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儒圣:我读春秋的 第二十五章:迎世子回府【3000字大章求鲜花收藏】

第二十五章:迎世子回府【3000字大章求鲜花收藏】

大秦帝国的辉煌下,咸阳秦府演武场上,铁与血的气息交织。即便秦府以武道闻名于世,对儒道之风的动态亦不乏关注,尤其是近期府中热议的焦点。

十数年前,王府曾有一桩大事,二世子被王爷送往大唐王朝深造儒道,以期科举夺魁。今年,正是他应考之年,王府特遣儒生前去探听消息。

演武场上,秦府之主秦战天,身躯如铸,肌肉虬结,正进行着严苛的肉身锤炼,每一拳每一脚都仿佛能撼动山河。就在这时,一名满头大汗的下人匆匆自演武场入口奔来,手中紧握着一册《文道》典籍,神色紧张。

“王爷!本月《文道》新刊已出,二世子李平安,于大唐长安,三日之内连作两首鸣州之诗,更是在童生科举中夺得双甲案首,已晋位童生文位!”下人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颤抖。

秦战天闻言,正锤炼的身形猛然一顿,心中惊涛骇浪。不久前,他还从深居简出的妻子口中得知,大唐童生科举将至,忆起自己当年狠心将年仅三岁的幼子送往异国求学的往事。原以为此事不过寻常,仅遣八品儒生前去打探,心思多放在长子秦英身上。未曾想,科举尘埃落定前,竟是先一步从儒家权威《文道》中,得知了李平安的惊世之才。

“三日双鸣州!大唐双甲案首!诗词入《文道》!此等儒道造诣,已非凡俗所能及,直逼儒家圣人之境,至少是半圣二阶之资!”秦战天心中震撼,难以置信那曾被他视为资质平平的二子,竟在儒道一途绽放如此璀璨光芒。

他猛然伸手,隔空摄来下人手中的《文道》,急不可耐地翻阅起来。大儒名篇于他而言不过过眼云烟,他直奔主题,寻找那属于李平安的篇章。

“李平安……”这个名字虽略显陌生,却瞬间勾起秦战天尘封的记忆。是他,亲手将这个年仅三岁的孩童,送上了远赴大唐的求学之路,并严令不得以秦姓示人,需随母姓李。

“鸣州佳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意境深远,即便是粗通文墨之人,亦能感受到那份自然之美。”秦战天喃喃自语,目光继续下移。

“‘相思’……”翻到第二首鸣州诗时,他目光一凝,细细品读起来。诗中的情意绵绵,让他不禁沉默片刻,心中五味杂陈。

未及多想,秦战天身形一闪,化作一道流光,朝着王府深处疾驰而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迎接二世子回府。

王府深处,小竹苑内,静谧而幽雅。

一位身着素白长裙的佳人,静坐于梧桐树荫下的秋千之上,她的眼眸深邃,仿佛只容得下那无尽的思念,周遭的一切繁华与喧嚣,皆无法触动她分毫。即便是秦战天以武夫之姿,踏空而至,也仅换来她一抹淡淡的瞥视,随后,她复又恢复了那副空洞而冷漠的表情,独自在秋千上轻轻摇曳。

秦战天深知对方这十几年来的冷漠已成常态,早已习惯的他并未强求,只是将手中的《文道》以一股柔和的武夫气机缓缓送至佳人面前,轻声道:“梧桐,你的儿子,真乃人中龙凤。”

“梧桐”二字一出,白裙美妇那双无神的眼眸瞬间焕发出璀璨的光芒,脸上浮现出久违的惊喜之色。她伸手接过《文道》,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仿佛这薄薄的书册中,藏着她全部的希望与寄托。

她不愿与眼前的男子多言半句,只因当年他狠心将亲子送往大唐,生生拆散了他们母子。那份痛,那份恨,早已深深刻入骨髓,难以释怀。

终于,在《文道》的字里行间,她找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名字——李平安。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鸣……鸣州?!”她猛地从秋千上跃起,秋千轻轻荡回,触碰到她修长的玉腿,她却浑然未觉,所有的注意力都被那句诗紧紧吸引。

“鸣州诗!这是我儿所作!平安……”她的声音中满是激动与自豪,仿佛这一刻,所有的等待与思念都化作了甘甜的雨露,滋润着她干涸的心田。

“不仅如此,后面还有他另一首鸣州佳作。”秦战天适时提醒,语气中难掩欣赏。

白裙美妇闻言,双手颤抖着继续往后翻阅,直至再次看到儿子的名字,她的眼眶瞬间泛红,晶莹的泪珠在眼眶中打转,却始终未曾落下。

“相思……相思……”她轻声低吟着那诗名,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母爱与柔情。血浓于水,母子连心,这份相思之情,因一首诗而得以跨越千山万水,紧密相连。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她轻声诵读着诗句,泪水终是忍不住滑落,划过那张略显憔悴却依旧美丽的脸庞。南国虽已不在,但红豆作为相思的象征,却名扬天下。作为南国的遗孤公主,她又怎会不知这其中的深意?

