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2月5日,清晨。
北京城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气中,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脸颊。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正房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正中央摆放着两口薄皮棺材,棺材前是一张简陋的供桌,上面摆着几个粗瓷碗,装着些发黑的窝头和几碟咸菜。香炉里插着三炷香,青烟袅袅,却驱不散这满屋的悲凉。
李国华跪在灵前,身上穿着粗麻布的孝衣,身形单薄。他脸色苍白,嘴唇干裂,眼窝深陷,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盯着跳动的火苗。
“爹,娘,你们就这么走了……”李国华的声音哽咽。
就在三天前,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夺走了他父母的生命。父亲在轧钢厂检修电路时,不幸触电身亡;母亲听到噩耗,悲痛欲绝,一口气没上来,也跟着去了。
短短三天,原本温馨的小家,只剩下了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灵堂的寂静。紧接着,一个尖锐刺耳的声音,像破锣一样在院子里炸响:
“李国华!你个小兔崽子,给我滚出来!”
李国华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这个声音他再熟悉不过了,是住在前院的贾张氏,一个出了名的泼妇,贪婪又刻薄。
“李国华,别装死!我知道你在里面!”贾张氏的声音越来越近,还夹杂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砰!”
灵堂的门被猛地推开,一股冷风裹挟着寒意灌了进来。
贾张氏肥胖的身躯,像一座肉山一样堵在了门口。她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棉袄,油腻的头发乱糟糟地堆在头顶,三角眼闪着精光。
她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的女人,是她的儿媳妇秦淮茹。秦淮茹低着头,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手里还拉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是贾张氏的宝贝孙子,棒梗。
棒梗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目光落在供桌上的窝头上,喉咙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贾张氏,你来干什么?”李国华站起身,冷冷地盯着她。
贾张氏冷哼一声,三角眼一翻:“干什么?你爹娘死了,这工作岗位,是不是该让出来了?”
李国华心中一沉。他知道贾张氏打的什么主意。
按照当时的政策,如果职工因公殉职,其子女可以顶替其工作岗位。李国华的父亲是轧钢厂的七级电工,这在当时可是一个铁饭碗,多少人眼红。
贾张氏的儿子贾东旭,只是个学徒工,她早就惦记着李国华父亲的岗位。
“这是我爹的工作,跟你有什么关系?”李国华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道。
“怎么没关系?”贾张氏一叉腰,唾沫星子横飞,“你爹死了,这岗位空出来,当然要让给有需要的人!我们家东旭,技术好,人又老实,顶替你爹的岗位,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呸!不要脸!”李国华怒骂。
“小兔崽子,你说谁不要脸?”贾张氏气得跳脚,伸手就要去抓李国华的孝衣,“我今天就撕了你这身孝服,看你还怎么装模作样!”
就在贾张氏的手快要碰到李国华的时候,李国华胸前忽然传来一阵灼热感。
他下意识地低头,只见贴身戴着的一块青玉葫芦,正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这块青玉葫芦,是他父亲留给他的遗物,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让他好好保管。
李国华只觉得胸口越来越烫,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他忍不住伸手去摸,手指刚一触碰到青玉葫芦,就感觉一股热流涌遍全身。
他愣了一下,这玉佩……怎么突然这么烫?
“奶奶,我要吃窝头!”
一旁的棒梗,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溜到供桌前,伸手抓起一个窝头就往嘴里塞。
“哎呦!”
棒梗突然发出一声惨叫,手里的窝头掉在了地上。他捂着手,疼得直跳脚。
原来他抓窝头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香炉,滚烫的香灰洒在了他的手背上,烫起了一片水泡。
“棒梗!我的乖孙!”贾张氏心疼地扑过去,抱起棒梗,对着他的手背吹气。
“都怪你这个小兔崽子!”贾张氏转头怒视李国华,“要不是你,我孙子能被烫着吗?我跟你没完!”
她一边骂,一边用手去擦拭香炉周围的香灰。
“小兔崽子,你看什么看?”贾张氏被香灰迷了眼睛,一边揉眼一边骂。
李国华没有理会她,他快步走到供桌前,一把推开摇摇欲坠的桌子。
“你干什么!”秦淮茹惊呼一声。
“都给我出去!”李国华大吼一声,双目赤红。
贾张氏被李国华的气势吓了一跳,一时间竟忘了撒泼。
“李国华,你别太过分了!”
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从院外传来。
来人是街道办的王主任,他接到消息,说贾家在李家灵堂闹事,急忙赶了过来。
王主任走进灵堂,看到一片狼藉的景象,眉头紧锁。
“怎么回事?”王主任沉声问道。
“王主任,你来得正好!”贾张氏像是看到了救星,指着李国华告状,“这小兔崽子不孝顺,还打人!你看把我孙子都给烫着了!”
王主任看了看棒梗红肿的手背,又看了看李国华,心中有了几分判断。
“李国华,这是你家灵堂,怎么能这么乱来?”王主任的语气带着几分责备。
“王主任,是他们……”李国华刚要解释,胸前的青玉葫芦又是一阵灼热。
他感觉这股热流,比刚才更加强烈,烫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下意识地捂住胸口,脸色更加苍白。
“李国华,你没事吧?”王主任注意到李国华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我……”李国华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他只觉得眼前一黑,身体摇晃了几下,便一头栽倒在地。
“国华!”
“李国华!”
