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最终赌局 第4章虫洞;4.3 零次能源

小说:最终赌局  作者:隐者无一  回目录  举报

4.3零次能源

5月19日一早,彭涛再次开车去乌兰巴托。

这次,彭涛通过导航找到了批发市场,很快采购了蔬菜返回山区。

中午,彭涛邀请熊猫懒惰以及米小月与一家人共同进餐。

熊猫懒惰简单吃了点水果,主要与彭宇文交流。

熊猫懒惰根本不关心学校开设的课程,询问了彭宇文与同学们一同钻研的游戏内容,还询问了他业余参加的体育活动。

当得知彭宇文参加了围棋、象棋、跆拳道、乒乓球等活动后,熊猫懒惰问,

“这些,都是个人运动。

为什么不参加足球、篮球、排球这样的集体运动呢?”

彭涛抢答,

“我们基地位置比较偏僻,学校设施简陋,足篮排这样的大型活动器材缺乏。

此外,学校人少,凑不齐大型体育运动的完整队伍。

最主要的,是中国国家队这三大项都是短板,我们没有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熊猫懒惰笑了,

“哈哈哈!我观察人类和中国人民许多年了,你说的理由我都知道。

但那都是借口。

我猜想,你儿子参加的这些活动,都是恰逢路边宣传,大脑一热掏钱的结果。”

彭涛和张贺兰双双尴尬,苦笑。

熊猫懒惰讲,

“要充分开发大脑机能,你们不能总听别人忽悠。

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围棋象棋都是二维空间的决策博弈。

人类从几千年前就被束缚了思维,目的,是防止从地球这个牢笼逃走。

其实,现在,有一些集体协作的电子游戏,相对古典棋类数据量大,更能够刺激大脑。

但几乎所有中国家长都反对孩子们玩游戏。

问题是,你还能够找到更丰富的刺激大脑处理能力的模拟环境吗?

意识不到大脑的处理能力原本比科学家们想象的强百万倍,人类,就只能陷于古人挖掘的陷阱中。

并且,可悲的是,一代被残害的人操起同样理由,残害下一代人。

你们总听大师、大腕、大V们忽悠,没想过吗?

他们的观点,都是私下与某集团有利益往来的偏颇看法。

这些大师们为了利益,不惜出卖良心,与那些把有毒食品卖给同胞的商人有差别吗?”

彭涛见熊猫懒惰吃了两口就不再进食,为了摆脱尴尬,询问,

“你吃这么少?

是我买的食品不新鲜?还是有其他什么问题?”

熊猫懒惰笑笑,答,

“不,你买的食品很好,水果很新鲜。

感谢你为熊猫群落做的贡献。

种群中,目前老年个体和带孩子的母亲更需要。

但是,我不进食这些,有其他理由……”

彭涛一家表示出巨大疑问,米小月也格外困惑。

熊猫懒惰悠悠然道,

“在人类经典《圣经》中,有一句名言,人不是单靠食物活着的。

这句话,原出自《旧约》,在《新约》中,耶稣也明确引用过。

这是人类的经典。

可人类没有仔细思考过话的深层含义吗?”

彭涛明显惊愕。

熊猫懒惰笑笑,补充,

“从电子维地球角度,一次能源是太阳能。

能利用一次能源的生物,是具有光合作用的植物和海洋浮游生物。

食草动物和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海洋生物,只能利用食物中被固化的能量。

我们把这称作二次能源。

熊猫吃竹子、蔬菜、水果,实际是利用二次能源的过程。

而食肉动物,利用的是食草动物身体经过消化固定后的能量,这是三次能源了。

从利用效率看,生物利用一次能源的过程,转化效率最高,大约80%到90%;

利用二次能源,通常只能消化一部分,残渣必须以粪便方式排出,转化效率低于50%;

同理,利用三次能源的食肉动物效率最低,他们利用的是食草动物的尸体。

换个角度考虑。

假设,大家现在已经满足星际文明的条件。

那么,种群主要职能,不再是开发母星,而是星际探索。

按一个人寿命三万天计算。

即便,按节约方式生存,每天消耗1公斤食物和水。

人一生中需要吃进去总计30吨食物和水供给。

对于星际旅行来讲,如果想发射一艘载人飞船,光食物,需要每人配备20吨以上。

对于熊猫来讲,面临同样尴尬局面,每个宇航员须配备30-50吨食物。

你想,这样的星际旅行能走多远?”

