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家韩非子说:“凡人之有为也,非名则利也.”名利,这两个东西,似乎生活在现代社会当中的人,没有一个可以逃脱。有的人则被名利深深束缚住了内心,丧失了生命的主体性和尊严。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把名利归入五欲中,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但在《僧伽吒经》中,这位抛弃了国王地位的圣者、出家苦行者却赞叹起了“名”,经文中说:“菩提萨埵地果,菩提萨埵名字名精进处”(菩提萨埵,中文简称菩萨,意思是觉有情。他能够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并且能够自度度他,属于四圣法界:佛陀,菩萨,辟支佛,阿罗汉。)
尚义,王尚义。他出生于1936年,死于1963年。年仅26岁。这一年诸葛亮才出山。他却如一颗流星一般陨落了。(李娜的《试析1950-60年代台湾青年的“虚无”,重新理解“现代主义与左翼”以——————陈映真、王尚义为线索》这篇论文中,有学者已经指出,王尚义是被文学史低估了的文学家。)的确,他的人生并没有如他所说的那样“成就伟大的事业,唤醒中国人的良知”那班“波澜壮阔,惊涛拍岸”。像王守仁先生那样“立德立功立言”成为古来“真三不朽,古今完人”,但他的作品《母亲》,却唤醒了本书作者那几乎泯灭了的良知。本书简介所引用他的文章(《佛教与人生的解脱》收录于《深谷足音》水牛出版社),编者说:此系王尚义未完成的遗稿。我不自量力,要为尚义续写篇章。这正是本书的缘起。《卧龙山——————佛教与人生的解脱》
我对于文学的认识和人生的体验都是肤浅的,记得上小学一年级还是二年级时候,语文课上我跟随老师的讲课,默读着语文课文,那种灵觉的感受,沉默地看着语文老师,内心却在说:我有很多感受。这样的场景,在我的内心深处,就像一场电影一样,依然历历在目。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吾于《春日偶成》见之矣!“云淡风轻近午天,伴花随柳过前川......”“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在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荣辱得丧,平静恬淡,堕入深渊,癫狂抑郁之后,我重新坦诚地在内心,回忆自己的人生。每一个行为言语,乃至念头。我认清了自己,了解了文学和宗教巨大的力量。我最初来到这世上,内心清净。记得儿时早上起来去上学,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争斗、流血、是非、陷阱、恐惧、愤怒、傲慢、色情、污浊、疯狂、罪恶,逐渐占据了我的人生和心灵。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悲伤的事情……
孟子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愿大家能够超脱整个时代精神幻灭的悲剧,从各种束缚和欲望中解脱出来。拥有一个守仁、尚义、发亮、谦虚、平和、豪杰、安隐的人生。
言善写于2025年1月9日凌晨4点41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