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怀有朱家骨肉的王闵月与乌兰图雅份上,老朱暂且收敛了怒火。
但在朱樉起身后还是严厉警告:“你小子别再闹幺蛾子了,知不知道你给咱与你大哥带来多少麻烦?”
朱樉刚想开口,朱元璋抬手打断:
“咱大明初立,正值内忧外患,百废待兴之际。
全国上下,朝堂内外麻烦事情一大推。”
“你爹咱和你大哥夙兴夜寐,整日操劳…忙得屁股不沾地。”
“咱每天只睡两个半时辰,你大哥每天也只睡三个时辰…都很忙啊!”
朱樉嘴巴张了张。
朱元璋继续语重心长的道:
“咱不要求你小子为咱立下汗毛功劳,也不奢求你为国为民。
但咱希望你能安分守己、遵纪守法、遵循皇明祖训。
不要给咱和你大哥添麻烦,别给咱老朱家丢人。”
“你此次为何未能封王?想来你心中有数…
其实你近几个月以来已经表现得不错了,除了在女色上外,其他的都很安分,咱很是欣慰。”
“咱希望你能再接再厉,在女色上也给咱收敛收敛,节制节制。”
“你要明白,咱册封你们兄弟为王,受到多少非议与质疑。
这朝堂上下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你们这些皇子,都希望抓住你们的把柄。
然后将其放大,用以攻讦你们,用来阻挠咱给你们封王。”
说到这里,朱元璋唏嘘的拍着朱樉的肩膀:
“老二啊,你若想下次封王,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再给那些有心人抓住把柄咯。”
朱樉神色复杂,也明白了老朱的用心良苦…
可他能不胡作非为、遵纪守法、恪守礼节…
但在纳妾一事上没得商量啊…
毕竟这可是他建功立业的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啊,不可以半道而废啊…他也不想废!
既然如此,看来唯有先干出一番事业来,让老朱信任自己后才能将纳妾大业进行下去了。
如此想着,朱樉便郑重颔首:“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嗯,态度很好!”朱元璋还算满意的点头。
以前的朱樉即便错了也不会承认,今天的朱樉大不一样了。
一旁的朱标也欣慰的笑了起来:
“二弟,你要理解父皇的谆谆教诲与苦心,莫让父皇的心血白费。”
“此次你未能封王,父皇也是心有愧疚…”
“咳咳咳!”朱标还未说完,便被朱元璋的咳嗽打断:“老大,此事就不要再提了!”
朱标笑了笑,也没再多言,只是给了朱樉一个眼神。
朱樉瞬间领会,老朱虽然对他恨铁不成钢,但其实对他还是很关爱的。
这次牺牲了他的王位…想必也心有愧疚。
当即,朱樉询问道:
“父皇,大哥,听闻今年以来,北方山东、河南、河北数省接连大旱,滴雨未下,严重耽搁了春播?北方各省已经开始出现大量流民了?”
听闻朱樉忽然说起此事,朱元璋与朱标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朱元璋眼神幽幽:“连你也知道了,看来这场牵连北方数省的大旱比咱想象的更加严重。”
朱标也沉声道:“确实很严重,北方数省本就刚收复不久,许多地方刚刚种下朝廷下播的粮种,奈何天不遂人愿,接连大旱数月,不但颗粒无收,还赔了大量稻种。”
说起这个,朱标颇为伤感:“刚刚安定下来的北方百姓本以为可以安心种田,可谁想到老天不开眼,滴雨未下,让他们的期许化为泡影,最终不得不得往南方逃荒。”
见朱元璋眉心跳动,朱标急忙又道:
“目前中书省已经从南方各省抽调大量粮食运往黄河以北赈灾,希望能少饿死一些百姓!”
朱元璋痛苦的闭上双眼,大明真的多灾多难,北方刚刚收复又遭受旱灾,大明实在太难了。
南方虽然雨水充足,粮食大丰收,
但北方实在太大了,受灾百姓实在太多,
从南方抽调前往北方赈灾的粮食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聊胜于无。
仍然有大量北方百姓饿肚子。
可他朱元璋这个做皇帝的却无能为力,内心的痛苦也就他自己能体会了。
现场气氛沉闷了不少。
似乎是为了缓解气氛,朱标看向朱樉:
“二弟,你怎么突然提起这个了?你是有什么好办法吗?”
最后这句朱标是带着开玩笑语气问的,他不觉得自家这弟弟真有什么办法。
玩女人他在行,赈济灾民就算了吧…
朱元璋也诧异的看着朱樉。
朱樉轻咳一声开口道:
“臣弟还真有办法赈济部分灾民,若是给我充足的时间,让北方受灾百姓全部吃饱饭还真不是问题!”
“嗯?”此话一出,朱元璋与朱标齐齐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等等,老二你说啥?你有办法?”朱元璋瞪着铜铃大的眸子,上下打量朱樉:
“你小子别消遣咱…”
朱标也急忙拉了拉朱樉:“二弟不可胡闹,赈济灾民容不得你胡来…”
朱樉咧嘴笑了笑,当即解释道:
“几月前,我从外藩商人手中购得一粮食作物,名叫:红薯!”
“其味道甘甜,产量极高,不挑土地,耐寒耐旱,容易种植,饱腹感极强…”
“我便命人在私庄田地里种植了一下,如今三月已过,想来可以收成了。”
见朱元璋与朱标又惊又疑的表情,朱樉当即邀请道:
“若父皇与大哥不信,便随我前往田地间看看便知我所言是否有假。”
朱元璋与朱标见朱樉说得煞有其事,对视一眼,当即决定前去看看。
万一是真的呢…
若有假,大不了暴揍这混账一顿消气就好了!
…
于是,当朱元璋与朱标来到朱樉的私庄田地间时,看着田地中那硕果累累的红薯,顿时有些傻眼。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