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假使宣宗为君六十载 第二章:杏林暗涌

宣德元年九月初三,林颜随驾回京。太医院正堂内,院使张景岳手持朱批御折,扫视阶下跪拜的罪籍医士,目光如刀:“戴罪之身入太医院,本朝未有先例。圣上念你平疫有功,暂授八品医士。若三年内无卓绩——”他顿了顿,将折子重重拍在案上,“流三千里,永世不得行医。”

檐角铜铃被秋风吹得叮当响,林颜叩首谢恩时,瞥见廊下几名老医官交头接耳。有人嗤笑:“靠番邦邪术媚上,能活过今冬便是造化。”

首月当值,林颜被分派至惠民药局拣选药材。库房内霉味刺鼻,成筐的苍术、艾叶堆积如山。掌事太监王顺甩着拂尘冷笑:“林医士既通南洋秘术,何必屈尊来此?”言罢踢翻一筐当归,“今日需将虫蛀的挑净,误了贵人用药,仔细你的皮!”

至夜,林颜蜷在庑房草席上,借烛火研读《外台秘要》。忽闻窗棂轻响,一枚裹着油纸的蒸饼滚入屋内。抬头望去,只见婢女孙若微提着食盒匆匆离去,裙角沾着药渣——正是他白日替她治烫伤时敷的紫草膏。

?

十月初九寒露,朱瞻基狩于南苑时突咳血坠马。林颜被急召入豹房,见皇帝面色青紫,指甲泛绀,脉象沉涩如屋漏。杨士奇厉声呵斥:“圣上乃心脉受损,你竟敢用银针探穴!”

林颜伏地:“《灵枢》有云,心痹者,脉不通。臣请以砭石通络,辅以丹参酒活血。”他取下贴身玉佩——实为穿越时携带的听诊器金属头,贴于朱瞻基心口。沉闷的杂音证实猜想:幼年坠马致心包积液,积年累月已成顽疾。

三日后,朱瞻基倚在龙榻,看林颜以鹿筋为线缝合兔皮囊袋。“此物当真能代心包?”他摩挲着浸过烧酒的羊肠线,“若失败,朕要你九族陪葬。”

手术当夜,十二盏铜灯照得寝殿亮如白昼。林颜持特制柳叶刀划开表皮时,胡皇后惊厥昏倒。当暗红色积液涌出,太医正郑淮当场呕出酸水。唯有朱瞻基咬住软木,额角青筋暴起:“继续。”

腊月二十,太医院考绩。林颜呈上《防疫十策》,提议以石灰洒街、隔离病患。张景岳冷笑:“《周礼》早有‘逐疫’之仪,何须蛮夷之法?”忽有小太监急报:汉王余党在通州散布痘疮,已亡十七人。

朱瞻基连夜召见。林颜跪奏:“臣幼时见岭南人取牛痘浆液接种,可终身避天花。”杨士奇拍案:“以畜病染人,悖逆人伦!”却见皇帝抚着心口疤痕:“准奏。着林颜赴通州试行。”

临行前夜,孙若微潜入庑房,袖中匕首寒光凛冽:“汉王府旧部要我取你性命。”林颜不动声色推过茶盏:“你腕间红疹乃梅毒初兆,此方连服七日可解。”女子怔住,忽然伏地痛哭——原来其父正是因患此病被汉王活埋。

通州城尸横遍野,林颜带人架起篝火焚烧染病衣物。药童阿贵颤抖着刮取牛痘时,被暴民围殴:“官家拿我们试妖法!”混乱中,林颜护住痘苗瓷瓶,后背挨了三记闷棍。

七日后,首批接种的孩童退烧。老农王二跪爬至县衙,额上磕出血:“青天大老爷!我家狗儿能喝粥了!”消息传回京城,朱瞻基挥毫写下“活民圣手”四字,却对王瑾叹道:“此子医术通天,若为藩王所用……”

除夕夜,林颜返京途中遇袭。蒙面人刀法狠辣,招招逼向心脉。生死关头,孙若微掷出药杵击偏利刃,袖中银针封住刺客穴道。揭开面巾,竟是太医院药吏——他耳后刺青,与汉王死士如出一辙。

正月十五上元节,林颜奉命为诸王请脉。至赵王府,朱高燧斜倚豹皮榻,任由他搭脉:“听闻林医士擅解奇毒?本王近日胸闷,怕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案上青玉碗盛着西域葡萄,林颜嗅到淡淡苦杏味——氰化物!他佯装不知,开出一剂甘草绿豆汤。出府时,墙角闪出黑影:“赵王赐你的。”木匣中赫然是枚带血人牙,属于三日前暴毙的汉王府医官。

二月二龙抬头,太医院突然走水。林颜冲入火场抢救医案,发现《防疫十策》原稿不翼而飞。灰烬中找到半片未燃尽的纸,赫然写着:“青霉菌培法”——正是他制药时故意写错的假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假使宣宗为君六十载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