“孩子……”她紧紧抱着那本《文道》,仿佛要将书中的儿子拥入怀中,弥补这十几年来未能相见的遗憾。

“他已在科举中脱颖而出,成为双甲案首童生。我会即刻派人前往大唐,接他回来与你团聚。”秦战天望着她那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身影,缓缓说道,语气中多了几分温柔与歉意。

闻此喜讯,本应满心欢喜期待与亲子重逢的白衣丽人,心中却猛地一沉。

她急声劝阻:“万万不可!我虽久居小竹苑,但对大秦儒道的现状了如指掌。平安归来,无异于将他推入火海!此间儒道氛围,非但不能滋养他,反可能将其才华扼杀!”

秦战天神色坚定,未加否认地宣告:“若他真有圣人之资,我必护他周全,直至儒道之巅。”

白衣丽人冷笑,泪光闪烁,斥道:“三岁稚子,你便狠心弃之大唐,这便是你的保护之道?”

秦战天不欲争辩,语气决绝:“你无需多虑,养好身子要紧。你也不想他见到你这般憔悴之态。一切我自有安排,包括恢复他的秦姓,让你们母子团聚。”

白衣丽人愤慨之余,亦夹杂着一丝惊喜与忧虑,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然而,她不得不承认,秦战天此举,确是要将李平安带回王府。她渴望与儿重逢,自然不愿因自己的憔悴而让他心生哀愁。

……

秦府之内,秦战天于议事厅召集王府亲眷,共商大事。

大夫人赵燕姬,得知李平安已遭术士暗算,心病已除,故而来得从容不迫,面色淡然如水。在她眼中,那逝去的不过是一粒尘埃,再也无法撼动她儿分毫。

步入议事厅,见王爷独独未邀李梧桐那侧室,赵燕姬心中不免生疑。

“王爷,此番召集,可是有喜讯欲告之众人?”赵燕姬轻移莲步至秦战天身旁,好奇询问。

秦战天颔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确有佳音。”

赵燕姬闻言,心中暗自揣测,莫非是亲生儿子秦英在北境立下赫赫战功,引得王爷亲自宣布?

“莫非是英儿北境镇守有功,凯旋而归?”赵燕姬试探性地问道。

秦战天摇头,目光温和:“非是英儿,乃是平安那孩子。”

秦战天的这番言辞,让赵燕姬心头猛地一颤,眼神不自觉地闪躲,心中暗忖:莫非大唐那边已有消息传回?可这对王爷而言,怎会是喜讯?即便再不受宠,那也是王府的世子,若真在外身故,无疑是打了王爷的脸面。

王爷素来注重颜面,怎会视此为喜?

旁听的众人,对“平安”这个名字只觉略有耳熟,一时未能联想更多。

“王爷,您提及的平安,是何许人也?”一位妾室心中好奇,趁着王爷心情好,斗胆发问。

秦战天缓缓道来:“你们入府较晚,不知详情也属正常。平安乃本王与梧桐之子,因故送往大唐长安,潜心研习儒道,今已有所成就。”

此言一出,众亲眷恍然大悟,心中明了王府中此类安排的惯例。

王府之内,庶子众多,天赋平平者常被外派至大秦各地历练,唯有佼佼者方能得王爷青睐,留在府中悉心栽培。而今,这位名唤平安的世子,显然已凭借自身努力,赢得了王爷的认可。

“王爷,那孩子是当真有所成就了吗?”另一位妾室好奇追问。

秦战天面带荣光,语气中满是欣慰:“正是。他研习儒道,三日之内连作两篇鸣州佳作,更在今年大唐春闱科举中一举夺魁,成为双甲案首,圣前童生!”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众人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三日双鸣州”、“双甲案首”、“圣前童生”,每一个词汇都如同重锤,敲击着他们的心灵,震撼之余,更多的是对平安才华的惊叹。

赵燕姬更是难以置信,那个曾被她视为废物的孩子,非但未死,还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就。三日双鸣州,这在儒道界中几乎是神话般的存在,非圣人不能及。她曾企图扼杀李平安的天赋,却未曾料到,儒道之路竟成了他唯一的转机。

若非她当初暗下毒手,李平安的天赋又该是何等惊人?是否所有修炼之路都将畅通无阻,甚至超越自己的孩子?

秦战天并未深究赵燕姬复杂的情绪,只当她同样为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所震撼。他高声宣布:“本王即刻派遣使者,星夜兼程前往大唐长安,迎接世子回府!”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儒圣:我读春秋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