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元年,王仙芝在长垣带领几千民众揭竿而起,自称"天补均平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并传檄诸道,痛斥唐政府的统治"贪沓,赋重,赏罚不平"】
【随后黄巢也在冤句起兵响应王仙芝,之后两支农民军合兵一处,在王仙芝、黄巢领导下,农民军攻掠了十余个州,横行山东,而民众也纷纷投奔,短短数月农民军兵力就达到数万人。】
【但之后王黄分裂,王仙芝在黄梅兵败被杀,其余部投靠了黄巢,推黄巢为黄王,黄巢自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
【而黄巢领兵后先后攻下了虔、吉、饶、信、福、桂、永等州,随后更是渡过淮河进入颖、宋、徐、充等州境内,而一路上的百姓们全不堪唐王朝的压迫,纷纷投身农民军,农民军数量迅速扩展到六十万人。】
【之后黄巢更是攻陷了洛阳和长安,而唐僖宗则率领百官仓皇南逃。】
【最终黄巢于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在长安登基,国号"大齐",年号为"金统"】
[可惜的是黄巢最后还是失败了。]
[真是死也命也。]
[要是大唐还是挺好的话,百姓们就不至于投靠黄巢了。]
[还是大唐越来越不行了。]
[无论如何,打仗都不是好事。]
[咱们国家打仗的次数太多了,5000多年就打了4000多年的仗。]
[谁让咱们华夏武德充沛呢。]
[他们华夏可是礼仪之邦。]
[邦邦邦。]
[黄巢一个文人还挺厉害的。]
[古代的那些文人都挺厉害的。]
[就比如说唐太宗那个时代的文人,还帮唐太宗守城打仗呢。]
[那时候文人和武人之间的界限也不太分明。]
[我觉得有的朝代文人和武人的界限还是挺分明的。]
[你是说大宋吗?]
[……]
[……]
……
大秦。
看来这大唐的情况不乐观唉。
李斯坐在秦始皇下手,暗自思索。
自从秦始皇嬴政赦免了他,他就一直处于奋斗的状态,以一己之力拉高了秦朝臣处理朝政的效率,而且还在持续提高。
其余大臣一看见李斯暗骂。
李斯对此很是清楚,但是他毫不在意。
……
大唐。
李世民气的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一旁太医赶忙上前又是给吃药,又是掐的才把李世民救了回来。
"堂堂皇帝竟然南逃了。"
"废物,朕的后代怎么净都是些废物。"
"即便事不可为,身为帝王也该以身殉国,
遇事便跑将一城百姓丢给贼寇,这也配称为皇帝!"
刚顺了口气的李世民直接就开骂,实在是太丢人了。
恐怕历史上都找不出这样的王朝。
一旁的魏征则是叹息了一声。
"大唐恐怕真的危险了,黄巢起义,却在短短数年间扩军到六十万,足以证明民心所向。"
"大唐恐怕真的已经走到了最终点。"
听闻这话,李世民彻底沉默下来,再也不说一句话。
……
大宋。
赵匡胤有些焦急。
好不容易看到弹幕上又出现了大宋的事儿,但是也就一句话。
怎么不好好说说,好让他发解了解大宋具体都发生了什么?
