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子仿佛未曾察觉西王母的暗中不快,面带和煦微笑,向常曦与羲和点头致意。
常曦与羲和接触到他那温暖的笑容,都不禁面露羞涩,眼波流转间满是柔情。
镇元子见状,心中微微一荡,但很快以坚定的意志平复了心绪。
他随意地赞叹道:“两位仙子,经年不见,竟然双双晋级至准圣中期,实在可喜可贺。”
“镇元子道兄过誉了,若非你之前的点拨,我们恐怕还未能如此迅速地有所突破。”
“哪里哪里,两位仙子的天赋才是关键所在。”
此时,镇元子感受到西王母投来的尖锐目光,心中暗自叹息。
西王母的低语轻柔,却清晰地传递出她的不满:“我也达到了准圣中期,难道不值得一道赞许?”
镇元子轻咳一声,选择沉默以对,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尴尬。
西王母对此颇感不快。
常曦和羲和审视着镇元子,突然惊异地发现他的变化。
“镇元子道兄,难道您又有新的领悟与突破?”
在镇元子面前,羲和显得格外健谈,与她在帝俊面前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是运气使然。”
镇元子谦逊地回应,身体微微前倾,流露出浓厚的兴趣,继续询问。
“两位仙子驾临我五庄观,难道只是因为思念在下?”
镇元子的话中带着戏谑,羲和却在其中感受到了一丝羞涩,心中波澜起伏。
常曦虽稍显镇定,但那微微泛红的脸颊还是出卖了她的心情。
“确实有些思念,不过此次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常曦轻咳一声,试图掩饰自己的羞态,目光坚定地投向镇元子。
“道友,恐怕我们会给你带来不小的困扰。”
“哦?这是从何说起?”
镇元子显得颇为困惑。
“日前帝俊登门太阴星提亲,我们姐妹不愿接受,便以道友你作为推脱之词,称你乃是我们心中的挚爱。”
常曦边说边偷偷打量镇元子,每当视线相交,她又赶紧避开,却又忍不住再次偷看。
羲和与常曦二人皆面露娇羞,没有多作解释。
“哈哈,这倒是让我感到十分荣幸,若真如此,那更是美事一桩。”
镇元子露出温暖的笑容,令两姐妹心中泛起涟漪。
话音未落,恰好一道传音入耳,仿佛是对这情感的印证。
就在此时,羲和与常曦也刚好准备开口回应。
“将道兄拖入这纷扰之中,实非我等本意,还望道兄海涵。帝俊遭受我们的拒绝后,明显怀恨在心,我们担心他会迁怒于你,因此特意前来提醒。”
镇元子轻轻点头,面带微笑回应:“我明白了,感谢两位的关心。不过,帝俊对我来说不足为惧,我并未将他放在心上。”
常曦与羲和听到这番话,不禁流露出对镇元子的钦佩之情。
若是别人如此说,或许难以令人置信,但镇元子的从容不迫让人不由自主地信任他。
他给人的感觉是如此坚定,让人深信不疑。
镇元子陷入了沉思,思考着常曦和羲和带来的信息。
按照既定的故事线,她们本应接受帝俊的提亲,一同返回太阳星。
但现在的拒绝,无疑会对未来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十只金乌的诞生可能因此受阻,那样的话,大羿射日的传说也无法上演。
其次,巫妖之间的冲突导火索若是不存在,洪荒的格局或许会被彻底改写,甚至可能引起鸿钧的注意。
镇元子内心虽有些忐忑,但想到连拒绝帝俊的提亲都未引起鸿钧的干预,推测自己并未触碰到鸿钧的底线,于是心中稍安。
他望着常曦和羲和,温和地说道。
“两位道友,帝俊身为天帝,却心胸狭窄,若你们拒绝其邀请,恐怕会遭受他的记恨。”
常曦与羲和默默点头,内心深处她们也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既然如此,道兄认为我们该如何是好?实际上,我和妹妹虽已达到准圣中期,但对于争斗却非所长。”
“不妨就留在五庄观中,此处是我的修炼之地,有我守护,定保两位安然无恙。”
镇元子笑容满面,他的算计之深,即便远在十万八千里外的鸿钧也能洞察。
常曦与羲和交换了一个会心的微笑,然后一同向镇元子道谢。
“劳烦道兄了,我们姐妹真是给您添了不少麻烦。”
“两位不必多礼,这是我分内之事。西王母,还请你领两位道友游览一番。”
西王母虽对镇元子的命令心生不悦,仍旧起身,遵命引导两位道友参观。
而在洪荒的广袤土地上,女娲的身影独自行走,她时而仰望苍穹,时而凝视大地,似乎在寻找某种感应。
自从达到准圣中期以来,女娲便感到一场关乎圣道的巨大机缘即将降临,她为此在洪荒中徘徊数百年,却仍旧未能揭开那机缘的真正面纱,这使她感到无比困惑和焦虑。
在数百年的洪荒穿越中,女娲体验了无数奇遇。她曾在凤栖山的修行之地度过多数时光,那时独自行走于洪荒,对她来说一切都是那么吸引人。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多姿多彩的世界变得单调,洪荒广袤的土地上充斥的仅仅是巫妖两族,这让女娲渐感无聊。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族群,在巫妖的争斗中不复存在,要么归附要么灭绝,使得洪荒失去了生机。心怀失落的女娲,于是决意返回。
在女娲即将抵达之际,伏羲在修炼中感知到了她的归来,满怀疑惑与期待地飞出迎接。当他见到女娲时,开口询问:“小妹,怎会如此迅速归来?”女娲轻轻回答,试图隐藏自己的失望:“大哥,只是洪荒之景已不再新鲜,我便提前返回了。”
