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太,今天市街上耍花灯哩。”
民国三十五年正月的一天,女人山地方的气温虽然还不高,却是天高气爽,日丽风和。
丫鬟小翠从龙门溪码头洗衣服回德居府,经过青山寨市街上,看见两个腰间系着红布的男人给每家没户发送红帖,她问寨子里的人,说是邻寨桐木寨的花灯要来青山寨市街上玩耍,发帖人先来报喜了。
小翠揽着竹篮子回到府里,洗好的衣服都还来不及晾,就第一时间把市街上要耍花灯的事儿告诉大太太。
“是吗?小翠。是哪个寨子里的花灯要来市街上玩耍?”王玉婉兴趣盎然地问小翠。
“大太太,听寨子里的人说是桐木寨子里的花灯呢。”小翠欢欣地说。
“好。龙灯舞热闹,耍花灯唱阳戏逗人笑。都好看。小翠,等会儿桐木寨的花灯来了,大家去观看一下哦。”王玉婉笑道。
“好哩。”小翠应允后,出了大太太的房间,晾衣服去了。
“今年的大年过得还算热闹,舞灯的寨子比往年要多得多。”
小翠走后,王玉婉自言自语。
自古以来,女人山地方的山民们过大年,有舞灯闹正月的习俗。
在女人山地方,山民们闹正月舞灯有四种,它们分别是龙灯、花灯、狮子灯和讨米灯。
在这四种灯中,山民们最喜欢观看的要数龙灯。尤其是在女人山一带,山民们舞龙灯,有拿大爆竹炸龙灯的习惯。所谓的炸龙灯,就是舞灯人舞龙灯的时候,围观的山民们都纷纷点燃大爆竹和鞭炮掷向龙灯和舞龙灯的人。爆竹放得越多,舞龙灯的人兴致越高,甚至还光着上身打着赤脖让爆竹炸,以显示出他们的豪勇。当然,在炸龙灯的时候,也有出现被炸伤舞灯人的情况,但舞龙灯的山民们却是无怨无悔的。再说,这舞龙灯的村寨,一般都有百来人上路,敲锣打鼓吹号角,热闹了一方。
其次,女人山地方的山民们喜欢观看的就是花灯。山民们耍花灯,不仅仅要划彩龙船,还要用旦角,小生和丑角演唱诙谐幽默逗人捧腹大笑的戏段子。
在女人山地方,这诙谐幽默逗人捧腹大笑的戏段子又称作“阳戏”,很受山民们青睐。
山民们舞狮子灯,免免强强还有几个人观看,最不受人青睐的就是有的山民舞讨米灯,这纯粹就是那些找收入的山民借龙是吉祥之物舞着去给山民们拜年获得一些大米、糍粑之类。
女人山这一年的正月,舞灯闹正月的村寨较之往年要多一些,这并不是这些山民们一时兴起不约而同舞灯凑着热闹,而是因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了八年之久的小日本在年前被赶出了中国,人们从此扬眉吐气了,这些粗旷的山民们不懂得用别的方式庆祝抗战的胜利,便用舞灯闹正月的方式来表达抗战胜利的喜悦。
从正月初二开始,青山寨市街上每天都有灯来,要么是龙灯,要么就是花灯和狮子灯,偶尔也有讨米灯来凑着热闹。有时候市街上都要来几趟灯。
只要市街上来灯,王玉婉都要邀上二房和三房几个人出德居府前去观看。
这几天来,市街上具体来过多少趟灯,王玉婉也记不清楚了。
“小翠,晾衣服呀。”这时,看门的老高急冲冲地朝着这边走过来,跟小翠打招呼。
“嗯。趁着今儿天气好,有太阳,就多洗涮了一些脏衣服。”小翠笑道。
“刚才桐木寨的向青光眼他们送来一张花灯红帖,东家去下面办事了,小翠,你把红帖交给大太太吧。”
老高把一张写有毛笔字的红纸帖子交给小翠。
红纸帖上写:
上元庆贺,
桐木寨花灯拜
小翠接过红纸帖子,她不认识字,也不知道帖子上写着的是什么字儿,对老高点了点头,把红帖放进衣袋里。
老高便又折身走了。
小翠晾好衣服,把竹篮子放置一边,走到大太太的房间里,告诉大太太说:“大太太,桐木寨舞花灯的人把帖子都送过来了。”
“哦。”
正在房间里做针线的王玉婉接过小翠递上来的花灯红帖,同样大字不识几个的她也不知道这红纸帖子上写着的是什么字儿。但王玉婉知道红帖上写着的反正都是一些祝福之类的好话儿。
“小翠,等会把红帖叫给管家,我们四房室要多封几个银钱给舞花灯的人。”
通常情况下,女人山地方的山民们舞灯闹正月,灯还末到达,得先把帖子发送出去,灯到达后,发帖人再把帖子收回来,收回来的帖子里都有山民们或多或少封给的银钱,算是对舞灯人送祝福的回报。
“是,大太太。”小翠收藏好花灯红帖,退出去了。
发妻就是发妻,不管夏侯平纳娶多少房太太,在四房室,除了丈夫,她说话可是最算数的了。丈夫不在府里,四房室的有什么事儿都是要通过她这个大太太的。
估摸到了晌午时分,才从青山寨市街上传来花灯的响器声。
听到响器的声音,德居府里的人便知道是桐木寨的花灯来了。
王玉婉带着丫鬟小翠照样邀上二房和三房,几个人兴致极高地拥簇着出德居府去市街上观灯。
潘彪拿着小翠刚才交给他的花灯红帖也正好出德居府去市街上回帖给舞灯的人,他追上王玉婉她们,明知故问道:“大太太,这回打算封多少银钱给桐木寨的舞灯人?”
“老潘呀,小翠不是告诉你了吗?人家舞灯也不容易,走村蹿寨够累的,我们四房室可不要亏待了他们。老潘,我们就一视同仁吧,照样封个整数,封个十二圆月红。”王玉婉笑着对潘彪说。
“好的。”潘彪点点头。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