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下面,是两个受偿的片体,中间是高高抬起的主船体,船体的下方还有特殊的V型结构。”刘大山介绍。
“这叫高速穿浪型船体,
我们设计的这种独特结构,
一方面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大幅提高船只的航速,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提高船体的耐波性。
通过增加摇摆的频率来减少船体的横向摇晃。”
陈明解释道。
“那两个片体的焊接是个技术难题。”
“是啊。”
刘大山说:“我体型比较瘦小,
所以,我钻进去焊接应该是最方便的,
但赵师傅不同意,他非要亲自干,让我在外面指导。
里面空间太狭窄,他只能脱掉外套,穿着单衣进去,
还不能戴防护用具,
就拿着一块防紫外线的玻璃片进行焊接,
每次出来,全身都是黑乎乎的。”
刘大山深有感触,这里的工人们敬业的精神让他深受感动。
“对了,焊接质量都没问题吧?”陈明问道。
“嗯,我们都仔细检查过了。”
刘大山一边说着,一边从旁边拿起一个物件:
“你要是还不放心,可以自己检查。”
如果是给外国建造船舶,
对方肯定会派专门的质量监督人员,
但这艘双体客轮毕竟是海军的项目,
而且还是特意通过一个皮包公司,
以民用的名义签署的协议。
这样一来,海军也无法派出驻厂军代表。
质量就完全由造船厂自己把控了。
以前造船,质量都是造船厂自己监督的。
所以大家都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
陈明看着那个物件,那是一根长长的铁丝。
在铁丝的末端系着一面小镜子。
通过这面小镜子可以探查那些人头无法伸入的地方,并观察焊缝的质量。
所有的焊接标准都是按照刘大山所说的执行,没有任何降低。
如果发现有问题,就必须严格地进行返工。
陈明注视着那晃动的镜片,感叹道:“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现在,就差发动机和喷水推进器了。把这些装备安装到位,我们就可以焊接上面的甲板了。”
负责监工的赵长水说道:“陈哥,这些设备什么时候能到?”
造船与造车不同,车辆的外壳可以方便地打开发动机舱盖,随时安装发动机。
而船体是焊接起来的,且船用发动机体积庞大。
因此,通常在焊接时,
需要在甲板上预留一个巨大的缺口来吊装发动机。
等到发动机安装完毕,再把这个缺口补焊起来。
对于这种几百吨的小艇来说,干脆先不焊接甲板。
等到发动机和配套的喷水推进器安装好之后,再进行焊接。
如果流程出错,会带来大麻烦。
比如印度自己造航母,前后下水了好几次。
其中一次就是为了切开顶部甲板,以便安装发动机。
当然,这种不同寻常的做法。
大概也只有印度能做得出来。
“我再去催催,估计还得一段时间……”
陈明的话还没说完。
远处的道路上,一辆斯太尔全挂车轰鸣着驶来。
国门打开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差距。
因此都在积极引进国外的技术以求发展。
卡车工业也是如此,原本打算引进奔驰。
但德方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
于是考察团转而去了奥地利这个小国,
带回了斯太尔卡车。
这是一款与老黄河卡车相似的重型卡车。
技术先进且油耗低。
一经引进,立刻成为了国内最出色的重型卡车。
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
几十年后,大部分卡车依旧使用的是斯太尔的技术。
这是一辆全挂车,主车拖挂着一个木制的大型箱子。
后面的挂车上也装载着一个同样的箱子。
对于这种能够超载上百吨、被誉为公路上的火车皮的全挂车来说。
这些重量不过是小菜一碟。
陈明的心跳加速了。
这两个大箱子里,肯定装载的就是MTU柴油机!
那辆斯太尔卡车直接驶向了船台。
这时,刘大山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两台MTU发动机上。
MTU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船用柴油机品牌。
即便是在几十万吨的货轮上,
这种发动机也有其用武之地。
虽然它不直接驱动轮船,
但可以用来带动轮船上的发电机组。
然而,在几百吨的快艇上使用这种发动机,这还是头一遭。
卡车停稳后,郭嘉民从副驾驶座跳了下来。
“郭科长,你们的效率真高,太感谢了。”陈明激动地说。
“刚好有一批MTU柴油机到货,我们和铁路部门协调了一下,他们很慷慨,从自己的订单里匀了两台给你们。”
郭嘉民说:“你们是第一次安装这种柴油机,先别急着动手,仔细阅读一下这款柴油机的说明书,以免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
“不用了,吊车呢?准备起吊发动机!大家上车,把箱子打开,我们今天就把发动机装上!”
发动机是最大的部件,
如果喷水推进器不能及时到位,就不再等待了。
只要装上发动机,就可以开始焊接甲板了。
木制箱子被打开了,露出了天蓝色的发动机。
两侧各排列着八个巨大的气缸,看上去非常壮观。
两个巨大的涡轮增压器立在最前端,宛如两个大蜗牛。
郭嘉民有些担心,津州造船厂从来都没有使用过MTU柴油机。
他们现在也太急迫了,万一出问题了怎么办?
他跑上了船台,看着船坞中的那艘独特的双体船。
此时吊车已经将第一台发动机吊了起来,
然后,他睁大了自己的眼睛。
双体船的两侧是片状的船体,下方比较窄。
根本就容不下发动机。
上方不断地扩大,
发动机的预留位置,
就在上方和船舷接近的位置,
居然正好把发动机给塞进去。
他们早就计划好使用MTU柴油机了,
所以预留的位置刚刚好,
等到郭嘉民继续观察的时候,
更是惊讶地发现,固定发动机的位置,
居然是高大上的减震底座。
经过巨大的橡胶块的缓冲,
发动机的震动就被吸收了,很难传递到船体上来。
所以这种减震底座已经被很多国外船只采用。
不过这么小巧的快艇居然也用这种减震底座。
说明了设计师在细节方面把握得非常到位。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