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赤铜山河印 第二十章 归墟终局

小说:赤铜山河印  作者:星恒紫星  回目录  举报

东海归墟-无光海渊子夜

“咕噜——”

青阳踩在海底晶簇上,气泡从裂缝中窜出,映得朱冠雀的尾羽泛着幽蓝冷光。

雀鸟啄了啄岩壁上的赤铜镜残片:“亦锋这字迹…分明是十九岁那年在丹房试药时写的!”

白芷的剑尖挑起镜片,霜魄寒气冻住爬出的蛊虫。

云无月耳后银鳞突然渗血,鲛绡卷住青阳手腕:“潮汐在示警…前面有噬星阵的核心波动!”

...

第一幕:镜魂迷踪

亦锋的残影从镜片浮出,指尖虚指岩壁:“师父把噬星阵核心藏在…咳…晶簇迷宫深处…”

残影忽明忽暗:“用…双星共鸣…破…”

青阳的药杵猛击晶壁,赤铜精魄在杵尖炸开火星。

晶壁突然折射出七道雀焰,将众人逼退至迷宫死角。

“要死!这迷宫会吸火!”

朱冠雀炸羽喷出螺旋焰,雀火却在晶壁间无限折射:“青阳!东北角那面晶壁有裂痕!”

白芷的霜魄剑气冻住西南晶壁:“裂痕是假象!看晶面倒影——药尘用蚀骨砂伪造了弱点!”

云无月鲛绡卷起青阳手腕,银丝刺入晶壁缝隙:“潮汐共鸣显示…七处折射节点必须同时击破!”

“好像有点难!”

朱冠雀喷火烧向残影:“这迷宫会吸火!”

雀焰撞上晶壁竟被折射成七道,将众人逼退三步。

青阳药杵插入晶缝:“白芷师姐!冻住东南角的折射点!”

“冻不住!”

白芷的剑气被晶壁反弹:“晶簇里掺了碧波阁的蚀骨砂!”

云无月银丝刺入晶壁,血珠凝成潮汐纹:“要同时击碎七处折射节点…但我们的力量不够!”

“够!”

青阳拽过白芷的手按在晶壁:“双星不够…就三星!”

...

第二幕:三星共鸣

青阳赤足蹬地跃起,足底银蓝星纹在晶壁上烙出阵图。

白芷的剑穗珊瑚珠突然炸开,霜魄寒气混着鲛人血渗入阵眼——那是云无月割破手腕递来的银鳞血。

“三星共鸣需三脉同源!”

云无月耳后银鳞尽数剥落:“碧波潮汐为引!”

朱冠雀俯冲喷焰,雀火裹住青阳的赤铜精魄:“赤焰残魂为基!”

白芷剑锋插入晶壁,霜魄寒气冻住折射光路:“霜谷寒玉为骨!”

三股力量交汇的刹那,晶壁发出“咔嚓”脆响,蛛网裂痕从阵眼蔓延——

白芷的剑穗珊瑚珠突然炸开,霜魄寒气混着鲛人血渗入晶壁:“你疯了!三星共鸣会…”

“会要命?”

青阳赤足蹬地,银蓝星纹从足底蔓延至晶簇:“从踏上药王谷那刻…我们不就赌上命了?”

朱冠雀的雀焰包裹云无月银丝,三股力量在晶壁交汇。

折射的雀焰突然倒转,将七处节点烧得通红:“给老子破!”

“咔嚓!”

晶簇迷宫崩塌,露出深处的赤铜祭坛。

药尘的虚影从坛心浮出:“三星…你们竟敢用沧澜禁术!”

...

第三幕:噬星真相

祭坛上的星图突然扭曲,显出沧澜祖师与云澜并肩而立的幻象。

云无月鲛绡缠住幻象:“碧波阁古籍记载…噬星阵本是双人共持!”

青阳用手指抚过星图裂缝,赤铜精魄与霜魄寒气交融成金蓝光流。

晶尘中浮现沧澜祖师的手札残影——“饲星非独饲,当以阴阳调…”

“原来如此!”

白芷的剑尖挑破残影:“沧澜祖师改制噬星阵独脉传承,是为掩盖他害死云澜的真相!”

药尘虚影暴涨:“闭嘴!独脉才能精纯…双星不过是沧澜为私情找的借口!”

青阳的药杵贯穿星图裂缝:“那你为什么抽干碧波阁潮汐灵气?”

赤铜精魄顺杵身灌入阵眼:“因为云澜的残魂…就封在潮汐柱里!”

“却被沧澜改为独脉传承!”

亦锋残影抚过星图:“师父发现这秘密后…才决意杀我!”

药尘震怒:“闭嘴!你们根本不懂我的用心!”

白芷:“药尘,你不用再狡辩了!”

...

第四幕:潮汐终曲

三星之力在祭坛炸开,噬星阵核心寸寸龟裂。

云无月割破手腕,鲛人血绘成潮汐阵:“以碧波阁圣女之名…归潮!”

云澜的石像虚影从潮汐柱浮现,碧波阁七百生魂化作蓝光涌入阵眼。

朱冠雀的雀焰裹着赤焰雀残魂,在阵图上烧出赤焰雀族徽。

“赤焰焚虚!”

雀鸟长鸣如泣:“三千兄弟…随老子冲阵!”

白芷的霜魄玉珏碎成星尘,寒玉粉冻结阵眼裂隙:“霜谷千年镇守…在此一役!”

青阳赤足踏入阵眼,银蓝星纹最后一次暴涨:“万灵…启阵!”

噬星阵核心在光瀑中坍缩成晶尘,药尘虚影的尖叫被潮汐声吞没。

药尘虚影在光瀑中碳化:“你们毁不掉…人心贪欲永存…”

“但星火不灭!”

青阳赤足踏入阵眼,银蓝星纹最后一次暴涨:“万灵…启阵!”

...

第五幕:星火永燃

当光芒消散时,噬星阵核心已化为晶尘。

青阳踉跄跪地,足底星纹彻底消失:“终于…”

白芷的断剑插在阵眼,霜纹与潮汐纹交织生辉:“霜谷与碧波阁…会共同镇守此地!”

朱冠雀叼着半块赤铜镜:“镜底还有字…‘饲星者,当如是’。”

云无月望向海面透下的微光:“潮汐平了…”

青阳拾起晶尘中的赤铜碎片:“该回去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赤铜山河印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