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混在三国讲野史 第五章:襄阳城伊籍通风报信 水镜庄先生指点迷津

刘表心中有事,犹豫不决。正欲与刘备磋商。蔡夫人的出现让他将话头止住。刘备也借故告辞,起身回转新野。

刘备辞了刘表,出了荆州城,翻身上马,忽然听见有人在高声呼唤。

“刘使君暂且止步”

呼声由远至近,速度颇快,刘备勒住缰绳,只见远处驶来一辆马车,马车帘隆打开,车上一人不住向他招手。不多时车至近前,来人跳下马车向着刘备施了一礼。

刘备一看来人,自己认识。乃是伊籍。之前自己未去新野之前,有过些许交集,今日拦下自己归程,莫非有什么事情?

玄德忙下马还了一礼。“不知先生拦下玄德,有何见教?”

伊籍顿了顿神“日前听闻使君大破张武,取了了一匹宝马。送与了刘荆州?”

刘备闻言点点头,“确有此事,可是有什么不妥?”

伊籍向前走了两步,来到刘备马前。注视着刘备的坐骑

“额生白点,眼有泪槽,这的卢马,果然如此,昨闻蒯异度对刘荆州说,的卢不详,乘则妨主。因此便教刘荆州将马送还,使君怎么自己又骑上了?”

刘备听完深感伊籍所念“先生所言,备也有所闻,但凡人生死有命,岂马所能妨哉!”

伊籍听得刘备如此胸襟,大为赞赏,乃去。

星移斗转,至是年冬。曹操用郭嘉的办法,最终将袁绍二子赶尽杀绝,并且于白狼山一役彻底将辽东平定。收了袁氏所有遗产。

刘备感叹刘表不用其言,使得曹操做大。

忽一日,刘表遣使来请刘备赴荆州相会。玄德随使而往,见礼已毕,请入后堂饮宴。席间刘表说“最近听说曹操回了许都,征乌桓大获全胜,又收了袁绍兵马二十余万。早晚必来寻你我弟兄的麻烦,悔不当初未听玄德你的建议,取那许都。”

“兄长此言差矣,黄巾之后,天下纷争不断,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宛如昨日,而今十八路诸侯存者寥寥,机会总是会有的,只要我等守得住,各种机会哪怕只抓住一次,便可匡扶汉室。。”

刘表听了不住点头,酒至半酣。刘表忽然潸然泪下,刘备急忙问道因何如此?

刘表说道:“吾年事已高,恐不久矣,膝下有二子。。。”

不知何时,酒宴已散。

一顿酒宴喝的刘备冷汗淋淋,不知怎么就扯到了刘表的家事,更重要的是,自己怎么就留下了“废长立幼,取祸之道”更有甚者“天下皆碌碌之辈,若有根基不足虑也”

幸好伊籍半夜送信,将蔡瑁欲加害自己的事情相告,自己星夜赶回新野躲过一劫。

未几日,襄阳来使请玄德。只言近年荆襄丰熟,当携众官告谢天地。刘表身体不适,遣两位公子主持,二位公子年幼,唯恐有失。请玄德前去坐镇。

刘备生疑,有心不去又恐失礼。遂领赵云携三百军校相随。

来到襄阳,见过刘琦刘琮。只见长子刘琦贤良温懦。次子刘琮聪颖过人。刘备心中暗道“无怪景升兄欲废长立幼,刘琦如此即便坐了荆州,如何降服那蔡氏一众虎狼”

丰熟大典,百官大宴。赵云寸步不离刘备左右。玄德心中不忍让赵云入席。

酒至半酣,伊籍来到刘备面前轻声道“请使君更衣”

刘备会意,向左右告了个扰,起身装作想要如厕来到后堂。伊籍跟身而入。

伊籍不顾礼节,附耳急报“蔡瑁设计欲害使君,现今城外东、南、北三处皆有军马守把。惟西门可走,使君速逃!”

玄德大惊,急解的卢马,开后园门牵出,飞身上马,不顾从者,匹马望西门而走。

门吏拦之不住,急报蔡瑁,蔡瑁点伍佰军兵,随后紧追。

刘备单骑破开西门,纵马狂奔,不多时便遇到了一条大溪拦路,那大溪宽约数丈,水流湍急,当真是鹅毛飘不定,芦花定底沉。胯下的卢不住马蹄打转。眼见身后追兵将至,玄德心如火烧,也不管眼前大溪究竟多深,直接驱马而入。未几步马失淤泥,水浸腰身。刘备心急不住挥鞭打马,口中疾呼“的卢的卢,今日果真妨吾?”

声音未落,只见水中的卢,向前一埇,起身三丈,如同蛟龙,电光石火之间竟已落至对岸。

蔡瑁领军眼见刘备策马越过了蟠溪,只惊得目瞪口呆。正在惊疑之间赵云领兵赶到。

赵云见了蔡瑁,提枪一指“吾主何在?”

蔡瑁见是赵云,心中暗凛。遂答“席闻使君匹马出了西门,某担心使君安危,特来寻找,至此却又不见。”赵云惊疑不定,直来溪边看时,只见隔岸一带水迹,却不见玄德踪迹,难不成已经越过蟠溪?回马在找蔡瑁,蔡瑁也回城去了。赵云本想进城与蔡瑁理论,又恐中伏。考量之后领军归了新野。

刘备马越蟠溪,心中激荡,信马由缰一路前行。正行期间只见一牧童,跨于牛备,持一短笛不住吹奏。那牧童见了刘备,收起短笛“将军可是破黄巾的刘玄德”

玄德惊异,乡野小童安知我名?

