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打卡清末民初 第41章 不吃亏的张之栋

武汉,湖广总督府的偏房,张之栋习惯呆在这里,琢磨点什么,古鸿铭正在向张之栋说着什么,古鸿铭马上要去魔都了,担任黄浦浚治局督办。

临行前,有些事情要和主家交代明白。

“主家,魔都那边想接手汉阳铁厂、铁矿、煤矿、汉阳兵工厂,接手湖北纺织局,出资500万大洋。“古鸿铭对着张之栋说道。

“这么少?“张之栋眯着眼说道,一副老奸巨猾的表情。

“主家,行情差不多就是这个行情,他们买袁公的水泥厂,机器厂,塘沽船坞一共才花了两百万大洋,我们的设备老化了,炼钢炉和铁矿石还酸碱不相对,需要换设备才行,在我们手里老是亏钱,他们现在正和德国合作,从德国进口的二手设备,机会难得。他们说了这是为了和督公结个善缘。“古鸿铭继续说道。

“主家,铁厂亏损,与其借小日子人的钱不如甩掉包袱。“古鸿铭见张之栋不说话,又加了一句,继续说道。

张之栋手指轻轻的敲着桌子,沉思了半天说;萍乡煤矿与汉阳铁厂、大冶铁山合起来,六百万银元。去年,以大冶矿山作抵押,向小日子资本借贷了200万。这个也交给他们负担。纺织四局不是租给广东的应昌公司承办么。不卖,留着以后再说吧。枪炮厂不能卖,朝廷那关过不了。“呵呵,这一下子成了800万了,还不包括兵工厂和纺织厂,老张同志这是想着赚一点便宜。

“再说了铁厂不值钱,不是还有铁矿和煤矿么,哈哈。“张之栋继续说道,一个一点都不吃亏的人。

原本历史上,光绪三十四年,就是1908年,盛宣怀将萍乡煤矿与汉阳铁厂、大冶铁山合并为一,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公司设在魔都,由盛宣怀负责。

这也算是提前整合民族资产了,利用基地的技术改进设备,转炉加吹氧,产量可以增加十几倍以上,三家一体管理,效益也会增加几倍,就是需要保密,毕竟提前三十多年的技术。

“主家,他们想买汉口城区西郊的宗关地区的地,在这里建设工厂和学校,还有医院。

有面粉厂、发电厂,火柴厂,机械农具厂。这里南临汉水,东面有铁路直达京汉铁路,交通十分方便。“

“好、好,这个可以全力支持,西郊的地可以都卖给他们。这个按平常的价格就可以了“张之栋说道,捋了一下子自己的胡子。

“还有,他们还想修建粤汉铁路,自筹资金,自主修建,聘请詹天右为总监督。“古鸿铭说道。

原本,粤汉铁路的筑路权早在1898年就被美丽国所控制,1905年6月,张之栋奉旨督办粤汉铁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7月,他以675万两的高价从美丽国合兴公司赎回路权。

随后,张之栋以高股筹集不易为由,于宣统元年1909年4月与德、英、法三国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借款550万英镑筹建粤汉铁路。激起更大规模的反抗浪潮。

“这个可以同意,和两广总督岑春煊打个招呼即可,最好立马就动工。”张之栋回复说道。

多说一句;粤汉铁路的修建始于清末,旨在连接广东和湖北。

最初,铁路线路计划经过江西的,但是湖南的士绅和地方官员认为经过湖南更有利。

谭婆婆嗣同在《湘报》上发表文章,强调经过湖南的十大好处,并指出经过江西有六大不利之处。

结果呢,煮熟的鸭子飞走了,江西还是没有铁路。

1909年,华夏铁路史上第一人詹天右带着技术人员来到长沙,处理长株段修筑中的技术难题。

时任湖南粤汉铁路总理的余肇康在报告书中提到:“长株一段路工,虽仅一百五里。而如猴子石、豹子岭一带,濒临大江,悬崖陡壁,与九曲黄河石壁嘴等处均系石山,凿险锥险。而猴、豹濒河,又皆砌筑驳岸,万分艰险。又如鸳鸯井...东瓜湖、白石港等处,率皆深潭巨浸,营建桥梁路线,此塞彼漏,此成彼溃,亦至困难,涵洞100余处...”

詹天右先生面对这些拦路虎式的困难,创造了华夏铁路建设史上的诸多先河,他所采用的中距离凿井法,在修建武广高铁长沙浏阳河隧道施工时也采用了,即在隧道中央凿了直井,以加快进度。

先人遗泽,依然绵泽湖湘,致敬詹天右先生。

县衙街,小酒馆,老地方,古鸿铭和段国华正喝着呢,历史就是这样,本来,欧阳亭吩咐袁成友拜见张之栋来,结果呢,辜大先生名人大包大揽,袁成友失去了拜见张之栋的机会,古鸿铭也不是有坏心思捣乱,他就这么个人,大da咧咧,能办的全给你办了,无奈之下,袁成友只好领着张之栋给的兵回魔都了,留下了没有见到张老之洞的遗憾。

现在武汉有段国华同志负责了。段国华也是老袁的兵,上过学,上次随袁成友来武汉就没回去,以后段国华就是武汉话事人了。

“督公已经全部答应你们的要求了,铁厂、铁矿加煤矿,西郊的地也全部卖给你们,

一体打包加上贷款二百万,总共一千万银元。如何?“古鸿铭说道,西郊的地全部买下来,二百万可不便宜啊,呵呵。

“行,我家家主说了,只要卖,多少钱都可以。“段国华说道,呵呵。

欧阳亭同学还真不差钱,武汉拿下了,布局就完成了。

津塘、青岛、魔都、武汉、最后只剩下广州和岭南一带了。

包头是大本营,不算。

“哈哈,好好,你们老板气大财粗,督公说了枪炮厂,纺织厂不卖。“古鸿铭说道。

“说实话,我们也不是很理解老板的做法,有钱也不是这么个花法,里里外外多花了好几百万大洋。“段国华悻悻地说道。

“哎,和你们老板说,我要去魔都履职了,任黄浦浚治局督办。【长江周报】和黄埔大学校长,我可以挂个头衔,具体事务我不管,忙不过来,也就是个名誉上的总编和校长。加入公民党的事情到魔都以后再说。“古鸿铭说道。

“好,老板说了,都按你的意见办,魔都农农工商银行有你的工资存折,一个月两千大洋。你到魔都自己去取就可以了。“段国华说道。

“另外,魔都现在抵制美丽国商品活动热烈,全世界的华侨都捐款,帮助抵制美丽国货,还有人自裁献身。老板说让你代表【长江周报】和黄埔大学捐献一万大洋。这是目前最高的捐献。“段国华说道。

“好,你家老板厚道而且想的周到,多谢,多谢,以后是一家人了,也就不客气了,承情了。古鸿铭说道。

武汉也就先这样吧,按部就班正常运作即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打卡清末民初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