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永乐大帝朱棣那如同实质般的威压质问,朱瞻塙却并未显露出丝毫的慌乱之色。
他缓缓地挺直了腰杆,深邃的眼眸平静地迎上了那双饱经风霜却依旧锐利的龙目。
随后,他恭敬地对着这位权倾天下的皇爷爷躬身拱手,姿态从容而自信。
“回禀皇上的话,孙儿身为锦衣卫镇抚使,肩负着拱卫京畿、护卫皇上安危的重责。
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早已着手调查今日天街发生的刺杀事件。
务求在皇上凯旋之日,将一切隐患彻底铲除。”
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一股与其年龄不符的成熟与担当。
“今日那些胆敢行刺的逆贼,皆为靖难之役的残余孽种,不过是一些不足为虑的小鱼小虾罢了。
而那些真正幕后指使的首脑,早已被我锦衣卫布下的天罗地网所擒获。
此刻正被严加看管,等候皇上发落。”
朱瞻塙语气平静地抛出了一个足以在殿内掀起轩然大波的消息。
“哼!老三家的,你觉得朕会相信你这番说辞吗?”
永乐大帝朱棣闻言,嘴角微微上扬,发出了一声带着几分轻蔑的冷笑。
他那双锐利的眼眸如同两柄寒光闪烁的利剑,紧紧地锁定着眼前的孙儿。
仿佛要将他内心深处的所有秘密都彻底洞穿。
毕竟,在他的心中,孙辈之间也是有着泾渭分明的划分的。
如同朱瞻基这般聪慧伶俐、深得他心的,自然是“圣孙”。
而其他的孙子,在他眼中不过是寻常子弟罢了。
若是真的抓住了幕后首脑,又何必在此刻御前献宝?
尤其是在刚刚经历了这“刺王杀驾”的惊险场面之后,任何反常的举动都会显得格外可疑。
在他看来,老三朱高燧的长子朱瞻域为人敦厚老实。
而这个次子朱瞻塙,虽然平日里看起来也算机灵。
但要说他能有如此通天的手段,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查清了刺杀的真相,甚至抓住了幕后首脑。
这实在有些天方夜谭,难以令人信服。
朱棣心中不由得对他产生了一丝失望,随后便有些意兴阑珊地扭过头。
将目光投向了一旁跪着的太子朱高炽。
就在这时,那位深得朱棣宠爱的“好圣孙”朱瞻基,小心翼翼地拱手上前。
清澈的眼眸中带着一丝恳切,轻声询问道:“皇爷爷,孙儿可否替我爹爹说上两句话?”
听到是自己这位乖巧懂事的圣孙开口,朱棣那原本略显冷硬的语气立马缓和了下来。
脸上也露出一丝慈爱的笑容。“哦?你说说看吧。”
“哎,”朱瞻基微微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副担忧的神色,
“孙儿想说的是,我爹爹他身子虚弱,体态也较为肥胖。
刚才一路与二叔争吵着赶来,显然这心中的郁气还没有完全平复呢。
还请皇爷爷您体恤他的身体,莫要太过责怪。”
朱棣闻言,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跪在地上,依旧气喘吁吁的太子朱高炽。
而后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淡笑,语气带着几分赞赏地说道:
“太子爷,你倒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真是孝顺懂事。”
显然,朱瞻基的这份孝心,深深地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柔软的地方。
“来人,赐座。”朱棣挥了挥手,吩咐一旁的侍从给自己的这位好孙儿搬来座椅。
站在一旁的朱瞻塙,看着眼前这爷孙二人一唱一和的场景。
嘴角不由得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好一个孝子贤孙,表面上是在替自己的父亲求情。
实际上却是在不动声色地维护着太子一脉的利益。
往好了说,这是一种孝顺的表现,但往远了说,
这未尝不是一种在御前争宠,博取皇帝好感的手段。
朱瞻塙眼角的余光悄悄地瞥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汉王朱高煦。
果然,这位野心勃勃的皇叔正站在原地,脸色铁青,牙关紧咬。
显然是被朱瞻基刚才那番看似无意实则颇有心机的言语气得不轻。
同样是皇帝的儿子,家里同样有着朱棣的亲孙子,
结果,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却似乎谁都比不上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狼崽子。
朱瞻塙对着汉王朱高煦使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眼色,示意他稍安勿躁。
但汉王只是狠狠地白了他一眼,仿佛在无声地怒斥他的多管闲事。
“这瓦罐里的鸡,真是死得活该!”汉王在心中恨恨地想到。
无奈之下,朱瞻塙知道,想要打破眼前的僵局,恐怕还得靠自己。
还不等他开口说话,那位备受宠爱的圣孙朱瞻基,
却是面无表情地对着高坐在龙椅之上的朱棣躬身拱手,语气平静地说道:
“皇爷爷,孙儿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二叔刚才说他提前侦知了反贼的动向。
不知道二叔是如何在您御驾亲征,远在漠北的情况下,提前得到如此重要的消息的呢?”
这对爷孙俩显然都不是愚笨之人,刚才汉王朱高煦那番急于撇清自己,
并将所有功劳都揽在身上的言语,其中的蹊跷之处,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
眼下这局面实在是太明显了,只有汉王朱高煦自己还沉浸在自以为是的得意之中。
朱瞻塙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他小心翼翼地捧着手中的金黄色布包,上前一步。
对着朱棣再次躬身拱手,语气洪亮地说道:
“启禀皇上,孙儿统领锦衣卫,侥幸活捉了此次靖难遗孤刺杀的首脑。
并且从其手中缴获了一件至关重要的宝物——传国玉玺,
今日孙儿特地前来,将此宝物奉献给皇上。”
一声低喝,如同平地惊雷一般,瞬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难以置信地看着朱瞻塙手中那方毫不起眼的布包。
刚才这一家子人还在你来我往,斗智斗勇,互相试探着话语中的深意。
然而,当“传国玉玺”这四个字如同重磅炸弹一般被抛出来的时候,
所有人的大脑都瞬间陷入一片空白,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短暂地呆滞了一会儿。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永乐大帝朱棣,更是目光阴沉地打量着朱瞻塙手中那方金黄色的布包。
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眸中,此刻充满了如同实质般的杀意,
仿佛要穿透那层柔软的丝绸,直接看穿里面的传国玉玺。
一旁的朱瞻基和太子朱高炽互相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
似乎在无声地询问彼此:“你知道这件事情吗?”
结果,这对父子几乎是整齐划一地摇了摇头,脸上写满了茫然。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