小童笑答“我本不知,只因家师常谈,曾说有一刘玄德,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乃当世之英雄。今观将军如此模样,想必是也。”

玄德听闻心中有惑“令师何人?”

牧童答“吾师复姓司马,单名徽。道号水镜先生,你可曾听过?。”

刘备听完心中大喜“德操先生大名自然听过,不知令师现居何处,可否领我前去拜见?”

牧童遥指曰:“前面林中,便是庄院,我自前来,正是与你引路。”

刘备随着牧童,同赴庄院。庄院之中,隐隐有琴声飘荡。琴声忽住而不弹。

只听有一人笑道“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

童子顿步“此乃吾师水镜先生。”

“公今日幸免大难!”玄德惊讶不已。

水镜问道:“明公何来?”

玄德故作“偶尔经由此过,因小童相指,得知先生于此,特来拜会,不胜欣幸。”

水镜大笑“玄德不必隐讳。襄阳一事吾已有悉,公今必逃难至此。”

玄德面有愧色“先生见笑,遂不住拱手。”

水镜面色一正“玄德素有贤名,且胸怀大志,为何至今不得志。”

玄德长叹“命途多蹇,所以至此。”水镜摇头“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

玄德不解“备虽不才,虽飘零至今,但麾下文有孙乾、糜竺、简雍,武有关、张、赵云,如此岂曰无人?。”

水镜闻言,不住摇头。“关、张、赵云皆万人敌,征杀战守,世间无其左右。只可惜,孙乾,糜竺,简雍之流难堪大用。”

玄德默然不语,只得暗自思量。少许片刻,整了整衣襟一躬到地“玄德不才,恳请先生教我!”

水镜伸手搀起玄德“使君可听过,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欲要再问。水镜抚掌大笑:“天色已晚,将军可于此处暂住宿一宵,明日自当与你分说清楚。”即令小童将马牵入后院喂养,设下酒宴与刘备。

是夜,听得有人来访,与水镜畅谈,刘备本欲出门相见又恐失了礼仪只得做罢。

待至天光大亮,玄德求见水镜。小童烹茶焚香,二人落座。“昨夜来者是谁?”玄德求贤若渴,率先发问。

水镜也不惊讶,面露微笑“可是打扰玄德安歇了?此那人欲往投明主,已到他处去了。”

正谈论间,忽闻庄外人喊马嘶,小童来报:“有一将军,引数百人到庄来。来将通名,赵云赵子龙,来寻他家主公。”

玄德大喜,转而心中疑窦丛生。“自己流落到此,子龙是如何得知?”

赵云下马入得庄内,见了刘备,交谈之下之下,刘备方才明了。

原来赵云昨日离领军回了新野,同关张二将说了情况,二将大怒便要点兵与那蔡瑁厮杀,被赵云拦下。眼下玄德生死未卜,先找到主公才是大事。蔡瑁狗头全且寄于项上,

主公若是真遭不测,再去厮杀不迟。

次日五更,三人各自点兵,寻找玄德。新野一时间鸡飞狗跳。关张二将领兵出城暂且不提,但说赵云,正欲出城继续寻找,忽然街边有人冲他呼喊“将军可是赵云赵子龙?”

抬眼望去只见一人,纶巾素袍,锦绦云履,年岁不大眉宇间却含着几分沉稳之气。冲着自己摇手示意。

赵云心中有事,自是不愿与其多纠缠。只是随口答道“正是赵云,未知足下何人,云今日身有要事。足下若是有事可日后到县衙寻我。”说罢便要催马而走。

“子龙将军,可是为了寻找玄德下落?”那青年声音不大,此时却犹如炸雷一般,落在赵云耳中。

赵云一扯缰绳,拨转了马头,面向青年,双眼死盯着对方。右手扶住枪杆。“你待怎讲?”

那青年见赵云如此模样,也是吃了一惊。连忙拱手说道“将军稍安勿躁,敢问昨日是否与玄德赴宴,遇到了些波折,却在蟠溪失了踪迹?”

赵云听完,却不说话,只是点点头。而手中长枪却已经攥紧,只怕是下一秒就要暴起。

“此去西南,二百四十里,有一座水镜庄,玄德此时当在此处。”看到赵云已经面红目赤,须发皆乍。青年不敢卖弄关子直接报出玄德位置。

赵云听完拱手答谢“敢问先生大名,我家主公若是真的安然无恙,云必定肝脑涂地,已报大恩。”

“将军言重了,在下琅琊周宁,眼下将军先忙正事,他日有缘自会相见。”

刘备听完赵云诉说,连忙向水镜先生道谢“承蒙先生款待,更劳烦先生着人送信,备实汗颜。”

水镜听完,连忙否认“玄德此言差矣,送信之人,并非我所安排。此地距离襄阳不过数十里,那蔡瑁若是得知你的消息,岂能不来。所以我严禁弟子将你的消息外传。”

正在众人疑惑之时,玄德又问“那人说他姓甚名谁?”

赵云答话“那人说他是琅琊周宁”

刘备念叨着“琅琊周宁,琅琊周宁”

忽然间想起自己出来荆襄,一次宴席之上刘表讲起一则青龙升天的传闻,而刘表说那人,不正是周宁,周平川。

想到此处,双掌一合“原来是他!!”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混在三国讲野史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