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轧钢厂一食堂,3个窗口前都有工人拿着饭盒在排队。
郑大妈这时在后厨吃饭,也喂了些米汤给郑爱民。
至于给工人打菜,这还轮不到郑大妈。
起码也要过段时间,例如搞清楚可以给什么人颠勺。
不会颠勺?那给工人打什么菜?
此时,傻柱在2号窗给工人打菜,有时拿着大铁勺的手很稳,但有时却得了帕金森一样。
放眼这一食堂,颠勺这方面就没人比傻柱更好。
要是不颠勺,别说剩菜了,大锅菜都不够工人吃。
毕竟这可是饿肚子的年代。
就是食堂的班长都难以敞开了吃。
易中海也在2号窗前排着队,他隔着窗看向后厨,就看到了他前妻。
看到前妻在喂个婴儿喝米汤,易中海面无表情。
养别人的孩子,在易中海看来就是傻。
不过,各人的选择。
反正他易中海不会养别人孩子的。
“一大爷,吃点啥?”傻柱笑着问。
易中海看了下今天的大锅菜。
如今是冬季,蔬菜也少,所以,厂里大锅菜也就几样。
有土豆和萝卜,还有茴子白叶,芥菜。
主食也就馒头、窝头和玉米饼子等。
“给我来1份土豆,1份萝卜,再来2个馒头和1个饼子。”易中海说。
傻柱给易中海打菜当然是不会颠勺,都是满满一勺,馒头和饼子也选大一点的。
买好了饭菜,易中海也没回车间,就在食堂里找了个空位坐下。
没多久,食堂有几个工人对易中海指指点点,又看向后厨。
厂里知道易中海离婚的已经不少了。
随着时间,厂里会越来越多人知道。
而易中海的前妻在厂里上班,免不了就会成为一些人的话题。
在这年代,离婚了就免不了被人说闲话。
这还算好的,有些人会恶意造谣。
因此,能不离就尽量不离。
郑大妈既然选择了离,也就有心理准备。
在四合院,郑大妈以往就比较低调,和易中海离婚后就更低调了,而来厂里上班,也是以低调为主。
可在食堂有傻柱关照。
加上是易中海的前妻,想低调也是困难。
下午,食堂就不是太忙了。
傍晚时分,厂里也是下班了。
随着电铃声响,郑大妈抱着孩子,拿上饭盒,和别的工人一起走出厂门。
可以看到贾东旭从车间出来,今天他没能留在厂里加班,而易中海却留在厂里加班了。
……
上了1天班,易中海也是累。
钳工并不轻松,何况他今天又加班了。
当走出厂门时,天色是黑的。
夜色下回到家,冷锅冷灶,也吃不上一口热乎的。
为了填饱肚子,易中海就只能自己做晚饭了。
一转眼,郑大妈到轧钢厂上班也有好几天了,她也习惯了。
其实,就目前的工资来说,比打零工高不了多少。
但比打零工要轻松一些。
而且,除了工资,还有一些福利。
这还是没转正,要是转正了,工资福利会比现在好不少。
厂里每个月的转正是有名额的。
郑大妈才进厂几天,又只是食堂的帮厨,想转正就要等了。
还有半个月左右就放假,然后是过年。
在年前,郑大妈肯定是无法转正的。
明年,可能要到中旬才能转正吧!
对于现在的生活,郑大妈已经很满足了。
把一筐蔬菜洗干净,郑大妈也能休息一下了。
现在,郑大妈她考虑的是从95号院搬出去。
继续住在老太太家,老太太越来越不待见她了。
与其遭人嫌,不如自己搬走。
在南锣鼓巷租个房子也不难。
除此,郑大妈又想到她最近和马成功‘偶遇’了几次,先是遇到了打了个招呼,发展到现在能聊几句了。
王主任没放弃撮合她和马成功。
至于马成功,已经决定追求她。
这给她增加了点困扰。
其实,为了孩子,她有考虑再婚。
通过和马成功的几次接触,感觉马成功还是不错的。
另外,孩子也很喜欢马成功。
郑爱民心中一叹,他喜欢那个马成功?不,他是想让郑大妈和那个马成功在一起。
因为郑爱民,郑大妈和易中海离了,这未尝不是好事。
经过郑爱民的观察,马成功人品不错,郑大妈要是嫁给马成功应该能幸福。
……
“易工,怎么了?”
车间门口,易中海蹲着抽烟,忽然有个工人看到了,走了过来,也拿出香烟,还递了根给易中海。
易中海也没客气,接过香烟就别在耳后。
“也没什么。”易中海说。
其实,易中海是觉得有点绿了。
前妻的工作是别人托关系弄到的,另外前妻和别人越来越熟,遇到了能有说有笑。
这让易中海心里当然是有些不爽的。
虽然离婚了,但易中海还是有种绿了的感觉。
可前妻愿意和谁好,这他管不着。
对了,也有人想给易中海他介绍对象,但易中海却说暂时不想结婚。
易中海已经想好了,起码也要明年的冬季再开始找个对象,后年扯证结婚。
或者,后年再找个对象。
晚个1年或2年,这对他名声有好处。
抽完香烟,易中海站起身来,回车间去继续工作。
一回到车间,易中海就看到贾东旭在磨洋工。
“孺子不可教也。”易中海摇了摇头,心想。
贾东旭的钳工天赋不太好,又不努力,当易中海教他时,还不认真学。
但凡贾东旭努力一些,也不至于是个一级钳工,没准就是二级钳工了。
而且,贾东旭并不喜欢钳工这一行。
对自己从事的工作都不喜欢,能有多大成就?
虽然恨铁不成钢,但易中海却并不放弃贾东旭。
对贾东旭,易中海就多了些耐心。
正在磨洋工的贾东旭看到易中海,立刻就装模作样了起来。
“东旭,教过你多少次了?这零件的加工需要先……”来到贾东旭身旁,易中海就开始了指点。
贾东旭受教的样子,但并没有学进去。
易中海在,贾东旭的表现还挺好,但易中海一走,贾东旭的表现就不能看了。
而易中海也有他的工作。
因为是厂里技术好的钳工,经易中海手的都是精度高的工件。
工作时,易中海也就认真投入。
毕竟若是分神,易中海就无法发挥出技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