王主任和秦淮茹同时惊呼出声。
“小兔崽子,装死也没用!”贾张氏还在一旁叫嚣。
“闭嘴!”王主任怒喝一声,“还不快去叫人!”
秦淮茹连忙跑了出去。
王主任蹲下身,查看李国华的情况。他发现李国华的呼吸微弱,脸色苍白如纸,情况十分危急。
“这……”王主任心中焦急万分。
他知道李国华父母双亡,已经够可怜了,如果再有什么三长两短,户口本可就没人了了。
“快,快送医院!”王主任当机立断,对赶来的几个邻居说道。
几个邻居七手八脚地把李国华抬上了一辆板车,急匆匆地往医院赶去。
贾张氏看着远去的板车,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哼,死了才好,省得碍事!”
“奶奶,我手疼……”棒梗可怜巴巴地说道。
“乖孙,奶奶给你吹吹,不疼了啊……”贾张氏心疼地哄着棒梗。
……
医院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
李国华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
王主任焦急地在病房外踱步。
“医生,他怎么样了?”王主任看到医生出来,连忙迎上去问道。
医生摘下口罩,摇了摇头:“情况不太乐观,他这是急火攻心,加上悲伤过度,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我们正在全力抢救,但能不能醒过来,还要看他自己的意志力。”
王主任的心沉到了谷底。
“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他!他还是个孩子,不能就这么没了……”
“我们会尽力的。”医生叹了口气,转身走进了病房。
王主任无力地靠在墙上,如果李国华真的醒不过来,他该怎么向死去的李家夫妇交代。
……
李国华感觉自己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里他回到了小时候,父亲教他认草药,母亲给他缝衣服……
他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医书,看到了无数的药方,看到了一个个神奇的医术……
他的脑海中,涌入了大量的信息,仿佛要把他的脑袋撑爆。
“这是……《黄帝内经》?”
李国华猛然惊醒,发现自己正躺在一片陌生的空间里。
这里阳光明媚,空气清新,远处是一片绿油油的药田,各种各样的药材,散发着浓郁的药香。
他低头一看,发现自己手中正握着那块青玉葫芦。
葫芦上原本古朴的花纹,变得清晰可见,仿佛活了一般。
“这……这是哪里?”李国华喃喃自语。
“欢迎你,传承者。”
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李国华的脑海中响起。
“谁?谁在说话?”李国华吓了一跳,四处张望。
“我是中医传承系统的器灵,你可以叫我老黄。”
“中医传承系统?器灵?”李国华一脸茫然。
“没错,你手中的青玉葫芦,是开启系统的钥匙!你现在已经获得了《黄帝内经》的传承,只要你努力学习,积累功德,就可以兑换更多的中医知识和技能,成为一代神医。”
“神医?”李国华苦笑一声,“我现在连自己都救不了,还谈什么神医?”
“不要灰心,传承者,你现在只是刚刚觉醒,身体还很虚弱。”
“我……”李国华犹豫了一下,问道,“我还能回去吗?”
“当然可以,只要你心念一动,就可以随时回到现实世界。”
李国华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心中默念:“回去!”
……
病房里,李国华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充满了力量,前所未有的轻松。
“你醒了?”
一个惊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李国华转头一看,只见王主任正站在床边,一脸关切地看着他。
“王主任……”李国华的声音有些沙哑。
“你可算醒了,吓死我了!”王主任长舒了一口气,“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李国华摇了摇头:“我没事,就是有点饿。”
“饿了就好,饿了就好!”王主任连忙说道,“我这就去给你买吃的!”
王主任说着,转身就要走。
“王主任,等等。”李国华叫住了他。
“怎么了?”王主任回过头。
“我想出院。”李国华说道。
“出院?不行不行!”王主任连连摆手,“你刚醒过来,身体还很虚弱,需要住院观察。”
“我真的没事了。”李国华坚持道,“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
“这……”王主任有些犹豫。
“王主任,你就让我出院吧。我保证,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李国华恳求道。
王主任看着李国华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但你一定要注意休息,有什么不舒服,立刻来医院。”
“谢谢王主任。”
……
李国华回到了四合院。
灵堂已经被收拾干净了,只剩下两口空棺材,孤零零地摆在那里。
李国华走到棺材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爹,娘,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活下去,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他转身走出灵堂,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心中一片悲凉。
“咕噜噜……”
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李国华这才想起,自己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他走进厨房,想看看还有没有吃的。
厨房里空空如也,连一颗米粒都没有。
“看来,只能出去找点吃的了。”李国华叹了口气。
他摸了摸口袋,发现里面只有几毛钱。
“这点钱,能买什么呢?”李国华有些发愁。
就在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药田空间。
“不知道,能不能在空间里种点吃的?”
他心念一动,进入了药田空间。
空间里药材长势喜人,散发着浓郁的药香。
李国华找到一片空地,尝试着种下了一些蔬菜种子。
“不知道,多久才能成熟?”李国华自言自语道。
他等了一会儿,发现蔬菜并没有什么变化。
“看来,是我想多了。”李国华有些失望。
他正要离开空间,忽然发现药田旁边多了一块石碑。
石碑上,刻着几个大字:
“功德兑换系统”。
“这是什么?”李国华好奇地走过去。
他仔细阅读了石碑上的说明,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可以通过治病救人,积累功德,然后在系统中兑换各种物品。
“这……这简直太好了!”李国华兴奋不已。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和食物。
有了这个系统,他就可以通过治病救人,来解决自己的困境。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