……
【但黄巢等人安于现状,没有派兵追击残余唐军却犯下了大错。】
【广明二年,唐僖宗重新整顿兵力,任郑畋为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而黄巢派尚让、王璠带兵五万攻打郑畋,由于急躁轻敌,结果中了郑畋的埋伏,损失两万余人。】
【随后黄巢主动让出长安,东屯灞上。】
【但讽刺的是,黄巢带领的农民军纪律严明,进入长安时不掠夺百姓的财产,农民军将士在街道上每遇到贫民还会对他们加以施舍。】
【但身为正统的唐军进入长安后,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真是意想不到。]
[啧啧,瞧瞧大唐的军队是多么好啊,现在他连农民军都不如了。]
[还不如黄巢呢。]
[大唐果然要不行了。]
[这两者相比就能看出来什么了。]
[……]
[……]
【大唐的军队进城之后,百姓们夹道欢迎,原本以为会过上平静的生活。】
【没想到事与愿违。】
【伴随着百姓的恐慌与妇女的嘶喊,无数的唐军在长安城中烧杀抢掠。】
[不知道二凤看到现在的大唐会是什么样的想法。]
[应该会很失望吧,他们大堂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不管好不好,百姓们都是最难过的。]
[真不容易,幸好我现在生活在现代。]
[祖国母亲真是太好了。]
[我要是在古代,我都活不下去。]
[是啊,那些老百姓真不容易。]
[完全无法想象那样的生活。]
[所以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管谁当家做主,百姓都是最不容易的。]
[……]
[……]
……
大唐。
看到这一幕,大唐的皇帝都沉默了。
尤其是大唐前几位的皇帝。
他们不理解大唐何时变成了这样,
大唐的军队居然伤害大唐的百姓。
……
【而此时,在不远处的黄巢再次派兵进攻长安,唐军大败,退守武功。】
【再度进城的黄巢对于百姓欢迎唐军的事十分生气,便纵容手下滥杀长安百姓八万人,路上血流成河,称之为洗城。】
[我有点讨厌黄巢了。]
[我也是。]
[怎么可以屠城,百姓何其无辜啊?]
[该说黄巢幸好没有成功吗?要不然就看他涂成的样子。]
[唉,也不知道黄巢要是真成功了,直列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看他纵容军队屠城就知道不怎么样。]
[古代的百姓太不容易了。]
[迎接大唐的军队,大唐的军队对他们不好,迎接黄巢的军队,黄巢的军队屠城。]
[真是怎么样都不行啊!]
[……]
[……]
……
此时,诸天世界的百姓也沉默了,
没过多久,便有低低的啜泣声出现。
不知道是哭那天幕里的百姓,还是哭他们自己。
无论怎么样,受苦的都是他们。
他们不管做什么都会有人欺凌伤害他们,
哪怕是…
他们到底该怎么做?
怎么做才能过上好的生活?
……
【但从此之后,黄巢的起义便逐渐走向下坡路。】
【中和二年正月,宰相王铎兼任诸道行营都统,统领各路唐军将黄巢困于长安城。】
【中和二年九月,黄巢大将、同州防御使朱温见农民军形势危急,杀监军严实,以同州投降都统右司马王重荣。】
【中和二年十二月,唐王朝任命沙陀部落酋长李赤心之子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令其带领军队四万人,开至河中。】
【中和三年正月,李克用在沙苑大败黄巢弟黄揆于。中和三年四月,黄巢主动把农民军撤出长安,转入河南。】
【中和四年五月,尚让等一部分农民军将领向朱全忠和武宁节度使时溥投降,黄巢仅率千余人败走山东,六月十五日,瑕丘一战,黄巢身边人马丧亡殆尽,退至狼虎谷,自刎而亡。】
【至此落榜生黄巢的传奇一生结束了。】
[终于落幕了。]
[我都不知道该不该庆幸黄巢失败了。]
[我是很庆幸大唐把黄巢打败。]
[诶。]
[黄巢怎么起兵之后变了一个样子呀?]
[他起兵之后,身份就变了,他从被压迫者变成了压迫者。]
[这就是所谓的屠龙者在杀死恶龙之后,就会变成恶龙了吧?]
[……]
[……]
……
"终于结束了!"
"是啊,不管谁输谁赢,结束了就好。"
"不打仗了,百姓应该能过上好日子了吧?"
