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古老的街道上,杨飞像往常一样,推着他那辆装满家伙什儿的三轮车,扯着嗓子吆喝着:“收破烂了,磨剪刀来,戗菜刀。”
那声音在胡同里回荡,似是唤醒了这座小城慵懒的午后。
没走多远,一位大娘便从自家门口探出头来:“磨菜刀的,来,过来。”
杨飞赶忙停住车,满脸堆笑地问道:“大娘,你要磨刀?”
大娘却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喊你那,不磨刀还能干啥?”
杨飞呵呵一笑,挠了挠头说:“我还收破烂啊。
像什么破衣服、破报纸、破书、破碗、破铜烂铁、破木头,反正只要是破的旧的,你们用不上的,我都收。”
大娘眼睛一亮,她家里正有一些补了无数补丁的破衣服,让她犯愁许久。
如今自己眼神不好使,指头也没了力气,纳千层底是不可能了。
家里其他人都忙着上班,谁也顾不上这些。
送人吧,实在拿不出手,留着吧,又实在没什么用。
以往的收破烂的,大多只盯着铜铁、纸张和碎玻璃,对这些不能穿的破衣服根本不感兴趣。
杨飞的出现,可算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不过,大娘还是努力做出一副这些破衣服也是宝贝的样子:“我家倒是有些破衣服,可都是留着糊被子、纳鞋底的,这要是太便宜,我可不会卖。”
杨飞心里明白大娘的心思,连忙说道:“大娘,你也知道这破衣服谁家都有,确实卖不上什么好价钱。
品相好点的还好说,我还能卖到乡下去,品相不好的,真的是没人要。
这样吧,咱们先看看货,再商量价钱。
我肯定不会让您吃亏,您也别让我赔本赚吆喝。
咱这生意啊,得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才能长久不是?”
大娘听他说得在理,便点了点头,让杨飞先磨着刀,自己转身回家去翻腾那些破衣服了。
杨飞的磨刀石有三块,分别是粗、细、超细。
这超细的磨刀石可是他的宝贝,一般人根本见都没见过。
他拿起刀,在磨刀石上比划了一下,心里有了底。
只见他手法娴熟,动作麻利,两分钟不到,就把刀磨好了。
大娘回来的时候,看到杨飞正悠闲地坐在一旁,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我说你一个大小伙子,也太能糊弄人了吧,你要是这样,我可不卖你东西。”
杨飞知道大娘误会了,赶忙解释道:“大娘,您别误会,这刀我可是给您磨得好好的,绝对没有一点差错。
我磨得快,是因为我有神器啊。
您看,就这磨刀石,我敢说整个京北您都找不到第二块。
这可是科学院最新研究出来,专门打磨火箭用的。
您想想,打磨火箭用的东西,给您磨菜刀,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大娘一下子被镇住了,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家伙,打磨火箭的,给我磨菜刀了。”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你一个收破烂的,怎么可能搞到这东西?”
杨飞指了指自己的脸和腿,一脸严肃地说:“大娘,您以为我这脸和腿是怎么来的?
这都是放火箭受的伤。
我受了这么大的伤,找他们要块磨刀石,过分吗?”
说着,他拿起刀,对着旁边的报纸轻轻一挥,报纸迎刃而开,切口无比顺滑。
大娘惊得瞪大了眼睛,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这把旧菜刀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神兵利器。
杨飞见状,继续挥刀,嘴里还念叨着:“您说它过分吗?
过分吗?”
不一会儿,整张报纸就被切成了细细的纸条。
大娘见状,心里满是愧疚:“不过分,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
是大娘我没见过世面,小伙子你别激动,先把刀放下。
咱们来说说衣服的事儿。”
杨飞装作不情愿的样子,放下刀,看向大娘拿来的破衣服。
好家伙,这些衣服上的补丁一个挨着一个,层层叠叠,很多地方都被磨得薄如蝉翼。
“大娘,你这衣服,你这衣服,我没法说……”
杨飞故意皱着眉头,露出嫌弃的表情。
大娘赶忙拉住杨飞的胳膊:“别介啊,两块,你都拿走。”
杨飞装作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滚圆:“大娘,这,两块?”
大娘不好意思地说:“要多了?
那要不一块九?”
杨飞心里暗笑,这价格降得可真快,他可不敢直接说不要,不然大娘还不知道要把价格降到多低呢。
“一块二,我这可吃大亏了。”
大娘一听杨飞出价,心里有了底:“一块八,不能再少了,这些衣服能糊不少被子了。”
“一块三,你让我挣点啊。”
“一块七,不能再降了,再降不如送给别人当尿布了。”
“一块五,大娘这是我的极限了。”
“那这样,我们取个中间,一块六,你好,我也好。”
杨飞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咬了咬牙:“行吧,一块六就一块六,我这可是赔本买卖。”
杨飞之所以这样讨价还价,并不是真的想压低价格,而是想让大娘觉得自己在这场交易中占了上风,有了一次愉快的买卖体验。
在他看来,这是做买卖的必备技能。
如果只图一时之利,把生意做成一锤子买卖,惹得顾客不高兴,那这生意肯定长久不了。
只有让对方觉得自己赢了,挣到钱了,占到便宜了,才会有下一次的交易。
“那,大娘,磨刀一毛,衣服一块六,给你一块五。”
大娘高兴地接过钱,乐呵呵地走了。
杨飞看着大娘的背影,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觉得,能帮人把没用的东西换成钱,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让大家的手头宽裕一些,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收破烂,虽然看似不起眼,却是一个充满温暖的行业,而且还自由自在,没有人来管束。
“收破烂了,磨剪子勒,戗菜刀。”
杨飞继续推着车,走街串巷,吆喝声此起彼伏。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火红。
杨飞拉着满满一大车旧衣服,缓缓往家的方向走去。
其他收到的书啊、碗啊,都被他悄悄收进了空间里,只有这些衣服,他故意摆在明面上,因为这些衣服对他来说,可有大用处。
刚到家门口,就看到了刘大根。
杨飞心里微微一怔,一丝愧疚涌上心头,但很快就调整好表情,故作轻松地说:“怎么又来了?
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刘大根笑嘻嘻地说:“你以为我想来,贴你这个冷屁股。
不过这才几天没见,你们这大院,又变了模样啊。”
杨飞哼了一声,挺了挺胸膛:“你也不看看,是谁。
老子打仗行,生活能力也不孬。”
这时,院里的几个大爷和几个年轻人,正带着砌砖的工具往外走。
刘大根好奇地问:“大爷,你们这是要去干什么?
不吃饭了?”
易大爷看到是刘大根,知道他是个领导,便和气地回答道:“我们这是去给隔壁的几个大院修火墙去,他们管饭。”
杨飞站在一旁,看着大爷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心里明白,这管饭可不仅仅是管饭,肯定还有烟抽,有东西拿。
要不然,这些大爷们怎么会这么积极呢?
不过,杨飞倒也乐见其成,他希望这火墙技术能够尽快传播出去,这样就能少死很多人。
自从有了这火墙,大院里的伙食都跟着好了起来,都快赶上干部家庭了。
刘大根帮着杨飞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然后拉着他的胳膊就往外走:“走吧,那边等着你吃饭呢。”
走着走着,他又从怀里掏出两百块钱,塞到杨飞手里:“上次忘了,这是给你和老太太家里的赔偿。”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