彭宇文插话,

“那……,难道咱们都必须被困在地球上了吗?”

熊猫懒惰解释,

“所以说,《圣经》中,‘人不是单靠食物活着’,别有深意。

刚刚,只是从电子维三维空间分析。

其实,科学家们早就发现,宇宙间,存在大量人眼看不到的物质。

并且,从高维度分析,宇宙间存在比太阳光(一次能源)高万亿倍的能量。

我们把科学家们提出的‘暗能量’统称作‘零次能源’。

显然,星际航行,不可能靠燃烧挖掘出的石油煤炭化学燃料,应该利用高维能量。

从物种生存角度,想在星际空间存活,个体需要变异成能够利用零次能源,至少,不能靠地球表面上已经固化的一次能源(植物体)为主,要独立利用太空的高维能源。

呵呵。

别奇怪。

还有另外一个理由,我们研究发现,地球生命,靠三次能源的生命,基因最脆弱,靠二次能源,基因稳定性改善。

所以,我们种群在集体进行自我改造,希望部分个体能够利用一次能源。

之后,我们期望,在一段时间后,培训部分个体去探索零次能源。”

彭宇文惊叹,

“如果能够利用零次能源,探索宇宙空间就没有了最大障碍!”

米小月问,

“我们听熊猫保姆说过,宇宙空间不平坦。

当星际航行,飞船速度超过光速的1%,飞船就会异常颠簸。

这时候,肌体的耐受性是星际航行的重大考验。

那么,究竟是肌体强健重要?还是不再依赖母星资源生存重要?”

熊猫懒惰回答,

“我知道保姆同你们交流过。

这是同一话题的延伸。

表面上,你面临两个方向的选择,但,如果从高维度考虑,如果有一个方案同时解决两个问题,你会考虑吗?”

米小月表现出巨大兴趣,问,

“那么,怎样实现可以实现高速星际航行和外太空生存呢?”

熊猫懒惰答,

“不一定能一步飞跃性实现。

但我们认为,显然,宇宙间,已经有许多文明物种早就实现了星际空间跳跃的能力。

并且,从历史分析,地球生命当前状态是被有意阉割了生理机能的‘被囚禁’结果。

那么,经过努力,打破枷锁,我们都期盼种群素质获得质的飞跃。

要知道,据我们分析,恐龙的寿命大约在几百年到2000年以上。

而历史上,刚刚被改造成智慧物种时,人类寿命也比现在长许多倍。

据苏美尔王表记载,最初的人类文明,都持续数十万年。

那时候,人类个体寿命在几千到几万年不等。

后来,为了加快试验进度,神有意缩短了人类寿命。

经过几次改造,人类寿命变成现在的几十年。

没错……。

苏美尔王表既不是讹传,也不是神话,是从DNA记忆恢复的不完整历史。

上面,记录了在两河流域进行的人类文明试验进程。

由于区域独立,他们的DNA中没有记录在其他大陆生存的人类历史。

但据乌鸦等物种回忆,其他大陆人类经历类似。

每个区域都进行过许多次试验,试验品寿命明显缩短。

并且,降低DNA稳定性以缩短寿命的工程被广泛实施到当前地球绝大多数物种。

我们的祖先,寿命比现在至少长10倍。

好在,从高维度角度看,这种不稳定是外部影响,经过努力,可以突破DNA枷锁。

同理,从古老试验品物种记忆中,地球上大多数物种是从宇宙空间的四维物种DNA简化而来。

其实,DNA是四维结构,只是人类使用电子维工具测量不到维度外信息。

但测量不到,不意味不存在。

每个物种的基因中,都有足够数据恢复四维结构。

这完全看机会,能否实现变异。

如果,物种恢复成四维生命体,那么,个体寿命、肌体强健性、能源利用方式都会发生飞跃性质变。

你的问题迎刃而解。”

