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末世狂龙啸九天 第12章 天牢中的极力诡辩

崇祯帝对于毛文龙之事,暂放宽心。

毛文龙远在东江,朝廷鞭长莫及,便暂且任由其自由发展,只要他能对建奴形成牵制,也算是一大助力。

这半月来,朝堂之上竟是一片难得的宁静,皇帝久未召集群臣御前议政,使得众人得以偷得浮生半日闲。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两日前,吏部尚书房壮丽又向内阁首辅孙承宗举荐了两位礼部侍郎的人选——刘宗周与钱元慤,二人皆出自东林党。

刘宗周,学界泰斗,东林清流,其人正直不阿,学识渊博;而钱元慤,则被视为东林党中的异类,一个政治场上的投机者,自诩为正人君子,却以君子之道行排挤异己之实。

崇祯帝对此二人皆予批准,一则是给孙承宗面子,二则是意在制衡礼部尚书温体仁,对付这个老狐狸,在他手下安插两位难缠的角色,定能让他头疼不已。

更深的用意,则是为日后整顿孔家店及宗室问题埋下伏笔,温体仁若用得得当,便是锋利之刃,反之则可能成为烫手的山竽。

崇祯帝对于礼部琐事本已厌倦,当前之重,在于解决兵部与粮食之困。

他精心布局,将宋应星安置妥当,对于朝中铲除阉党的呼声却充耳不闻,对江南局势亦抱以冷眼旁观之态。

在他看来,东林党人尚不足为患,待新军练成,北疆稳固,粮食无忧,再行清算亦不迟。

一日,崇祯帝身着便服,轻车简从,率领锦衣卫统领许显纯等人,悄然前往天牢。

此时,周延儒正蜷缩于阴暗潮湿的牢房之中,面如死灰,神情萎靡。

见皇帝亲临,他连忙挣扎起身,跪拜道:“罪臣叩见陛下!”

崇祯帝环视四周,见周延儒落魄至此,心中微动。

他缓缓坐下,命人点燃烛火,照亮这阴暗之地。

他开口问道:“周大人,朕已查阅督察院档案,你这生意做得可不小啊,酒楼、田产,样样俱全。”

周延儒闻言,以头抢地,连声哀泣:“臣罪该万死!”

大明朝中,官员贪腐早已成风,经商置业,几成常态。然崇祯帝新登大宝,誓要整肃朝纲,对此类行为岂能容忍?

周延儒心中明白,此番怕是难逃一劫。

他犹豫片刻,终是开口:

“陛下,臣斗胆直言。朝中上下,何人能说自己双手干净?陛下今日查臣,明日大臣们皆成惊弓之鸟。陛下若欲铲除天下贪官污吏,虽为明君之举,但恐引起朝廷动荡。建奴虎视眈眈,若我朝自乱阵脚,岂不是正中其下怀?”

崇祯帝闻言,不禁暗自点头。

周延儒之言,虽不乏自辩之意,却也道出了朝中实情。

大明官场腐败成风,非一日之寒,若要彻底根治,实非易事。

他深知,朝中不仅文官贪腐,地方官员更甚,收受贿赂已成惯例,边防亦不例外。

即便是当年的辽东名将熊廷弼,亦因筹款无门而命丧黄泉。此等乱象,崇祯帝作为穿越者,自是心知肚明。

他冷眼望着周延儒,沉声道:

“防御建奴,非文官之力所能及,武将足矣。后勤粮草,虽赖文官,朕亦自有安排。尔等既食君禄,便应忠君之事,若有贪墨之行,必严惩不贷!”

崇祯帝此言,掷地有声,尽显其改革之决心。

朱冰,这位来自异世的年轻帝王,在前世便以卓越的管理才能著称。他深知,明末之衰败,根源在于财富分配不均,导致国弱民贫。

他决心以雷霆手段,打破旧有格局,重振大明。

在他看来,武将虽勇,但若无文官辅佐,亦是独木难支。然则,文官之中,亦需剔除蠹虫,方能政治清明。

“陛下所言极是,然文官乃国家之根本,不可或缺。”周延儒试图再次辩解,却已显得力不从心。

“朕非言无需文官,”

崇祯帝笑道,“只是需得清理门户,让真正有识之士得以施展才华。”

言罢,他目光如炬,直射周延儒内心。

周延儒只觉一股寒意袭来,他深知,这位年轻帝王的决心与手段,绝非等闲之辈所能及。

崇祯帝登基不久,便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他整顿吏治,严惩贪腐;重用贤能,不拘一格;加强边防,稳固疆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在他的领导下,大明王朝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周延儒等贪官污吏,则成了他改革路上的第一批祭品。

少年帝王怀揣壮志,欲以己力撼动乾坤,视现世为黑白分明之画卷。

周延儒沉默一会,然极力自救:

“臣闻昔日宰相张居正,财富浩瀚,源起成谜,却稳坐首辅,引领大明变革,国富民强。陛下,世事非绝对,为官之道,资财不可或缺。望陛下以宽广之心,洞察世间万象,勿以黑白论英雄。”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末世狂龙啸九天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