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门前,朱瞻基的马车停驻良久。
通报传入后,仅有一名管事立于阶前,连侯府子弟都未现身迎接。
按他世子殿下的身份,便是侯信亲自出迎,亦不为过。
但此刻生死攸关,他无暇计较礼数。
踏入正厅,侯信斜倚太师椅,面上带着几分倨傲:“老臣旧疾缠身,未能远迎,殿下莫怪。“
朱瞻基径直落座,沉声道:“请屏退左右。“
“殿下这般着急,可是出了何事?“
侯信慢条斯理地把玩着茶盏,仿佛全然不知昨夜瓦剌会馆的大火,更不知也先帖木儿被擒的消息。
“既为明白人,便无需兜圈子。“朱瞻基将字条掷于案上,“将军若想让此事烂在肚子里,最好听听我的提议。“
侯信瞥见字条上的字迹,瞳孔骤缩——那是女儿侯氏的笔迹,而“应天府西街三十六号“,正是他藏匿私生子的所在。
“孽障!“他猛地拍案,喝退所有下人,“擅闯十丈内者,格杀勿论!“
朱瞻基倾身向前:“将军为亲子紧张,王妃亦为父王担忧。不如做笔交易?“
“杀了也先帖木儿,此事不就了结?“侯信冷笑,“殿下何必多此一举?“
“那我将也先帖木儿送进侯府,您亲自动手如何?“朱瞻基目光如刀,“消息已传扬出去,此刻灭口,反坐实您与此事关联。“
侯信脸色阴沉:“你想要如何?“
“所有罪责,由你一人承担。知晓内情者,尽数处置。“朱瞻基顿了顿,“我保你幼子平安长大。但若你执意鱼死网破……“他腰间佩刀微响,“凭太子府的势力,你以为陛下会为你主持公道?“
“好狠的手段!“
侯信盯着眼前少年,忽而大笑,“可惜你不是我外孙。若他有你这般魄力,侯家何至于此?“
朱瞻基语气稍缓:“事成后,王妃贬为庶人,可照料幼弟。我以世子之名起誓,保他们衣食无忧。但前提是,他们不得生事。“
侯信沉默良久,最终长叹:“罢了。只求殿下护住幼子。他日您若登基,若他安分守己,还请留他性命。“
这场惊心动魄的博弈,终于以妥协收场。
朱瞻基明白,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他必须直面朱棣的雷霆之怒——这场赌局,胜败尚未可知。
……
奉天殿内,朱棣批阅奏章的间隙,目光不时扫过密探送来的急报。
朱瞻基昨夜的一举一动,虽未全然尽知,但大抵脉络已在掌握之中。
他倒要看看,这个孙儿究竟有几分手段——温室里的花朵长不成栋梁,年轻人总得经些风雨。
“父皇!瞻基胆大妄为,私毁瓦剌会馆,这是挑起边衅!“
朱高煦在殿内来回踱步,唾沫横飞,一旁的朱高燧几次欲出言阻拦,都被他挥手打断。
朱棣沉默不语,指尖叩击着御案,节奏越来越急。
“陛下,世子殿下求见。“
郑和尖细的嗓音划破殿内的焦灼。
朱高煦嘴角勾起冷笑,暗忖这小子终于要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代价;朱高燧却心头一跳,总觉得父皇对这个孙儿的态度,透着几分不同寻常的纵容。
“宣!“
朱棣一声令下,层层宫门次第打开,朱瞻基从容步入。
他跪地行礼时,余光扫过殿内——除了缺席的太子朱高炽,几位王叔几乎到齐。
“折腾了一整夜,可算忙完了?“朱棣将奏章重重一放,“要不朕再给你些时辰,把应天城翻个底朝天?“
朱高煦心中暗喜,却见朱瞻基不慌不忙:“皇爷爷说笑了。孙儿听闻王叔们挂念孙儿安危,特意在此等候。若因孙儿贸然求见,扰了要紧事,孙儿罪过可大了。“
朱棣眉峰微动。
换作旁人,早被这雷霆之怒吓得魂飞魄散,这小子却听出弦外之音——他根本没真动怒。
毕竟瓦剌在应天横行已久,自己早有敲打之意,只是碍于身份不便出手。
朱瞻基此举,倒像是替他撕开了这层窗户纸。
“那你说说,几位王叔找朕所为何事?“
朱棣目光扫过朱高煦,后者不自觉缩了缩脖子。
“说来惭愧。前日孙儿遭歹人暗算,几位王叔得知后义愤填膺。“朱瞻基语气真挚,“二叔、叔祖二话不说,将王府精锐倾巢而出,硬是凑出一队人马。若非叔伯们鼎力相助,孙儿哪能讨回公道?“
朱棣摩挲着腰间玉佩,若有所思。
自靖难之役后,皇家亲情渐疏,朝堂之上皆是算计。
朱瞻基这番大白话,倒让他想起早年与兄弟们并肩作战的岁月。
反观朱高煦,前脚派人相助,后脚就来告状,这般两面三刀的做派,当真是让他失望透顶。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