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位面。
饱经风霜的永乐大帝朱棣此时心里莫名的有几分欣慰。
得位不正是他一生的痛,死后没脸去见祖宗是他一生的悲哀。
其他人看不明白,他却看得清楚,天幕之上刚刚接话的那个身影分明就是他自己。
如果当时朱标或者朱雄英有一位留存于世,那么他宁可当一位开疆拓土的大功臣也绝不当什么永乐大帝。
大殿上文武百官都沉默不语看着这位满脸感慨的永乐大帝不知道该接什么话。
“爹呀逝者已矣,这人啊还是要往前看。”
“你看啊。我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哥看上去还真有几分人物。居然打到了狼居胥山不过就是真有那么一天我看呀也少不了咱们燕王府。”
众位大臣心里一阵无语。
永乐大帝都多少年了,你现在还说什么燕王府。
哪壶不开提哪壶,活该你当不了太子。
朱高煦站起来大大咧咧地说着。
不少大臣虽然心有无语但还是默默点头,话粗理不粗天幕上的殿下看上去确实是一位勇武之人,真要能有一天扫平北元那绝对堪称盛世。
文韬不知道,可单凭着武略,历朝历代也绝对能排得进前十了。
“哼!你这小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扫平北元,老头子我不服输。他能行,难道我就不行了!”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朱高炽心中暗暗叫苦,又要花钱,真是恨不得把他宰了放到称上看能卖多少。
好圣孙朱瞻基更是站出来说道,
“爷爷说的对。”
“不过我看,即便是天幕之上的那位殿下也未必就有多么高的文韬武略。”
“重点还得看一看那个身后的那些枪炮,比起神机营所配备的长枪短炮,要强上何止一星半点儿。”
“说得好,正是如此。”
所有人都有意地回避了朱允炆的那块儿天幕。
开玩笑,方孝孺诛十族的事情还有历历在目。谁活腻味了,没事儿去提这个。
这不是指着朱棣的鼻子骂他是谋朝篡位乱臣贼子。
况且另一个天幕之中怎么说朱棣也算是忠臣义士。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单凭他朱允炆丢了王位这一点,他就永远是个垃圾。
“老大想什么呢?说出来让大家伙听听。”
朱棣看一下自己胖乎乎的大儿子,同时也看向了他背后的朱瞻基。
“我觉得,无论天幕上出现的是什么这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说一下去。”
“既然大明之外,还有不同的发展方向这就很有意义。”
“比如说那个会喷着气,不用牛马就能自己跑的车。”
“不说平时,这要是打仗的时候能省多少钱。”
“还有那些黑洞洞的长枪短炮。”
“要知道如果按照天幕所说的时间这应该比我们要早上几年。”
“可无论是威力,还是装备规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研发这些武器装备。但实际上一定是有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的发展。”
朱棣看着侃侃而谈的大胖胖,心里对这个儿子终于有了几分满意。
单以太子这个身份而言朱高炽绝对是合格的。
“同时您看见了吗?天幕之上的那些儿童,手里拿着一根鸭腿。”
朱棣无语了看了看自己这个胖乎乎的儿子露出几分怀疑的目光。
“不是,您别这么看着我呀。”
“我是说即使是现在,民间百姓所食肉食依然不多。”
“而您看看,当时那天幕之上,吃鸭腿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一群人。看衣着也不过是平头百姓之类。甚至还有几个乡野村夫。我看,这背后的生产力必定有我们必须弄明白的问题。”
朱棣看着自己这个胖乎乎的儿子总觉得好像不大对劲儿,有些说不上来。
“太子殿下高瞻远瞩啊。”
“真不愧是太子殿下简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从古至今所谓盛世必然有它的原因,要么是军队强大国家稳定比如汉唐;要么是农耕繁荣经济发达比如两宋,如果能够扬长避短引以为戒。那必然可以发展国家力量这才是大明储君应该思考的问题。
朱高炽的话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征战北元一直是他的心愿。如果能让神机营装备上这些武器那北方的民族又有什么可怕的。
“好啊老大,真不愧是太子爷。考虑问题果然周到。”
“传令,文武百官立刻详细记录天幕所述,不可错过一言一句,每份记录至少要有三人进行核查。封存留档以供后续观看。
“得令。”
“另外。”
所有人都注视着朱棣,以为还有什么交代。
朱棣微微一笑。
“通知御膳房,给老大送几只烤鸭子,挑肥的。”
众臣露出一副了然的表情。
...
不仅仅是朱棣。
所有天幕之下的朝代都在此时记录起了天幕之上的内容。
除了建文朝。
建文朝的朱允炆愤恨的盯着天幕之上朱雄英的背影,咬牙切齿气得直发抖。
嘴里不停的咒骂着什么。
原本他还一心想要做一名圣明仁慈之君。
然而看到自己的结局的时候,整个心都拔凉拔凉的。
他又不是傻子,他当然看出来了那个最终当了和尚的建文帝说的就是他朱允炆。
“陛下您乃是天命之人。太祖亲封大明皇帝,皇权天授从来如此。大明必将在您的手下发扬光大。”
方孝孺齐太赶忙凑上前去哄孩子一样安慰起来。
毕竟他们三个和朱允炆那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天幕之上虽然没有说他们三个的结局但可想而知必然不会太好。
“陛下,依臣愚见这天幕既然我们看得见,那天幕之下的诸位亲王也必然看见了。”
“以天幕所言,大明生乱便是因为诸王作乱所致。此刻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快刀斩乱麻直接对诸位王爷动手。”
“可他们可是我的至爱亲朋啊。”
朱允炆言语颤抖,浑身战栗。哪还有半分九五至尊的德行。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见此唇角露出不易察觉的轻蔑。
对于建文帝这位他们一心辅佐最为满意的皇帝此时是真的满意。
“陛下不用担忧。”
“我等掌握全国兵马,又坐拥天下之富。”
“区区诸王不过疥疮之疾,正好借此时机我等有正当理由削藩诸王。只要陛下点头顷刻之间便将乱臣贼子化作齑粉,防患于未然此难可解。”
三人一副智珠在握的摸样。
众爱卿三位爱卿言之有理。
朱允炆连忙点点头哪里还有半分挚爱亲朋的模样。
“三位爱卿全权处理此事。天下兵马,举国之富任由三位爱卿调度。”
三人满脸堆笑满意,“遵命。”
之前应对诸王没有正当的理由眼下天幕上的情景已经将诸王打成了乱臣贼子。三人自然不会再有任何的顾忌。
只是他们三个似乎也忘了这天幕他们看得见,大明诸王自然也看得见。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