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茶道古董 第十章 茶道商机

小说:茶道古董  作者:生为男人  回目录  举报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茶文化交流日活动之后,随着线上线下的广泛传播,关于茶道的讨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白冰冰、加代和欧阳槊意外地在短时间内成为了茶道研究、教育推广领域备受瞩目的小团队,他们的名字出现在了与茶相关的学术会议、国际文化交流论坛上,甚至包括一些媒体对他们的专访。尤其是在白冰冰的个人社交平台上,她关于茶道与心理健康、个人成长之间关系的多篇分享被广泛转发,吸引了众多关注。

但与此同时,一股悄然兴起的势力也盯上了“茶道”这个关键词。

一天,白冰冰正在整理学生们寄来的活动感言,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年轻女声,自称是来自国际化品牌公司“传承与创新传播集团”(HeritageandInnovationCollective,简称HIC)的负责人之一,名叫卡特琳娜(KatarinaAnders)。她表明,她们团队对茶道在当代年轻人心中的影响与传播潜力非常感兴趣,希望能与白冰冰及其团队展开合作,将茶道的智慧融入潮流文化,打造一系列面向全球的高端茶道产品。

白冰冰听完后,心中既震惊又疑惑:“茶道产品和高端消费?能具体一些吗?”她下意识地以为这是某个商业机构想简单地卖点茶具或茶叶。

对方继续说道:“我们公司在奢侈品和消费市场有一些成功经验,比如将东方文化融入香水、家具和美妆中,将传统的文化价值与当代消费者的审美与需求做结合。简单来说,我们希望能将茶道打造成一套高端生活方式的符号,比如茶道课程、茶器、服饰、艺术品等等,甚至包括线下茶道生活体验馆,主要面向全球财富金字塔尖人群,传播‘茶道哲学’,赋予‘茶道’一种奢侈品属性。”

白冰冰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这……这个我需要和我的团队商量一下。”她支支吾吾地应付过去,但内心却掀起了一阵难以平息的波澜。这通电话让她第一次严肃感受到,茶道可能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交流或教育工具,它也有可能以一种全新的商业方式进入大众市场。

回到青龙堂,她第一时间将此事告诉了加代和欧阳槊。

白冰冰的介绍还未结束,欧阳槊已经皱起了眉头。他端起桌子上的茶碗,慢慢品了一口,却像是品尝不出味道一般,眼神中充满了抗拒与怀疑。

“商业化?”欧阳槊放下茶碗,声音低沉而坚定,“你们应该明白,茶道的核心就在于‘清净’,它的价值在于精神方面的分享,而不是变成一种被买卖的商品。一旦被商业化,茶道必然沾染上资本的逐利性——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加代则是托腮沉思,他并没有立刻反对,却也没有立刻认同。“商业化确实有可能扭曲茶道原本的精神,但‘绝对纯粹’的想法,是否真的适用于今天这个世界?”他的声音依旧平和,却在白冰冰与欧阳槊之间掀起了一阵波澜。“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商业化的条件,让它只是一种手段,以吸引更多人理解和学习茶道,那为什么不可以呢?毕竟,只有让更多人接触茶道,它才有可能被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

“这就是问题所在!”欧阳槊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我完全不信任这些所谓以文化为外壳的商业项目。你们不觉得,当‘茶道’变成奢侈品,变成一种只有金字塔尖的人才能消费得起的东西,就已经背离了茶道的本质吗?它不再承载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平等,而成为了炫耀财富的工具。”

“就比如我们日本茶道讲究和静清寂四字真义,无论尊贵卑贱,能做到堪称茶道真君子!如果商业化,变成奢侈品,只有富人才能享用,那就是脱离了茶道的真义!加代君,你们中国的普洱茶不就是这个样子吗?被一些投机取巧者利用,炒作囤积居奇,最终落得个曲终人散的下场么?”

加代无言以对。

“欧阳前辈,”白冰冰放下手中的记录本,“可是换个角度想,现在的茶道传播形式确实太窄了。以教育为例,我们面对的主要还是少数关注文化研究的受众,但如果有商业力量参与,茶道说不定可以获得更多的曝光,让更多普通人也有兴趣去了解它。”

“白冰冰!”欧阳槊一瞬提高音量,“你总是想着让更多人接触茶道,但你想过没有,这种‘接触’如果是以买卖的方式进行,那它就一定不再纯粹了。它会被误解,会被消费,而真正的茶道却会遭到破坏。”

白冰冰感到难以反驳,而加代却在这场辩论中始终保持着沉默。最终,他站了起来,轻轻拍了拍欧阳槊的肩膀,对白冰冰表示:“我觉得,也许这件事需要好好研究一下。茶道的精神如何在不同语境下被保留和发扬,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可以和对方谈一谈,但要注意,我们绝对不能妥协茶道的核心。”

“谈可以,但我的底线明确。”欧阳槊坚决地说,“对方一旦试图破坏茶道的精神,我就再也不会参与这个项目。”他的话语中透出深深的无奈,但却带着无法妥协的笃定。

尽管内心有所不满,三人最终仍然决定与HIC品牌团队会面。几天后,白冰冰与加代飞赴纽约市中心的一间奢侈品牌设计工作室,与KatarinaAnders及她的核心团队进行初步商谈。

会议室布置得很别致,四周的墙壁上挂着极具亚洲风情的屏风与瓷器,角落的一盏水晶吊灯投射出柔和的光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KatarinaAnders带着几位身着极简服饰的精英,热情地欢迎加代和白冰冰的到来。

