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禄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随即又问了赵宗全一些问题,比如周云锡手下有多少人?他们武器装备怎么样?
只是,这两次赵宗全都来去匆忙,并不知道如今周云锡手下的振华营的情况,他甚至连振华营有多少人都不知道,这让裕禄非常不满,不过看着赵宗全那因长途奔波而疲惫的样子,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
挥手让赵宗全下去一休息,随后裕禄就看向一旁的钱师爷,开口说道:“师爷,振华营军官的家属都控制住了吗?”
听了这话,钱师爷连忙躬身回答道:“大人,属下无能,振华营的那些军官家属早就得到了消息不知去向,现在我在找那些士兵的家属。”
裕禄听闻这话,眉头微皱,随即思虑片刻,这才叹息一声道:“哎…!算了,那些士兵的家属就不要去打扰了,都不知道那些人还是不是活着,浪费人力物力。”
说完,裕禄神情凝重。
钱师爷自是知道裕禄在担心什么,于是上前说道:“大人,其实您也不必如此忧虑,那周云锡说的对,我们现在的敌人都是洋人,而且…他周云锡如今杀了那么多英国人,可以说是把英国人得罪死了,相信很快英国人就会报复周云锡,他能不能扛过英国人的报复还不知道呢。”
说完,钱师爷停顿了一下,随即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另外大人,我觉得您应该暗中支持一下周云锡了。”
“此话怎样?”
裕禄一脸疑惑的看着钱师爷。
对于钱师爷的衷心,裕禄是不怀疑的,所以他疑惑,这样做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
钱师爷也没卖关子,而是直接解答了裕禄的疑惑。
“大人,洋人现在不老实,怕是又要找机会对我大清国出手,然而我们现在还没准备好,所以如果周云锡能够吸引洋人的注意,这无疑可以为我们拖延时间,他周云锡活的越久,这对我们来说就越有利。”
如今大清帝国在编练新军,而这新军训练无疑是需要时间的,这给新军训练的时间越久,那新军的战斗力自然也就越强。
听了这话,裕禄那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显然,钱师爷的想法打动了他。
“好,就按照钱师爷你的意思办,你去通知赵宗全,让他再去一趟周云锡那……。”
……………。
与此同时。
在赵宗全回到天津城的几个小时后,天津城英租界也得知了戈登少校等两千大英帝国士兵全军覆没的消息。
一开始没人相信这消息,以为是谣言,开玩笑,两千大英帝国的军队,打到紫禁城都足够了,怎么可能一天之内被消灭。
但当周云锡送回来的一名战俘亲口确认这个消息后,整个英租界人心惶惶,开始有人离开英租界,去往其他租界,更有甚者还在往海边跑。
同时,在天津城某个角落中,有着一群人听闻这个消息正蠢蠢欲动,周云锡也不会知道,正因为自己的出现,让这原本在几个月后才会发生的历史事件竟然提前了几个月。
……………
同一时间。
板桥镇。
城墙上,汤秉昆看着外面密密麻麻的敌人,心里着实是有点发虚,想着周云锡周大人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哪怕是派一支小股部队回来也是好事。
然而,这点他却是不敢表露出来,因为如今的他就是振华营这些留守部队的主心骨,一旦他慌了,那他们这些留守部队的人心就散了。
他故作镇定的审视敌方部队,同时想着怎么拖延时间。
这个时候,有人来到汤秉昆汤师爷旁边,恭敬行礼道:“司长,四面城门都堵住了,滚木垒石也已经全部搬上了城墙。”
听闻这话,汤秉昆回过神来,稍稍放心些许,随即点了点头,看向这个从直属连掉过来协助他的王天放,道:“好,城内呢?城内的情况怎么样?”
“杀了几个刺头,应该是城外敌人安排的细作,其他老百姓都老老实实回家待着了。”王天放如实回答道。
“好,不过还是要安排人时刻盯着城内的情况,一有异样,及时过来通报。”
“是,司长。”说完,王天放看了一下城外的敌方部队,虽然这些部队一看就是杂牌军,但是架不住他人多啊,要知道他们满打满算才六百多人。
于是王天放看向汤秉昆,提议道:“司长,我们在谢家找到一条直通城外的隧道,要不您今晚乘着夜色先走,我们来断后。”
听闻这话,汤秉昆眉头一皱,他盯着王天放,不知道对方这话是试探还是真心实意。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是不打算离开板桥镇的,一来他对振华营有了归属感,虽然一开始他留在振华营是迫不得已,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觉得这个振华营值得他待下去;
二来,就算他逃出去又能去哪里?带着家人躲到深山去?还是躲到某个不知名的乡村去当一个默默无闻的教书先生?这可不是他愿意过的日子。
所以不管怎么样,这个板桥镇他是不打算离开的。
只听汤秉昆斩钉截铁道:“天放,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临阵脱逃的话就不要说了,再让我听到,军法从事。”
说到“军法从事”的时候,汤秉昆语气明显加重,让人知道他这话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见王天放郑重的点了点头,汤秉昆这才继续开口:“告诉士兵,外面这群人都是团练,战斗力怎么样我就不说了,另外,告诉他们,坚守一天,每个人赏银五十两,坚守两天每人赏银一百两,以此类推。”
听闻这话,王天放愣了一下,随即看了一下城外的敌军,还是没有说什么,领命下去了。
而很快,城外的敌军就开始蠢蠢欲动,显然是打算攻城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