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寄存大脑。
哈尔滨,冰城,东北的巴黎,有异域风情的黑龙江省会。
给人印象的是红肠、列巴面包,还有电影演员,艺人也不少。
1900年夏天的某一天,从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哈巴罗夫斯克,原名伯力,开来的一艘火轮船在松花江驿,当年的埠头区靠岸,人群中走出一对普通的洋人兄弟。
前者为兄,矮胖子,大额头、半秃顶、黄眼珠子,40多岁。
身后为弟的是瘦高个,四方脸、鹰爪鼻。
在当时络绎不绝的来华夏的淘金者当中,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引人注目之处。
只不过他们的名字,听起来颇为有趣,有点意思,哥哥叫E.A.LOPATO叫伊利奥·阿罗维奇·老巴夺,弟弟叫A.A.LOPATO叫阿勃拉·阿罗维奇·老巴夺。
按华夏人的发音,两人相同的是LOPATO,大家称他们为老巴夺。
多少有点戏谑的意思,他们是有头脑的犹太商人,波兰籍,顺着沙俄转了一圈,来到了哈尔滨。
来碰碰运气总是没错的,说不定哈尔滨就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你别说,还真是。
刚来不久,正赶上义和拳扶清灭洋,当俄国人惶惶不可终日之时,这两位波兰籍的犹太兄弟却在香坊、秦家岗和埠头区四处奔走,用犹太人特有的经商意识,发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成功之路。
由于中东铁路施工正紧,加上沙俄派出的沙哈罗夫援哈兵团进驻哈尔滨,以俄国人为主的外国人已达数千人,这些个洋人几乎人人都嗜烟如命,当地农民种植的土烟,大烟袋,很不适合他们的习惯和口味,于是抽烟抽的很不舒服斯基,这也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烦恼。
“哥,发财的机会来了,我观察了一番,来回贩卖香烟就能赚大钱,比给人家打工强多了。”小老巴夺说道。
“恩,我也看出来了,明天你就回去,借钱买货,我在这里看看买个店铺,我们最好自己能生产香烟。”大老巴夺看得更明白,想到自己生产了。
老巴夺兄弟见机行事,立即从俄国亚斯募罗维、米萨格苏等烟厂,倾其所有低价购来大批烟丝和大白杆烟,稍事加工、包装,并雇了一位名叫芦彩亭的闯关东汉子走街串巷,沿街叫卖推销,一年下来,赚了不少,获利颇丰。
1902年,为了满足那些常抽洋烟的瘾君子的要求,老巴夺兄弟在埠头区中部那片沼泽地带,独具慧眼的从一个卖苦力的华工手里买下了一间仅避风雨的板皮房。
趁满洲里连接我国西伯利亚大铁道的铁路已经修通,他们又很快买回了俄式手摇纸嘴机和普通烤烟机,雇了七八个华夏苦力,办起了手工制烟作坊,有50支、100支、250支包装。
他们用俄国烟草加工的大白杆烟和烟丝,很快独霸了哈尔滨及中东路市场,老巴夺兄弟二人也从此由商贩变为作坊主,就像是玩游戏,打怪升级了。
兄弟俩于1904年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十三道街盖起了一座厂房,挂上了烟庄的招牌,当时仅有2万人口的哈尔滨谁都知道,这个烟厂,都用“马神”俄语:机器的意思,制烟,生产的还是大白杆和烟丝,可是装烟的人工越来越多,每天从这里拉出的大白杆,已经换了马车,打怪游戏继续升级中。
老巴夺兄弟两个,鸟枪换炮,生意起飞了,已不仅是外国人经常光顾和议论的对象,连华夏老百姓也敬畏他们三分。
狗狗咬丑的,百姓敬有的。
就在这个时候,及时雨侯彦林来了,按照欧阳亭的指示,侯彦林找到了兄弟两个,提出了双方合作做大卷烟厂的计划。
“你这是狮子大开口,我们生意好好的,为什么要合伙?”大老巴夺说道。
“哪来那去,我们没有功夫搭理你。”小老巴夺说道。
“要么同意,要么我投入五十万,把你的工人全部挖走,你也干不成。”
开始,弟兄两个死活不同意,后来侯彦林坚决表示我投五十万大洋,要么竞争,要么买你们两成半的股份,大家一起发展一起发财,考虑了几天,兄弟两个同意了,之所以同意还有啤酒厂的加分缘故。
怎么还有啤酒呢?
