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刷短视频,通向古代! 第15章千斤亩产!这怎么可能?!

大明,应天府中!

朱元璋看着天幕,神情凝重!

“番薯与玉米?”

朱元璋低语,眼中隐现一丝惊疑。

“这些东西,真能决定大明的命运吗?”

这番话,重得几乎能压垮一切。

朱元璋本以为,这些所谓的作物不过是些新奇之物,不值一提,怎么也不会与大明的未来有任何关联。

然而,随着那天幕的启示,他才惊觉,番薯和玉米竟与帝国的兴衰紧紧相连。

这让他的内心不由得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波动。

曾经,他以一国之帝,心系大明百年之后的盛衰。

早在大明建立之初,他便开始了精心的布局。

从制度设计到国策推行,无一不关乎未来。

他设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力图通过父业继承制确保社会稳定;

他施行赈济政策,整肃商贾之风,务求保持国家的根基不动摇。

然而此时,他却不得不面对那两个似乎与粮食生产息息相关的作物——番薯与玉米!

若真如天幕所言,它们能拯救大明,那他是否该重新考虑禁海令,甚至放开封锁,让这些作物的福泽惠及全国?!

“番薯与玉米,这究竟是什么?”

朱元璋喃喃自语,心中的疑问未曾消散,反而愈加深重。

他内心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若这些作物真的如天幕所说,能够拯救国家,改变命运,那么,这些是否足以打破他一生辛勤布下的禁锢?

“要不要放开禁海令?”

他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深思熟虑。

周围的气氛因为他的一句话,显得愈加凝滞。

旁边的朱标听得惊愕,双眼瞪大。

禁海令,朱元璋自洪武三年即开始推行,严令百姓不得随意出海。

他始终认为,粮食的生产与国家存亡紧密相关,而商人们的海外贸易,无非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扰乱了国内经济与社会秩序。

但现在,随着番薯和玉米的出现,所有这些固有的理论和政策,都变得不那么牢不可破了。

“玉米和番薯,真能扭转大明的命运吗?”

与此同时,朱棣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他的目光闪烁,脸上满是困惑与惊讶,心中渐渐涌起一股不容忽视的冲动:

“番薯与玉米,这些东西果真能改变大明的未来吗?”

“它们,究竟为何如此神奇?”

他猛然意识到,自己过去对这些作物的轻视,或许将是他日后深深的遗憾。

朱棣的心中,翻腾着一阵未曾有过的焦虑与期待。

而崇祯帝亦在这一刻被震撼!

他站立于大殿之上,他的眼中充满了震惊:

“番薯与玉米,这些作物真的能改变大明的命运?”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仿佛一切都被颠覆了。

他用力眨了眨眼,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天幕的宣告。

他顿时意识到,自己从未重视过这两种作物,而这或许正是导致大明灭亡的根源。内心的懊悔与无奈瞬间席卷而来。

“立刻命人查找,番薯和玉米,不论它们身处何方,哪怕千里之外,也必须立刻找到它们的踪迹!”

他几乎是以命令的口吻说道,眼中透露着前所未有的决然。

各方帝王听闻此言,无不震惊,心中充满了深深的疑虑。

这两种作物,究竟拥有何等神奇的力量,竟能左右一个朝代的命运?

就在此时,天幕再次响起,那声音宏大而深沉,仿佛来自历史的远方!

【明末之大危局,根源始于朱元璋时。】

【虽其有心强国,但国策失度,埋下隐患。】

【此史事已无法改变,今当聚焦一大危局——小冰河期!】

【崇祯在位十八载,灾难不断,民众疾苦。】

【崇祯十年,北方大旱,南方水灾,飞蝗横行,饥荒肆虐】

【至崇祯十二年,淮河以南,树皮皆被饥民啃食!】

【崇祯十四年,旱灾继续蔓延,蝗灾无情,史书记载‘饿殍遍地,民食其尸’!】

【这惨状,令天下为之动容。】

【直至崇祯十七年,瘟疫肆虐,千里传染,几乎十室九空】

【南北百姓,皆深陷疫病之中。这一切,皆是小冰河期的后果,非一朝一夕之事。】

【大明之亡,虽崇祯失策,然天命不佑!】

随着这些话音的落下,在场的所有人无不感到震惊,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与反思。

【各位,听闻这些天灾之苦,诸位应当已经明白了。】

【流民的激增,正是大明灭亡的症结所在。】

【而如今,番薯与玉米,恰是百姓生存的曙光!】

【玉米,早在嘉靖年间便已流入大明。】

【然而,嘉靖帝并未予以重视,未作推广,结果错失了最佳时机,未能普及至民间。】

【谁知玉米最终却成为了三大主粮之一,它的亩产量竟高达千斤!】

【更为重要的是,玉米易于生长,抗灾能力远胜水稻。】

【即使不施化肥,其产量也足以超越水稻。】

【民众倘若能得此粮食,便可度过饥荒,恢复生计,重见希望!】

这番话语,如一颗重磅炸弹,狠狠地砸在了各地帝王的心头,震撼得他们久久不能平静。

“千斤亩产!这怎么可能?!”大秦始皇不由得发出了震惊的感叹,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

大汉!

深邃的夜幕下,未央宫的大厅仍旧灯火通明!

宫内气氛凝重,刘彻的目光如同风中飘摇的烛火,显得无比动摇。

“亩产千斤?!”

他低声重复,仿佛不敢相信耳中的话语。

“这玉米,竟然能如此丰收?”

宫内,一阵沉默。

刘彻站在那座气势雄伟的宫殿之中,目光穿透窗外的夜空,心中一片惊涛骇浪,宛如深海中的波澜,久久不能平息。

想不到大秦的短命历史,竟然无法与大汉相比,虽然二者间的时间不过百年。

却不料,在这百年之间,粮食产量竟然无甚差别。

刘彻心中不禁泛起一种奇异的感觉,似乎是庆幸,又似乎是疑惑。

然而,更为出乎意料的,是未来岁月里,会有一种新型农作物——玉米,逐步被引入汉土!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刷短视频,通向古代!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