车,所以虽然也只合作了10来天,但双方合作得还是相当愉快。
秦轩都是在第二天中午回来把他们两家的菜分别放在这两个仓库里面,而且来拉菜的人都有仓库的钥匙,他们来了就自己装车,等他们这两家走了,那就可以放下本县几家要的货,时间上卡的也刚刚好。
如果万一本地的那些人来的太早了怎么办,这个问题秦轩也早就考虑到了,所以他才找了两个相隔蛮远的房子当仓库,这样那两家拉去外地的菜也好分开放。
如果本地的这些人来早了,他可以先把他们拉到其中一个仓库先喝茶,找个机会到另外一个仓库去把菜放下来之后要让他们统一过去拉就行了。
而且这种事也不经常发生,因为时间不到点,他们来得再早,也拉不到菜,反而秦轩会把时间拖得更晚,这样一来二去,不到点那些菜贩子根本就不带过来的。
为了保守空间的秘密,秦轩不得不耍一些小手段,当然这也不是长久之计,等到他的资金累积多一些之后,他会考虑去购买地皮,建设厂房,然后把冷冻保鲜库安排上。
要不然以后他这个批发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总会引起有些心的注意的,那样就不美了。
为什么他敢肯定他的这个批发规模会越来越大呢,这不是废话吗,他的菜根本就没有成本,就算加上厂房和冷冻库的各种费用成本,也比所有的同行都要低了。
而且这里是贫困地区,人均耕种土地又少,以后所有的蔬菜也是依赖从外地运进来,所以就算他把这个市场全部吞下来了,也不会对本地人的收入造成任何影响。
因为他把蔬菜的价格打下来了,当地人买菜花的钱也少了,反而是造福了当地。
后续他还打算种植一些水果,那这样家乡的人吃的水果,蔬菜,包括肉类,也不再像前世那样价格比外面高那么多了。
前世的时候他们县城就流传这么一句话,当地人在当地工作比去外面打工的人收入低几倍,但当地的消费水平却比外面高了好几倍。
所以他既然有了这个空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改变当地的这个收支格局,当然也顺便可以让自己挣得盆满钵满,这是件双赢的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