米小月眼神中冒出一股期待,

“按你所讲,如果我突变成四维个体……,

那么,就能够承受超光速旅行的震颤实现穿越。”

熊猫懒惰思索一下,回答,

“有可能。

不过,这个突变可不是小说中描写的,简单拍一下脑瓜就可以实现。

要做好思想准备,需要经历异常痛苦的变异过程。

此外,光有四维肌体并不能把你带入星际空间,还要有四维空间感。

所以,我们认为,星际穿越需要不同特长若干个体形成坚强集体,靠团队实现。”

彭宇文插话,

“所以,你关心我参加了哪些集体项目。”

熊猫懒惰点头,

“我们评估过,进入四维宇宙空间星际航行,需要至少6-7种特长职业紧密配合,

一个人恐怕无法同时具备这么多素质。”

米小月向熊猫懒惰请教,

“关于使命和责任,你们认为,一个人,值得为另一个人做牺牲吗?”

熊猫懒惰仔细看了看米小月,缓缓回答,

“你的问题很难回答。

从人类角度,未必。

要知道,绝大多数人类个体,是被实施了自私基因枷锁的试验品。

人类目前普遍思维,是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

基于这个前提,你为另一个人做牺牲,他认为理所当然,不会感激,也不会被感化。

典型例子,教会宣扬,上帝把他亲儿子派来,为人类牺牲,救了他们。

于是,这些人认为,自己生命就是比上帝的儿子重要,耶稣就应该牺牲。

并且,这些人依然自私,依然贪婪,依然把同类看成天敌。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

假设,一个社会化智能种群,大家行为的出发点是集体利益最高。

那么,无论是使命召唤,还是偶然突发情况,职责要求你为集体作出牺牲。

这时,牺牲不再是权衡值不值得的负担,而是必然。”

米小月点头,喃喃道,

“值不值得牺牲,在于另一个人是以自己为出发点,还是以集体为出发点。”

彭涛向熊猫懒惰请教,

“从你们的集体行动看,分工明确,角色明晰,组织严密,配合默契,

我感觉无法想象……”

熊猫懒惰笑笑,回答,

“你千万不要感到自卑。

你的思虑,以及之前工作中惨痛教训,根源,都在于人类不能读透同类的思想。

熊猫保姆也讲过,大脑中,思路是高维的,通过一维声波语言,无法表达复杂思绪。

而我们种群,至少目前不会受这项枷锁困扰。

所以,我向你分享我的感受。

人类被屏蔽了直接读取同类思想的能力,是外部DNA枷锁,不是社会化种群自然状态。

同时,人类也被屏蔽了直接把思想推送给同类的能力。

这,其实大大阻碍了种群的协作和共同发展。

于是,人类个体之间谎言连篇,欺诈无度。

结果,表面上,你理解不了,几千同类跨越几千公里协作逃亡的效率。

出发时,我们有些个体,尤其是老年和生病个体,主动做出牺牲,分散迁移到甘南、川西地区,故意留下生命痕迹。

他们就是为了被人类发觉,并被抓捕回牢笼,目的是吸引注意力。

没有他们的牺牲,种群迁徙不会这么顺利。

一方面,我们相互虽然隔着几千公里,但思想一致,全部为种群利益出发;

另一方面,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他们知道,我们不会放弃一个兄弟,会想办法去营救他们。

对于人类而言,遭遇多重基因枷锁困扰,的确很难想象,不靠步话机和现代通信设备,

种群个体之间可以实现远距离协作。

但是……,迹象明显,人类已经有相当数量个体,突破了基因枷锁。

所以,别丧气,经过努力,人类的未来依然有希望。”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最终赌局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