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染蹲在茅房顶上数星星时,听见赵大娘家的小孙儿哇哇哭——那哭声一长两短,活脱脱《松花江上》的调子。“好嘛,连奶娃子都学会发信号了!”他蹦下土墙时,裤腰带上的两颗手榴弹咣当砸中孙二娘刚蒸好的窝头。“正经点儿!”孙二娘抄起擀面杖戳他后腰,“昨儿保定联络站来信,说鬼子把咱村的米面全征去糊罐头标签了。”李不染抠着窝头上的弹片印儿乐了:“他糊标签?咱不会用童子尿给他洗了重写?”说罢突然愣住,眼珠子滴溜转到墙角那堆婴儿米糊罐子上——罐身赫然印着“昭和十八年军需特供”。
深夜的民兵会上,十五个奶爸抱着娃围坐炕头。“让崽子们放开了拉!”李不染掏出半截粉笔在炕席上画路线图,“咱把米糊装鬼子罐头里,再把他们牛肉罐头换成咱的‘特制米糊’!”民兵王老五怀里的小闺女适时“噗”了一声,屎尿透过尿布精准浇在作战图上的日军粮仓标记处。满屋哄笑中,赵大娘拍板:“吉利!这泡屎算开了光!”日军岗哨做梦也想不到,半夜摸进粮库的会是二十个裹着尿布的“巨婴”——民兵们反穿羊皮袄,屁股后头缝着摇铃,嘴里叼着仿制的“皇军特供”米糊罐。孙二娘用捣蒜杵顶开通风窗时,李不染正往脸上抹米粉扮白无常:“记着啊,见到‘肉’贴‘米糊’,碰到‘蔬菜’改‘钙粉’,遇上‘清酒’……”话音未落,王老五怀里的奶娃子突然啼哭,嘹亮嗓门惊得巡逻队齐刷刷往天上看——他们以为又来了美国轰炸机。
凌晨三点,满载“特供米糊”的十辆卡车晃悠着驶离粮仓。车尾栓着的三百个空罐头上挂着铃铛,丁零当啷响得像是送殡队伍。松本大佐次日晨检时,盯着标签上的“增强武士道精神力配方”直咂嘴:“幼年支那猪的吃食,竟能让帝国勇士如虎添翼?”说罢舀了三大勺泡茶,喝完还吧唧嘴:“就是有点子腥臊气……”
太行山北麓的日军阵地飘起炊烟时,李不染正蹲在歪脖子树上举望远镜。瞧见鬼子炊事兵往钢盔里倒“牛肉罐头”,他憋笑憋得树枝直抖擞——那灰白色米糊混着王老五家的祖传泻药,正咕嘟嘟冒泡泡呢!“八嘎!牛肉呢?”山本少佐的咆哮惊飞了十里乌鸦。战壕里新兵哆嗦着报告:“长官,标签写着‘新型陆军营养膏’……”话没说完,突然捂肚子蹿向茅坑,后头追着七八个脱裤狂奔的士兵。松本大佐在指挥部用“特供米糊”泡饭,边吃边骂翻译官:“这米糊怎地越吃越饿?”转眼下腹雷鸣,竟把楠木办公桌震出一道裂缝。
最惨的是军犬队。鬼子把“钙粉罐头”拌进狗粮,三十条狼狗吃完集体跳起《阿波舞》,叼着训导员的裤腿往河里拽。李不染在河对岸啃着正牌牛肉罐头,乐得拍大腿:“早说了狗改不了吃屎,咱米糊可比屎强!”
日军急电东京派来食品专家。那东大教授戴着防毒面具检测米糊,显微镜下赫然见着孙二娘故意掺的跳蚤卵,当即写报告称发现“超级营养活性物质”。松本大佐捏着鼻子试吃“改良版”,边吐边夸:“果然…呕…充满大和魂的辛辣…呕!”趁乱,赵大娘带人把真罐头运往根据地。路过伪军关卡时,她掀开车上的粪桶盖:“老总,新鲜的黄酱要不要?”伪军捏鼻后退,哪知底下藏的全是贴着“农家肥”标签的牛肉罐头。村口接应的孩子们唱起新编童谣:“罐头香,米糊甜,鬼子吃了窜七天……”
总攻那日,日军阵地的茅坑比战壕还抢手。松本大佐举着指挥刀蹲坑,忽然听见八路军的冲锋号里夹杂着屁响——李不染特意让司号员吃饱炒黄豆再吹号。炮弹炸起时,一坨泥巴糊在山本少佐望远镜上,他哆嗦着手一抹:“又是米糊?!”最绝的是王老五家的祖传泻药见了风,竟在日军肚子里二次发酵。鬼子机枪手扫着扫着突然脱力,机关枪被后坐力顶得直指苍天,子弹全喂了乌鸦。松本大佐下令撤退时,军裤后头的黄渍顺着马镫往下滴,愣是在沙地上画了条虚线导航八路军。
月色下的庆功宴,李不染把最后个牛肉罐头献给赵大娘:“您老掌勺!”老太太掀盖一看,里头塞着张字条——“欠您老三十个新尿布”。全窑洞哄笑中,村口突然响起警报——吃错罐头的三百伪军正提着裤子投诚,为首的高举白旗喊:“给口正经饭,教我们也拉拉革命战线上的稀!”三个月后,东京《朝日新闻》刊文称“华北出现神秘减肥食品”,引得贵妇们组团求购“武士道米糊”。延安保育院的娃娃们听说后,集体在白墙上画满屁股涂鸦,旁书李不染语录:“鬼子肠胃通八路,革命洪流不可阻!”至今太行山老辈人喝酒划拳,还要拍腿唱两句:“一杯下肚粮仓空,两盅入肠茅坑轰,三碗过岗鬼子怂——五魁首啊,拉稀功!”醉眼朦胧间,仿佛又见那夜米糊与弹雨齐飞,屁声共炮鸣一色。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