Katarina开口道:“加代先生、白冰冰小姐,非常感谢你们能够坐下来和我们一起探讨合作的可能。我看了很多关于你们团队的资料,也了解了那场全球茶文化交流日的盛况,这确实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将致力于把茶道推广到全球,并赋予其更多元的现实意义,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茶文化的传统。这次提案主要会围绕‘高端生活方式’这个概念展开,我们希望将茶道融入到现代奢侈品消费的场景中。”

她继续拿出几幅设计示意图:“比如,这是一种融合茶道元素的家居品,以极简风格为主,融入茶器、茶叶与香氛设计。或是打造一个茶道的沉浸式场景体验空间,消费者可以在其中品味不同国家的茶文化。”

听完她的介绍,加代和白冰冰对视了一眼,似乎有所触动,而欧阳槊因坚持不愿跨出国门而留在了日本。屏幕中,他的视频通话突然被接通,却听他语气冷淡地说道:“我不承认这样的合作,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茶道的初心。”说罢,他的画面被直接挂断。

场面一度陷入了僵局。

接下来的几周里,三人反复开会研讨合作的可能性。加代始终抱有调和的希望,但欧阳槊彻底断绝了合作的可能性,而白冰冰陷入了自己的分歧和矛盾之中。

一方面,她对欧阳槊的坚持深有感触。茶道确实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外化,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对话的深刻哲学。但与此同时,她也知道,茶道的传播如果局限于文化研究或者教育项目,会显得过于小众。她始终忘不了之前在活动中看到的那些场景——许多年轻人对茶道抱有浓厚的兴趣,却因为茶道的高门槛和传统属性而对茶道本身敬而远之。如果商业化可以打破这些门槛,让更多人接触到茶文化,这难道不也是一件好事吗?

于是,在第三次正式会议上,白冰冰提出了一项“折中方案”:“我认为,我们可以允许‘茶道商品化’,但前提是,这些商品不能仅仅把茶道作为一种符号或者包装,而是要让消费者能够通过消费去接触、体验并了解茶道的核心。比如,这些产品可以附加体验课程,或者茶道导师的讲解,并以一种透明的方式告诉消费者,产品只是桥梁,而不是茶道的全部。”

这一主张得到了加代的支持,但对于HIC团队而言,这却是一个难题。

Katarina回应道:“听起来很不错,但你们需要知道,奢侈品的消费者更多时候追求的是神秘与象征,而不一定是体验与参与。”

商谈持续了数月,白冰冰三人与HIC团队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对于欧阳槊来说,妥协意味着背叛了茶道的根本,他选择了彻底退出这一议题,独自回到乡茶园,以重新回归茶园的方式捍卫茶道的纯粹。

对白冰冰而言,她与加代都意识到,HIC团队的提案尽管吸引人,但也可能真正损伤茶道的独特性。最终,加代与白冰冰也决定重新审视与品牌的合作,他们决定拒绝HIC的商业化提案,而是建立自己的非商业化教育与传播平台。

在与HIC品牌的合作谈判破裂后,尽管白冰冰和加代决定继续以自己的方式推动茶道的传播,但团队内部的气氛并没有因此而恢复如初。事实上,三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尽管表面上没有明显的争吵,但暗流涌动的情绪却在日常相处中逐渐加深。

欧阳槊回到日本的茶园后,很少再与白冰冰和加代联系。他专注于恢复青龙堂传统的茶道课程,并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一些老茶友分享他对现代社会“快餐式文化”的反思。他始终认为,茶道是一种需要“慢”下来的艺术,而商业化带来的快节奏与消费主义的浪潮,只会让茶道失去它的本质。他甚至在青龙堂的茶园门口贴上了一条标语:“茶道之美,不在其价,而在其心。”这句话成为了青龙堂的座右铭,但也在无形中表达了欧阳槊对白冰冰和加代选择的一种无声的批评。

白冰冰和加代则在香港成立了一个名为“茶道无界”的非营利性组织,专注于茶文化的教育与传播。他们通过线上课程、公益讲座和社区活动,试图让更多人以低成本甚至免费的方式接触茶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冰冰逐渐发现,非营利性组织的运作远比她想象的复杂。资金的压力、团队内部的分歧、以及外界对“茶道无界”项目的质疑,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我们真的能改变现状吗?”这是白冰冰在一次深夜的团队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迷茫,甚至有些自我怀疑。

加代则依旧保持着他一贯的冷静与平和:“茶道的传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所有人的看法。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初心,总会有更多的人被茶道的魅力所吸引。”

尽管加代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白冰冰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压力。她开始意识到,仅有理想是不够的,茶道的传播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而这正是她与欧阳槊在商业化问题上的最大分歧所在。

与此同时,欧阳槊虽然远在日本,但他对白冰冰和加代的项目一直保持着关注。他通过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了解到“茶道无界”的一些活动,并对这些活动的效果表示质疑。他在一封给加代的信中写道:

“茶道的核心在于人与人的连接,而不是一张张精美的海报或一场场商业化的活动。我相信你们的初衷是好的,但当你们试图用商业化的手段来推广茶道时,茶道的精神就已经被稀释了。茶道不是一场展览,也不是一场表演,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需要用心去体会的哲学。我很遗憾,你们似乎已经偏离了这条路。”

这封信让加代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是欧阳槊多年的朋友和合作伙伴,非常尊重欧阳槊的观点;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白冰冰的努力值得肯定,尤其是在茶道的传播方式上,白冰冰的确做出了许多创新。夹在中间的他,既要维护与欧阳槊的友谊,又要支持白冰冰的事业,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茶道古董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