"我们应该能过上平静的生活了吧。"
"战争快结束吧。"
"……"
唐末之前的百姓满眼希冀。
而之后的百姓却明白,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
【而黄巢起义虽然失败,但其造成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
【在攻击农民军的过程中,黄巢旧将朱温以及沙陀贵族李克用等人被授予节度使等官职,地方军阀权力的不断扩张,使唐朝中央的权威进一步削弱。】
【唐朝藩镇割据的情况更加严重,此时的唐朝已经名存实亡,在勉强又维持了二十三年统治后。】
【天佑四年,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宗禅位于宣武节度使朱温,朱温改国号为梁,即后梁。】
【至此持续了289年的大唐王朝,正式覆灭。】
[终于结束了。]
[虽然大唐结束了,但是他存在的时间比大秦的时间还要长呢。]
[这得有好几倍呢吧。]
[大唐的领土好像也比大汉的领土广。]
[不管怎么说。大唐这个时代落幕了。]
[既可惜又不可惜的感觉。]
[可惜是因为大唐的威名。]
[不可惜的是大唐成为了压迫百姓们的存在。]
[大唐虽然结束了,但也着实乱的很呢。]
[在宋朝成立以前那段时间,可是真乱呢。]
[百姓们又要流离失所了。]
[这也没办法,毕竟仗义打起来受苦的还是百姓。]
[……]
[……]
……
虽然心里早已经有了数,但当真正听到大唐灭亡的消息,李世民还是感到一阵悲伤。
不过他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了。
既然一切都没发生,那么就都还能改变。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改革科举,给寒门士子更多的机会。
早点改变,早点好。
"朕欲对科举进行改革,不知众位爱卿可有何看法?"
李世民看向诸位大臣。
各位大臣们沉默了一会儿。
立刻有人上前。
"陛下,臣觉得科举改革乃是重中之重,应尽快商议,推出一个章程。"
"没错没错,臣建议用后世之法进行封卷,将名字糊起来,朝中官员也不能随意举荐。"
"臣也请陛下开放科举名额,多录取几名士子,以体现陛下爱才之心。"
"……"
李世民一看都是门阀士族的那些大臣,挑挑眉。
没想到他们居然会这么积极。
门阀士族的那些人也不是想盼着大唐有多好。
就算大唐没了,新朝建立之后,他们还是门阀士族。
他们担心的是会再出现一个像黄巢那样的人。
本来大家伙呆的好好的,结果有一个人上来就掀桌了,他们不得好好防备。
而且他们担心李世民真按照弹幕上所说,直接把他们门阀氏族全部干掉。
再说了,就是寒门士子那些人能有多少时间读书?
到时候出来的那又有多少人?
最后那些名额还不是到他们手里。
他们完全不担心。
李世民看出了他们的小心思。
不过他也不在意。
只要给他时间,他早晚处理了这些大堂上的毒瘤。
——
黄巢看到最后一句,笑得无比畅快。
他自认为自己学识不差,肯定是那群门阀世家的贵族公子哥走后门,不然何以连个小官都捞不着?
黄巢起义。
多么动听的词语。
就算现在各大门阀世家都在争相讨好他,他也不为所动。
说的真好听。
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些门阀世家表面上看起来是对他礼遇有加,甚至低声下气。
实则背地里指不定怎么恨得牙痒痒呢。
只不过现在有天幕在,他们担心把自己干掉,天幕会降下天罚来。
指不定早就干掉他了呢。
要是有一天天幕消失,他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现在他也不在乎这个了。
只要他们不开心,他就开心了。
……
大秦。
秦始皇看到弹幕上所说的大唐比大秦存在时间要长,直接棒住了。
扶苏看着弹幕上所说的话,直接默默低下了头。
……
大汉。
汉武帝刘彻看到弹幕上说,大唐的疆域要比大汉的疆域要广,很是不服气。
这一次,他一定要打下比大唐还要广阔的疆土。
……
大宋。
天幕什么时候能说一说他们大宋了,他真的很想知道大宋都发生了什么。
赵匡胤揉了揉额角。
……
大明。
朱元璋吩咐太医按照天幕上的资料研究天花病毒,并且取得了极其好的成效准备。
准备每个村每个村的落实下去,争取早日让大明境内的所有人都种上牛痘。
……
大清。
大清的皇帝都在琢磨,大清之后发生了什么,竟然这么让后人讨厌。
有的皇帝不愿意接受,认为弹幕上的都是那群汉人。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