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云拽着老爹往出走。
徐达却不住地喊着,“等一等,还没办正事儿呢!”
“闺女,别....”
徐妙云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
回头看了看苏黎,又一次问道:
“道士,你下不下山?”
“下!”
苏黎说道。
徐达闻言高兴地差一点要抱着女儿亲了起来,果然时间的事都是一物降一物!
管你小天师多么厉害,还不是被咱闺女制地服服帖帖?
这次多亏了带着女儿出来,不然还不知道如何把这尊神请下山呢。
“不过有个条件!”苏黎说道。
刚刚泛起一丝欣慰的徐妙云,当即脸有沉下来了。
果然这道士不是那么简单。
而最难堪的却是徐达,他本以为这道士会乖乖跟着闺女一起下山的。
谁知道他还要条件,不过他最怕的不是条件,是不要条件不下山!
于是强先徐妙云说道:
“你说吧,不管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
“爹!”
徐妙云急忙制止父亲,可还是晚了一步,她知道苏黎绝对不会轻易答应的。
他所提出的条件也必定是极其苛刻的。
因为换作自己,如果自己的亲人都被无辜残害,她也会拼尽一切去报仇的。
“让胡惟庸来给本天师磕头谢罪!”
“那本天师就下山救民!”
徐达闻言当场就石化了,他没想到这小天师竟然提出如此条件。
这让自己怎么答应他呢?
胡惟庸如果是个无官职的人,那还好说。
但是胡惟庸不仅仅有官职,而且官位还不低,如此来磕头那就是龙虎山压倒了朝廷!
到时候陛下发怒,倒霉的不仅仅是龙虎山诸位道士,就连他们这些涉事的官员也很难幸免。
朝廷的威严怎么能让一个道士给践踏了?
如此重大的事情,他徐达可不敢亲自做主。
“小兄弟,你看要不要换一个条件,胡惟庸好歹也是朝廷大员!”
“除了这个条件外,咱什么条件都答应你!”
苏黎冷笑道:
“徐达将军,胡惟庸之举真当不是朝廷的意思吗?”
“咱对天发誓,朝廷从来没有下达过任何损毁龙虎山的命令!”
“一切都是胡惟庸个人所为啊!”
苏黎又继续问道:
“既然是胡惟庸个人所为,那为什么朝廷不能让他来谢罪!”
“我龙虎山千年的基业,如此多的损失就不计了?”
“我师兄之死就不记了?”
徐达一下被问住了,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苏黎继续说道:
“我就一个条件,让胡惟庸来龙虎山谢罪,只要他胡惟庸来谢罪,那我即刻就下山!”
徐达见对方一时间也难以说服,正发愁呢。
这时,山下突然跑上一匹马来,马上是一位传令兵!
那人急匆匆地跑到徐达面前,下马递给徐达一份密信。
徐达打开简单扫了几眼,便知道是陛下再次传来的急书。
可眼前这家伙是死活不肯下山啊,这他也没办法啊。
于是便随手写下一份密信交给对方,让其带给陛下。
送走传令兵,徐达继续劝说苏黎,让其下山。
“小天师,只要你下山,荣华富贵都会有的,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别废话,赶紧让胡惟庸来谢罪!”
两个人就这样僵持着,徐达索性就坐在了地上,就等着苏黎下山。
而苏黎却坐在上清宫里,看着外面,不时喝一口茶,不时看看徐达。
...
与此同时,朝堂上。
朱元璋又是满面愁容,不断听着内官报告马皇后和太子的病。
早朝正常开始,可官员已经少了一大半,这其中包括告病在家的胡惟庸。
朱元璋焦急地问道:“善长,徐达还没回来吗?这些道士怎么这么难请?”
听朱元璋如此发问,李善长感觉到陛下对龙虎山产生了一丝不满。
于是他说道:
“陛下莫急,如此大难大明一定能挺过去的!”