本世纪初,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外国移民大量进入哈尔滨,为满足外侨的生活需要,1900年俄国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在哈尔滨开办了第一家啤酒厂,以后又有捷克人、德国人相继兴建了几个小啤酒厂,分布于哈尔滨各地,生产啤酒其实不难,酒店大厅支个摊子都能出啤酒,关键是发酵要好,味道让人喜欢。
当时,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年生产能力为300吨,该厂1905年兼并了哈盖迈耶尔·留杰尔曼啤酒厂,就在乌卢布列夫斯基兼并的时候,又是及时雨侯彦林插了一脚,五十万大洋占了七成股份。
侯彦林说服了乌卢布列夫斯基和老巴夺交叉持股,这样子老巴夺有一成啤酒厂的股份,乌卢布列夫斯拥有一成老巴夺烟厂的股份,就是说两帮人相互换了一成股份,这样子互通有无,联合起来加强友谊抵抗风险,及时雨侯彦林感觉成就满满。
侯彦林承诺只投资,扩大生产,不干涉经营,但有否决权和建议权,资金宽头了可以投资了,现在可是卖方市场。
大家意见一致,扩大生产能力,尽快占领市场,产品往奉天、大连、营口、京城、天津一带销售。
以后还有一战呢,21世纪华夏还有哈尔滨啤酒呢。
可不是么,只有欧阳亭知道这两个企业的发展情况,啤酒厂不断地换人经营,最后到了扶桑手里,烟厂也被英美烟草兼并,也到了扶桑手里,没有办法,原本的历史,扶桑在东北就是这么强横,军刀下的兼并如同满清入关,留发不留头,留酒、留烟、不留人。
人,哪能扛得住刀枪,妥协也是没有办法。
现在全归欧阳亭了。
原本,老巴夺雇佣了一位叫李广文的童工,大约也就八九岁,精明的老巴夺给他穿上一件五颜六色的长衫,戴上贴满了各种烟盒商标的高帽,脖子上再挂一个装满香烟的大盘子,一天到晚,四处摇铃叫卖。
孩子走过之处,总有人围观嬉笑,也有不少华夏汉子,含着热泪,递上几个铜钱,拿上一包“大白杆”,扭头而去。
汉子就是汉子,华夏的。
1909年,老巴夺又增购了制简机、填烟机,变手工操作为机制卷烟,并成立“A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到1911年,工厂开动切烟机4台、制筒机4台、填烟机3台、制造纸嘴烟机10台、普通烟机5台。
当时的装烟部就雇用了七八百人,其中女童工占多数。这些童工十二三岁,干的是大人的活儿,劳动时间长,每天只拿到一角五分的工钱。
在工厂所谓的轻活是撸烟梗,工人们常常把手撸得又红又肿,甚至流血。
重活儿是搬烟盘子,把30多斤重的烟盘,从这个车间搬到另一个车间,工作长达十三四个小时,累得腰酸腿疼,头昏眼花,一天工资只拿到几角钱。
在雇用的成千名工人中,大部分是从关内逃荒来的农民,生活不容易,毕竟找到一份工作就有一碗饭吃。
现在及时雨侯彦林同志,也就是大老板明确规定,烟厂可以雇佣童工,但是工作时间不超过十个小时,工资翻番,装烟的三角,其他工种的五角,大家都是华夏人,能照顾就尽量照顾一些。
老巴夺开始建厂时,原料多数是从俄国进口,所制的烟卷倾销于北满和中俄边境地区,后来才转而使用华夏的烟叶,当时的宁古塔,宁安、镜泊湖附近、牡丹江流域以及五常拉林河一带都是烟叶产地。
老巴夺每年从这些地方购进大批烟叶,主要生产两头烟和纸嘴烟,年产量约达5万余捆,1捆5万支,鉴于这种情况,侯彦林通知请示基地的欧阳同学以后,决定鼓励农民改种莓国烟叶,基地提供的改进品种,以增加农民收入。
侯彦林提议香烟名字一律三个字,增加女士细支香烟,白牡丹和红牡丹两个品牌,一个薄荷味道烤烟型,一个低尼古丁低焦油含量烤烟型,其它品种精简生产,品种保留高档烟金十字、中档烟惠斯尼、山海关、低档烟虞美人,万宝路,其中万宝路是混合型香烟,适合老毛子口味。
就这七个品牌,其中高档香烟和女士香烟都加上红黑两种颜色的过滤嘴,有基地提供,免除口红印在烟嘴上的尴尬,还有虞美人的烟盒上要印有三点式比基尼的美女画,性感的金发美女,不穿衣服的那种,比基尼不算衣服么?
上帝都得保佑的比基尼泳装,尼克在莓国已经申请了专利。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