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薛延陀后,霍去病在燕然山南麓建造了一座周长两公里的小城,作为大唐在漠北的统治首府。
李承乾上书朝廷,建议设立燕然都护府,由霍去病担任都护。
燕然都护为从三品。
且不说霍去病只是平民从军,没有家世背景。
单就他的年龄而言,弱冠之年便身居高位,这肯定会让其他将领不服。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薛延陀十几万部族一夜之间全部消逝的无影无踪,彻底淹没于历史的滚滚洪流当中。
这对于一向以仁德自居、视戎狄为子民的李世民来说,无疑也是在打他的脸。
因此尽管李承乾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薛延陀的祸患,然而手段毕竟过于残暴,与李世民的理念大相径庭。
故而朝廷只任命霍去病为燕然都护府长史,加封宣威将军(从四品上)。
不过,又因为燕然都护府远在万里之外的漠北,朝中并没有人愿意去上任都护一职。
因而大唐在漠北的实际最高长官仍然是霍去病。
……………………
年末腊月,李世民下诏,命李承乾进京述职。
李承乾先行,吕不韦随后带着一千两百万贯的税钱,以及无数珍奇异宝来到长安。
税银上交国库,珍奇异宝则放在位于升平坊的商会,以便结交朝中大臣。
鉴于吕不韦在北庭节度府做出的优异政绩,李世民破格升任他为户部侍郎,入朝为官。
正月初一天降大雪,未待黎明,百官即入宫朝贺。
李承乾虽然贵为亲王,可当初毕竟是太子储君,是端坐于朝堂之上接受百官朝拜的正主。
而如今要跟随群臣百官向李治朝拜,这让他多少有些拉不下脸面。
于是他干脆就不去太极殿,转而去了中书省政事堂闲逛。
此时大臣们都在太极殿朝贺,政事堂并无当值官员。
而且元旦放假,再加上大雪纷飞,天寒地冻,那些太监们都躲在被窝里睡大觉。
故而偌大的政事堂寂静无比,甚至还有些寥落之感。
李承乾从院子里踏雪而过,径直走向正殿。
这时突然从偏殿跑出来一个小太监,认出李承乾后赶紧跪在地上行礼。
李承乾问道:“元旦放假,政事堂不必当值,怎么你还在这里做什么?”
小太监回道:“回殿下,稍晚些时候至尊会派人来取各州上呈的贺表,奴婢恐怕老爷们找不到,故而在此候着。”
李承乾又问小太监叫什么名字。
小太监回说赵高。
李承乾说道:“你叫赵高?那你又可知祸乱秦朝的太监也叫赵高?”
赵高回道:“回殿下,张大监曾给奴婢改了名字。不过至尊说,赵高这名正好起到警示作用,因此又恢复了奴婢赵高的本名。”
李承乾不禁赞叹道:“至尊雄才大略,恢宏豪迈。别说你一个赵高,就算把东汉的十常侍也放在宫里,都不可能祸乱我大唐的江山社稷。”
进入正殿后,李承乾随意翻阅各地送来的奏疏。
赵高端来一盏热茶,因说道:“今日至尊在太极殿宴请百官,因此政事堂并未预备餐食点心。”
“奴婢刚才煮了一壶热茶,请殿下权且取暖。奴婢这就叫人预备点心。”
李承乾摆摆手:“不必再去麻烦别人。大过年的扰了人家清梦,别让人家骂我。”
赵高:“能够伺候殿下,便是奴婢们三生有幸。殿下天纵英才,又有高祖皇帝庇佑,若是有敢乱说殿下闲话者,死后必定下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李承乾见他倒是蛮机灵的,于是就问道:“你来政事堂当差多久了?现居何职?”
赵高:“回殿下,奴婢来政事堂已有四年,只是伺候相公们茶水点心,并无官职在身。”
李承乾:“四年,本科都能毕业了。我且问你,你长久在赵国公,梁国公等阁老们身边伺候,也可能知晓一些治国的道理?”
赵高:“奴婢愚钝末流之人,万不敢妄议国政。只是奴婢常听至尊和阁老们讨论前朝为政得失,唯独称赞汉文帝乃是千古仁君,其道德品质堪比上古圣王。”
李承乾:“那你说说看,汉文帝的仁德都体现在哪里?”
赵高侃侃而谈道:“汉文帝轻徭薄税,鼓励农桑,开放山泽,与民休息。废除肉刑,外放宫女,偃武修文,选贤任能。”
“短短十余年间,便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最终成就一代千古盛世。”
“奴婢听说殿下在北庭节度府的政令,就如同当年的汉文帝一般。”
“至尊每每和赵国公,梁国红他们提起殿下,无不称赞殿下以人为本,发展民生的治国大道。”
李承乾:“不错,你说的很对。本王在北庭节度府的政策确实效仿了汉文帝。”
“历朝历代的皇帝,也只有汉文帝配得上一个仁君的称赞。”
“你既有如此聪慧之资,看来只让你在政事堂端茶倒水,也未免太屈才了。”
“等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向至尊举荐,不至于白白埋没了你的才能。”
赵高闻言,当即跪在地上不停的叩头感激。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