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最有名的黑市叫簋街,位于东城区境内,东起东直门,西至交道口大街,全长一千多米。
东药王庙就在这一块,俗称“药行会馆”,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这条街,在清朝时,是向城外运送死人用的。
又加之在后半夜,贩卖杂物菜果的小贩,以煤油灯取光,周边随处可见的棺材铺和杠房,很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感受,故此地被人称为“鬼市”。
建国后,政府觉得名称不雅,打算改名,但被此地经营的商户集体反对。
最后,妥协下改成音同字不同的“簋市”。
“簋市”离南锣鼓巷很近,一两千米远。
傻柱翻墙至院外,运用控禽术,招来红角鹄一只,快速步行至簋市。
与所有人一样,傻柱用帽子围巾将脸部包裹,交了2角钱进入市场。
街边每隔五六米远,就有一个摊位。
昏暗的马灯,包袱皮或麻袋摆着各种物件,袖着两手打探来往客人的摊主,构成这个时代簋市的独特夜景。
不时有人蹲下身子,查看一番。
看中了与摊主在袖子里讨价还价,成交了,默默付钱拿货走人,悄无声息全程安静不说一句话。
这是千百年来国人生存的学问,洋人来可能要傻眼。
傻柱今天来目的,主要是想弄点票据,特别是棉花票、油票、糖票啥的,其它看缘分。
随便溜达一会,傻柱找个看着像市场管理的人,问道,“有票不?”
“有,要什么票?”
“布票、棉花票、油票、糖票,有的话买点。”
“跟我来!”
那人带傻柱,走向旁边的胡同。
傻柱装做犹豫了一下,跟着走进去,也没多远,胡同二十多米处,有一人背着挎包等候在那。
交易完,傻柱正准备离开。
听到右前方,有“滴滴答答”的声音,傻柱一听,这是有敌特在发报。
这辈子与上辈子,傻柱对敌特、奸细恨之入骨!
尤其是这一世,大当家带领百姓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真正意义上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老百姓好不容易才过上安稳日子,如今还非常困难,但敌人还在处心积虑搞破坏,必须干掉。
傻柱通知红角鹄,留下盯住,自己照常走出簋市,待无人处立即窜身上房,向着敌特分子住处赶去。
这是一处一进四合院,傻柱感知了一下,没有狗,也没有危险,应该没有敌特发现。
留下红角鹄向外监视,傻柱悄声下到地面,走到房前,再次感知房内动静。
“滴答”声还在继续。
傻柱静静等候在门前,等了一个小时,都有点不赖烦,打算冲进去抓人,相信以自己的速度,估计没问题。
不是会土遁吗?
但他忘了,一时紧张,没想起使用这项异能。
可又怕特务在门上做手脚,自己毕竟不专业,又没有经验,还是再等吧。
又等了一二十分钟,“滴答”声消失了,傻柱仍旧悄声不动。
五分钟后,房门打开,一个黑影出来。
傻柱上去一掌,打在起其耳根后,黑影倒地。
上前搜身,将其裤带解下,困住手脚拎进房内。
傻柱开灯,先将敌特衣领、牙齿摸索一遍,没有发现异常,找块破布塞进口中。
又在各个房内细心搜索,十多条小黄鱼、三根大黄鱼,还有一千三百多块和不少票据。
不错,不错,收获颇丰。
武器发现两把手枪、一把匕首。
留下一把手枪放在现场,其余收空间里。
来到厨房,将大米、白面、腊肉和可用的各类调料拾取。
真不是傻柱贪婪,而是这时代,所有东西都要票,实在不方便。
傻柱记得厢房的书架还行,收了回头给雨水用,也拾取到空间。
叮嘱红角鹄,还在这看着,等公安来了再回四合院。
傻柱又窜上房子,来到交道口派出所,将写好的字条,用石头放在门卫窗台,敲响后遁去。
看到门卫拿着字条,跑去值班室,傻柱立即离开,不带一片云彩。
回到家门口,傻柱扭头,看向易中海家。
“老贼,报复开始!”
一个意念,将易中海家中存放的现金和金器收进空间。
躺在床上翻看易中海的私藏,钱有三千四百六十六块,三根小黄鱼和一个金手镯。
易不群真是大户人家啊,存折五千五百块,这个给他放回去。
咦!记得同文小书里,何大清寄来的钱与书信,是单独存放的。
再搜索一遍,原来放在大衣柜里,单独用个小木匣装着,立即拾取到空间。
看来一大妈李翠玲是共犯。
哈哈,一床被子不盖两样人!
钱有八百块,信有十二封。
傻柱看完信后,掩信沉思起来。
何大清大约每年两封信,信中只是询问傻柱和雨水情况,请易中海照看。
却从未提到让孩子回信,这里解释不通啊?
要说何大清好色,而忘记了两个孩子,那就不会每月定期汇钱、每年定期寄两封信。
尤其是“定期”两字,值得仔细琢磨。
如果是易中海要求的定期,那大约是,便于他截取信件和汇款。
但如果是何大清有意为之,那就是钉死易中海的证据。
其二就是,何大清从不要求,两个孩子回信,太不正常?
寄了信和钱,正常人总要验证,孩子是否收到吧?
首先可以肯定,何大清是疼爱孩子的,那必然期望看到,孩子的回信甚至见面。
为什么,从来不提这个事?
大约是有人不同意,那,是谁不同意呢?
白寡妇吗?
应该不是她,换个地址即可。
易中海?
可能性最大,只有他有这个动机和便利。
聋老太呢?
这个随后再观察,待定。
还有,为什么何大清从不回来看看两个孩子?
钱,肯定不是原因。
时间也不是,保定不远,两天来回,还有充裕时间办许多事。
那就是不能回来,甚至有人威胁他,不能回来探望孩子。
白寡妇吗?似乎也不是。
都已经7年了,再黏糊也生厌了吧,咋也阻挡不了,一名父亲关爱孩子的迫切心情。
应该还是易中海,或者加上聋老太。
那,是用什么威胁?
必须是何大清在意的,只有孩子,就是自己和雨水的生命安全。
至于说给小日子做过饭,那算什么?
当时满京城多少人给小日子做事。
成分吗?
当个小业主也不会死人,何至于跑路,还是啥都不交代丢下孩子跑?
再说,跑到保定有用吗?
出行必用介绍信,无论逃到哪里,一封调查函即可。
必定是用孩子的性命来威胁,还真是狠毒啊!
不过,我傻柱真有必要,值得他们付出这样大的代价?
这件事情,等抽个时间去保定,见过何大清再说。
不过,聋老太家也要搜搜看。
哈哈,真找对了。
聋老太家金银玉器不少,一个小木箱埋于地下,一半的金条,大小都有,上面金手镯、金戒指、玉手镯,全收空间里。
钱不多,一百多块钱,没要她的。
金器不见了,聋老太是不敢报官的。
没要钱,是尚未确定,聋老太有无参与算计自家,不能伤及无辜不是。
暂时先这样,傻柱睡去,一夜无梦。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