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二战兰芳复国录 第三十三章 住宅分配

所谓的军官宿舍已经全住满了的话自然是假的,主要是军官宿舍是在兵站大院后面,住房标准是一房一厅。

对于那些官二代来说,这一房一厅的住房小了不说,想要做点什么进出也不方便,像是带姑娘回家,或是有商人来访,都太显眼了。

兵站不少军官都在外面住,特别是那些找了临时夫人、抗战夫人的。运输处五科的那两位科长也都是住在外面。

那些有权有势有背景的,自然是由兵站给公款安排。

虽然罗卓瑛把罗桂明调过来安排在运输处五科只是昨天定下的,可兵站这边已经知道了罗桂明的背景。

他可是司令长官的亲侄子,可以说目前远征军中,就没有比他的背景更强大的,那些头头自然是或明示或暗示告诉下属。

林江涛作为综办主任,那可是眼眨眉毛动的八面玲珑的主儿,自然想着把罗桂明侍候周全。

他给罗桂明安排宅子,的是距离兵站大院三百米远的一个精致小院。

车子在小院门口停下,林江涛拿钥匙开了锁,推门进去,就看见两株两米多高的桃树,零散开着的粉色的桃花点缀在上面。

这小院不大,只有一百多平方,不但种了两棵桃树,沿墙还修了窄窄的一溜花坛,里面种的月季花有的已经开了花,红的、粉的、黄的,煞是好看。

院子里虽说只有三间正房两间耳房,可屋子里的家具、床上的被褥都是新的,甚至就连锅碗瓢盆都很齐全,堂屋的桌上甚至还放着两个热水瓶。

带着罗桂明在几间屋子里转了转,林江涛满脸堆笑的问道:“罗科,您看还缺啥不?我马上去给您买。”

罗桂明满意的笑着点头说:“这都挺好的,辛苦林主任。”

“不辛苦,不辛苦,那您休息,我就先回去了,这是我办公室电话,有事儿您就给我打电话。”

送林江涛出了院子,罗桂明回到厅堂,那名开车的士兵已经将罗桂明的箱子放在了厅堂的桌上。

拎起牛皮箱来到卧室,罗桂明将箱子里的内衣放在衣柜里,又从随身空间里将他的两套军装和一套中衫装挂在衣柜里。

接着将床上的被褥全都收了起来,从随身空间里拿了张床垫放在床上,又取出一套被褥换上。

前几天在随身空间里开办公楼盲盒时,开了一间办公室,办公室主人估计是后勤基地最大的官,里面挂的军服上面都是中将军衔。

办公室套间除了小会议室、接待室和办公区,还有一间带卫浴的休息室。

要说俄军高级将领还是很会享受的,即便是在蘇娥时期,军队高层也享有多种特权和优厚待遇。

他们享有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特权待遇,拥有豪华住宅,里面有长达十几米的餐桌,以及像食品加工厂一样大的厨房。

不仅配有豪车和私人飞机,还可以在全国各地拥有度假别墅,同时拥有专属服务和特殊的供应、教育、继承、支出、防卫权力。

这间中将办公室里的休息间奢华无比,卫浴间里的智能马桶都是汉斯国的精工GKKBO品牌,甚至还有个超大的浴缸。

就连盥洗室和浴室卫生间的水龙头,都是被誉为龙头界劳斯莱斯的汉斯国“当代”Dornbracht品牌。

罗桂明刚刚取出来的床垫和床上用品,也都是世界最顶级品牌,瑞仕bico瑞柯。

不过那取出来的床垫虽然不是新的,可枕头枕套、被子床单可都是新的,那休息间的壁橱里,还有四五套全新的床上用品。

又在书房里放了套文房四宝,书架上摆上几本书,有隀庆的书店买的四大名著,也有罗桂清给他找来的《德译步兵操典草案》、《射击教范》和《阵中要务令》。

这段时间他也认真阅读了不少这个年代的军事书籍,既然进入了军队,自然要熟悉了解这个年代的军队和指挥系统。

最后又取出了一套原先位面带的便携式茶具放在客厅,原先位面的罗桂明是闽省胡建人,这个位面是粤省人,都是爱喝茶的地区。

其实在他的随身空间里,还有一座他在隀庆弄到的金丝楠木根雕茶台,只是现在不方便摆出来。

泡了壶正山小种,罗桂明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慢慢喝了起来。

下午五点半,一辆吉普车停在罗桂明家门口,聂桂山从副驾驶上跳了下来,拍着院子门喊道:“贵明,贵明。”

罗桂明赶紧出来打开院门,笑着招呼道:“聂哥,进来坐会儿吧?”

“不了,咱们走吧,桂林已经订好了包房。”

这时开车的黄桂林也喊道:“贵明,赶紧的。”

跟着聂桂山上了吉普车,车子风驰电掣向着保山老城驶去。远征军兵站是在保山城外十余公里的地方,远征军的机构大多都如此。

这个时候的保山城还有着老城墙,几个城门口子都是完整的,只是城区内的道路就比较狭窄了。

来到城门口,黄桂林将车子停在城门前面一个检查站边上。

这个时期大军云集,为提防倭寇搞破坏、偷情报,保山城内外设置了不少检查站。

这个城门外的检查站就四五名士兵在执勤,带队的士兵的军衔是上士,估计是个班长。

聂桂山走到一名带队士兵跟前,伸手在那士兵胸前拍拍,伸手指着他们开来的吉普车说:“小兄弟,帮忙看会儿车。”

眼尖的罗桂明看见聂桂山的手上似乎夹着张钞票,拍那位上士的时候,钞票就塞进了上士胸前的口袋里。

那位上士连连点头:“长官放心,我保证帮您看好,不让任何人碰您的车。”

地处西南丝路要冲的保山,是滇西有名的“旱码头”,是华国西南与南亚、东南亚的主要商道承转处。

在清末民初,西南丝路的物资运输还要靠马帮,每天都有五六千匹骡子往来古驿道,各种异国风物、西方工业产品荟萃于此,保山是极其繁华的边城。

这个时期的保山不仅是滇缅公路的重要节点,远征军的不少机关和部队也驻扎于此,使得这时的保山城看上去甚至比和平时期还要繁荣。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二战兰芳复国录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