“大哥,自我去后,凤栖山是否风平浪静?”伏羲轻轻摇头,他那里的来客本就不多,他对人的态度又总是和善,自然未曾结下梁子。那些有不良居心的人,一想到他妹妹女娲的身份——圣人门下,身怀鸿蒙紫气,未来注定登上圣位,便不敢造次。他继续说道:“记得妖族的白泽曾因帝俊之事来寻你,但不巧你不在,他便离去了。”
女娲听后,淡然点头,她虽出身妖族,却不愿与天庭纠缠,对帝俊的请求也并不热衷,在她看来,求助于人,应当亲自出面,才显得尊重。白泽的离去,倒是省去了她一番拒绝的麻烦。
兄妹俩重返凤栖山后,伏羲不禁关心起妹妹的修炼进展。这份关心,既出自手足之情,也夹杂着一些个人的期待。
女娲,作为鸿钧的亲传弟子,身怀稀有宝贵的鸿蒙紫气,一旦她能跨越那最后一道门槛,成就圣人果位,她的兄长伏羲也将随之地位飙升。在洪荒世界中,圣人的崇高地位无可匹敌,即便是如今与天道合一的鸿钧,其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对于即将诞生的第二位圣人,洪荒的众多强者定会备加敬重。
女娲,作为继承鸿钧衣钵的弟子,身携鸿蒙紫气,一旦晋阶为圣人,其威望将仅次于鸿钧。伏羲深知,若妹妹成就圣人,他的地位也将随之提升。在洪荒之中,圣人乃是最高的存在,备受众人敬仰。
“小妹,你经历了一番游历,有何深刻的体会?”伏羲问道。
女娲露出苦笑:“原以为会有所领悟,却未料到心生烦躁,对这巫族与妖族二元统治下的单调世界感到失望。”
“哦?此话怎讲?”伏羲表示好奇。
“洪荒之广,生灵却仅有巫妖二族,这岂非太过于乏味?”女娲反问。
伏羲感慨道:“确实如此,现今的洪荒,弱小种族要么消亡,要么只能在强族的阴影下残存,唯有至强者方能庇护所爱。”
女娲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异样,急促地说:“大哥,请再说一遍你刚才的话。”
伏羲不解,却依言重复,心中暗忖:妹妹这一趟游历,或许真的让她有所触动,预感到即将到来的变局。
伏羲对妹妹的请求向来无法抗拒,尽管心中满是困惑,他还是听从了女娲那令人惊奇的提议——创造一个全新的种族。他暗自思忖,作为哥哥的,谁能忍心拒绝妹妹的愿望呢?这大概是天下哥哥们的通病,即便有时确实让人头疼。
重复着自己刚才的话语,伏羲一脸迷茫地望向女娲那绽放的笑容。
“谢谢大哥,这下我明白该怎么做了!”女娲兴奋地说。
“嗯?”伏羲仍然一头雾水,困惑地看着她,不明白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大哥,你刚才的话启发了我。你看这洪荒世界多么乏味,除了我们几乎没有其他种族。我想,为何不让我亲手打造一个新种族呢?”
……
听到这里,伏羲震惊了。他觉得这个想法太过大胆。
“小妹,创立一个新种族谈何容易,这需要巨大的努力,而且存活下来似乎希望渺茫。”伏羲深知其中的艰难,并不看好这个计划。
在他看来,创造一个新种族的道路必然充满荆棘,若是无法在这洪荒之中立足,那这样的创造又有何意义?不过是徒劳无功。
“不必担心,大哥。巫妖之间的争斗源于利益冲突,我会让新种族保持弱小,不涉足巫妖的纷争,如此一来,巫族和妖族便没有了干涉的理由。”女娲自信地说道。
作为鸿钧老祖的得意门生,女娲凭借其独特的身份和对机遇的敏锐把握,决心创造一个新种族以助她达成圣人之境。心中怀揣着无限激情,她向伏羲简短告别后,便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然而,在决定用何种材料来塑造生命时,女娲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明白,不能盲目试验,这关键的一步似乎决定了她的大计能否成功。面对重重困难,女娲未曾动摇,她坚信只有完成这一壮举,她心中的理想才能得以实现。
女娲身为鸿钧的弟子,其特殊的地位足以确保新种族的顺利发展。
在洪荒世界中,不是每个人都敢像镇元子那般不惧圣人门下的威严。
心中充满期待,女娲在与伏羲简短告别后,便开始沉思。
伏羲见状,明白劝说无用,只得任她去实现她的梦想。
女娲一向雷厉风行,但创造一个种族的过程却让她感到困惑。
这并非简单的草木转化,而是需要女娲亲手塑造。
这意味着,她需要先准备合适的材料。
一想到这,女娲便犯了难。洪荒之中材料无数,究竟该选择哪些呢?
是坚硬的石头,还是柔韧的草木,亦或是滋养万物的土地?
选择太多,反而让人无所适从。
女娲不禁头疼,难道真要一一尝试,那样的话,恐怕毕生难寻答案。
然而,她深知自己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这个计划。
她内心有一个强烈的预感,只有完成这一创举,她方能迈入圣人的行列。
自从成为准圣以来,女娲对于每一次机遇的感应都越发清晰。
尤其是到了现在,听过伏羲的话,确立了目标以后,女娲更是坚信着只有通过这个方法才行。
不过,到底该怎么做呢。
这时候,从树上低落的一滴水落在了土地上,随后水珠迸溅,朝着四面八方散去。
女娲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用水和土地,来制作泥土。
说干就干,女娲施了个法术,将水和土充分的混合,搅拌以后,捞起来一把泥土,捏出来一个精巧的小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