“天师府不受朝廷制衡,终将是个大患,但此时还得重要他们,咱们还得忍一忍!”
朱元璋紧紧撰着拳头,片刻后又松开了,但眼前灰败的景象确实是不得不让人示弱。
“陛下,密探来报!”
一个阴柔地声音响起。
朱元璋眼前一亮,急忙说,“快叫进来!”
“陛下不可,殿外汇报即可,不得入殿!”李善长急忙劝阻道。
朱元璋这才想起有疫情这回事来,当即便让对方在殿外汇报。
“陛下,徐达将军来报,天师府天师苏黎因上一次粗暴之举不愿下山。”
“需要胡惟庸上山赔罪才肯退步!”
闻言,朱元璋一阵平静,没有任何的反应。
但李善长早已被吓住了,额头上已经沁出汗水。
他知道,朱元璋越是平静时,那越是恐怖!
“来人,把胡惟庸给咱拖上殿来!”
朱元璋冷冷道。一股帝王的怒气油然而生,整个大殿内瞬间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陛下,胡惟庸告病了!”李善长小心翼翼地说道。
“咋咱一喊他就病?咋病的怎么及时呢?”
“别磨蹭,赶紧把胡惟庸带上来!”
朱元璋怒吼道。
李善长却还是不紧不慢地说:
“陛下,您的龙体重要!”
“合起来骗咱吗?因为朕怕了!”朱元璋怒道,眼珠子更是瞪地非常的大。
李善长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只得静静地杵在那里。
锦衣卫即刻便派出人去拖胡惟庸。
很快胡惟庸就被拖到大殿内,但胡惟庸是真的病了,气色极其的不好,都瘦了一圈了。
朱元璋这才稍稍缓和了一下怒气,但还是将胡惟庸破骂一顿。
“胡惟庸,你好大的胆子!”
“竟然私自做主,你把朕放哪里了!”
胡惟庸早就料到陛下会龙颜大怒,但是当他真正面对这龙颜大怒时差一点吓破苦胆。
他战战兢兢疯狂叩头,“陛下饶命,臣知罪”
“臣是不想那些臭道士太过不把朝廷放眼里,所以想给他们一点教训。”
朱元璋脸色一青,“下去吧,咱之后再跟你算账!”
朱元璋又看着一旁的刘伯温和杨宪,再看看于是开口问道:
“杨宪,你如何看待此事?”
杨宪这时缓缓站出来。
“陛下,臣以为,道教乃天下大教,用之可江山稳固。”
“历朝历代无不已道教给国教,汉初尊黄老,李唐也追封老子李耳,宋元更是不甚枚数。”
听了杨宪之言,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
杨宪的话是说在了自己的心坎了,大明初立,正是需要一种稳固人心的教派。
而且自己急需要一个可以证明自己政权合理性的宗教。
但是那天空异像不得不让自己忌惮,于是又转头问向了刘伯温。
“伯温,那龙虎山的天地异像,你如何看待?”
刘伯温闻言,缓缓开口:“陛下,紫气不单单是帝王之气,圣人之气也有紫气。”
“龙虎山非兵戈之所,其志向在求道,依臣所见,应当是与十五年前那场天地异像有关。”
这话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十五年前确实天地变色。
众人都纷纷说是自己的劫数,可最终还是那场异像帮助自己战胜了陈友谅。
如此一想,朱元璋心中便有了自己的主意。
李善长这时发现时局对自己极为不利,陛下怎么开始动摇了。
于是开始对着朱元璋继续说道,“陛下,刘大人言之有理,但是让胡惟庸去龙虎山谢罪此事不妥啊!”
“这有损我大明朝的威严,而且那些道士杀了我无数官兵。”
“这一罪,必须让其偿还!”
闻言朱元璋若有所思,李善长所说不无道理。
可是如今这种局面必须有一个解决的办法,绝对不能把国政给阻碍了。
就在这时,内官突然来报。
“陛下,皇后娘娘出事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