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打卡清末民初 第29章 江x老表的钨矿

江西,看地图是中心,实际上也确实是一个中心,一个被六大菜系包围了的中心,这个说法怎么样?

徽菜是安徽,鄂菜是湖北,湘菜是湖南,浙菜是浙江,闽菜是福建,粤菜是广东。呵呵,八大菜系除了川、鲁是不是齐活了。

现在的江西人自己给自己起了个别名,就是外号呗,叫阿k林,什么意思?就是没有存在感的意思。

因为被六省环绕,所以在古代,江西那是相当的繁荣,气势。

为什么?交通中心呀,凡是骑毛驴的,赶大车的,南来的,北往的,西奔东去的,你都得经过江西。

吃喝拉撒睡,离不开江西人。

但是,天下一切事就怕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现在,阿k林了,没有存在感了,为什么呢?

到了现代,江西已经不是交通中心了。

关键的关键;火车,修建火车时避开了江西,结果江西悲剧了。

前面说过,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呵呵,其实后面还应该加上一句,九个湖北佬,不如一个江西老表,江西老表,厉害得很。

唐宋的欧阳修,苏轼等大家,都是牛人,厉害吧,江西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名士,壮烈吧,江西的。

景德镇的瓷器,华夏名片,江西的。

九江l山,避暑胜地,无限风光在险峰,江西的。

汤皮,好吃,不贵,赣南的,赣南也是江西的。

钨矿,最厉害的金字招牌,还是江西的。

所以江西就一个字;牛,很牛,非常牛。

清初,四川人都快没有了,官方文字很少提起此事,所以官府有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的运作。

移民大迁移中,寻本溯源,一家亲戚,根全部在江西。

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清末民初,江西有其他地方都没有的一种矿;钨矿。

清末的人们可不知道,钨矿是什么东西。

这可是了不得,这就是银子啊,赣州就是有银子的地方。

赣州,江西省的南面,可以从南昌沿赣江而上到赣州,沿途风光迤逦,如诗如画。

想当年,就在这里,种花家的队伍可是靠着卖钨矿赚了六百多万银元,度过了老秃封锁的艰苦日子。

那个时候的六百多万啊,三十年代,一个银元可以买二十个鸡蛋还多。

江守涛,江守波,表兄弟俩,二人分别来到了赣州,十几个骨干,招兵买马,如气吹的一般,这不,一人一个连,兵强马壮。

直奔钨矿而来,欧阳亭同学这是提前二十年动手布局,江西的钨矿,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别人什么事了。

两人接到基地的指令,和欧阳亭同学见了面,就在赣南的大余县南边的荒郊野外的一个山谷里,一排排的帐篷里装满了枪炮弹药和各种物资。

哪来的?当然是欧阳亭同学金手指;木头戒指带过来的。

“具体情况你们两个都明白了,江西的重要性,全国第一,没有之二,中心地带,尤其是湘、鄂、赣的交界处,荒凉的一批,三不管地带,要在这里以此为中心建立根据地,逐步向外发展,慢慢来,不着急,减租减息,打土豪可以,但是一定不要分田地,可以用钨矿的股份换一部分地,分给你们自己手下的队员,守家守矿守自己。“

“记住不准攻占县城。“欧阳亭交代完了,拂了拂衣袖,走了。

再看看江守涛,江守波这表兄弟俩的队伍,武装到了牙齿,手枪、步枪、轻机枪、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步兵炮、还有120MM大号的迫击炮,姥姥的,工兵铲、手榴弹、战术背心加刺刀,护膝护肘钢盔帽,水壶饭盒行李包,雨衣毛毯两双鞋,一人两盒双喜烟,你说齐全不齐全。

羡慕了张之栋,妒忌了世开袁,呵呵。

欧了,弟兄俩,挥挥手,分别时那叫一个兴高采烈,两眼放光,一个去大余县的西华山,一个去全南县的大吉山镇,兄弟俩总是要较较劲,比较比较吧。

欧阳亭同学给兄弟俩布置了任务;五年时间,以这两个地方为支点,席卷赣南,然后整个江西,只要农村,不要城市。

时间紧不紧;不紧,任务重不重;不重,时间充裕得很,又不攻占城市。

不就是农村包围城市么,简单的很,现在谁也没有想到,扎根乡镇,不去县城,你能把我怎样?我就是减租减息,又不没收土地,你也无可奈何,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你少收点,我能活下去,总比把你一棒子打死你好一点吧,再说了,还可以给你矿山的股票啊,这就是钱啊。

就是就是,都是文明人,我们是讲道理的,谁要是不听这个道理,我们有一百个办法叫你听,还保证不强迫你和你的家人。

这年头,谁也不知道发动群众这的办法,同m会是会党起家,会党打头,会党起事,一切依靠会党,会党是什么?是黑社会,是帮派。

他们哪里会瞧得起贫穷百姓,依靠人民群众这个法宝有多大的威力,他们哪里知道,原子弹?呵呵拉倒吧,比原子弹厉害一万倍。

你说说看,一个100多人的队伍,牙齿都戴套,哈哈,不偷不抢,修路架桥,扶老太太过马路,让地主老财少收租子和利钱,还剿灭土匪,顺便会发点粮食赈赈灾,发展会有问题么,老百姓会不欢迎么?不犯左倾和右倾的错误就没有问题。

两路兵马,五年时间,一个小小的赣省,还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官方资料;大余县原来是大庾县,因字生僻,在1957年改大余县。大庾;大庾岭,大庾岭山脉,为南岭中的五岭之一。

腹地在江西省大庾县,后改称大余县。

1882年,大余(庾)福音堂,德国佬的一个牧师邬利亨发现了西华山的钨矿,用500银元从西华山庆云寺住僧妙园和尚手中买下山权,以修建花园为名,私行开采,并偷偷运回德国发展军火工业。

呵呵,现在1905年了,二十多年了,德国佬偷偷地占了许多便宜,不是说老外都诚实么,呵呵,看来也有不诚实的。

问题的本质是,华夏的老百姓不知道啊,连官吏都不知道呀。

所以啊,老外的教会什么都干,绝对不是单纯地来给你传教上课的。

直到1908年,一名在南京西江优级学堂,前中央大学,读书的大余籍学生,将西华山矿石带到该学堂化验室鉴定,始知为含有稀有金属钨的矿石。

清朝政府经与邬利亨多次交涉,才拟1000银元赎回了山权,正式开始了钨矿开采。

从此,揭开了江西钨都的光辉历史,这是官方记载。

现在离1908年还有三年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打卡清末民初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