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三十一年,寒冬季节。
江南的临安城,往日的喧嚣已被寒风取代,大街小巷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蒙古铁骑的威胁,如同乌云密布,让这座古城笼罩在阴影之下。
茶馆内,热气腾腾,人声鼎沸。
忽然,“啪!”一声响指,像是石子投入湖中,激起层层涟漪。
众人目光齐聚,只见一位少年,身着简朴麻衣,腰挂酒葫芦,悠哉哉地品茗。
这少年,不过十五六岁,容貌俊秀,眼含星光,沉稳而坚定。他身旁,一根乌亮的竹棒直立,上挑一面“铁口直断”的旗幡,格外显眼。
“小兄弟,你这打扮,可是有啥说法?”
一个山羊胡子的中年人探过头来,好奇地打探,眼中闪烁着疑惑与好奇,似乎对这少年一身朴素与不凡气质的组合感到费解。
“诸位朋友,方某人这厢有礼了,江湖人送外号‘易先生’,以算卦为生。今日有幸至此,瞧各位似乎心事重重,不若让我为各位测上一测,或许能解了心头之结。”
方易嘴角含笑,声音爽朗,如春风拂面,茶馆内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算命啊?这可是门玄乎的技艺。”
一个身形魁梧的汉子摸着下巴,半开玩笑地说,“世道纷乱,神仙都自顾不暇,哪能顾得上咱们小老百姓?”
“大哥高见。”
方易眼睛一弯,笑意更浓,“但在下方某人,擅长的是解读人心。常言道,‘人定胜天’,天意固然难测,但人力可为,不是么?”
一番话说得众人连连称是,心中暗自寻思,或许真能从这江湖术士身上,寻得一线希望。
“好!那就请易先生为我指点迷津!”
那汉子一拍大腿,兴致勃勃地走向方易。
“大哥有何所求?”方易好奇地问。
“我想算算,我家那口子和娃儿何时能回家。”汉子语气中带着几分柔情,那粗犷的面容也显得柔和起来。
“哦?”方易挑了挑眉,“大哥的家人不在身边?”
“唉……”
汉子叹了口气,脸上的担忧和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接着便缓缓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他本是临安城外,山清水秀间的一个猎户,一家三口,日子虽简朴,却也其乐融融。不料,三年前金兵的铁蹄踏破宁静,家园一夜荒芜,妻儿在战火纷飞中失散,踪迹全无。他心急如焚,在临安城的街头巷尾来回奔波,却始终无果。
“方先生,我就想知道,他们是否安好,何时能重逢?”
汉子目光热切,对方易满是期待。
方易安之若素,倾听间,眼中流露出真挚的同情和理解。
“请告诉我,您和家人的生辰八字。”他语气平和地说道。
汉子急忙答道,一字一句,生怕有所遗漏。方易凝神记忆,随后闭目,两指轻敲桌面,似乎在倾听命运的低语。四周的人们也都静了下来,生怕惊扰了这一场命运的解读。
少顷,方易眼开一线,目光坚定:“大哥,卦象显示,您的家人尚在人间。”
“真的吗?”汉子激动地问,声音中满是希望。
那汉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激动得手都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紧紧握住方易的手,迫不及待地问:“我那婆娘和孩子,他们如今身在何方?何时才能回到我身边啊?”
方易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微笑着让他稍安勿躁,缓缓说道:“大哥,且放宽心,让我细细道来。卦象显示,嫂子和孩子们现在远在异地,但幸运的是,有贵人相伴左右,安全得很。至于何时归来,卦象不显,不过嘛,有个法子或许能助你团圆。”
“快说,快说!只要能和家里人团聚,我啥都愿意干!”汉子急切地催促道。
方易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方白丝帕,上面绣着一朵精致的梅花,递给那汉子,道:“这帕子你收好了。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梅香四溢之际,你带着它去城外十里铺的梅林,寻那刻有‘易’字的梅树,将帕子系于枝头,然后在树下耐心等待三天。记住,这三天里,不可与人交谈,不可离开梅林一步,否则可就白费功夫了。”
猎户接过方易手中的白丝帕,手感温润,那帕上的红梅似有生命般鲜艳,细腻的绣工让他的粗手显得格外醒目。
他像藏宝贝似的将帕子叠得整整齐齐,揣在怀里,感觉就像是把妻儿的温暖抱了个满怀。
“小哥,这办法,真的行得通吗?”猎户的嗓音里带着几分忐忑,虽然听起来有些玄乎,但他愿意相信这位目光清澈的少年。
方易嘴角轻轻上扬,伸手拍了拍猎户的肩头,“心诚则灵,放宽心,相信不久之后,你们就能团圆了。”
“那就太好了!”猎户眼里闪现希望,他从怀中摸出一把铜钱,递给方易,但方易轻轻摇了摇头。
“大哥,这事儿哪能用金钱衡量?”方易笑着推辞,“若真要感谢,将来江湖相逢,彼此搭把手便是。”
“一定!”猎户的声音坚定,眼角湿润,他点了点头,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开了茶馆。那背影,似带着一股春天的暖风,吹散了冬日的阴霾。
方易望着他远去的身影,脸上的笑意慢慢消散,端起茶杯,浅尝一口,茶的清香在口中蔓延,却难以驱散心中那缕淡淡的苦涩。
“世间变幻,人心更是海底针。这天机,真能猜透么?”方易低声自问,似乎在探索答案,又像是在向天发问。
茶馆内,人群对方易的才华津津乐道,目光中满是惊奇与敬仰。
“这小哥儿是何方神圣?年纪轻轻,竟有这般能耐?”
“难道他是哪位世外高人的高徒?”
“瞧他模样,将来不是凡品啊!”
方易却似未闻,他缓缓起身,拿起那光滑乌黑的竹杖,挂上“铁口直断”的旗帜,便欲离去。
“这位小哥,请留步!”一声清亮的嗓音在他身后响起。
方易转身,只见一位身着淡绿衫子的少女,立于人群之中,身姿曼妙,容貌清秀,双眸似水,清澈透亮。
方易稍显愣神,这姑娘是?
柳思菱见方易转身,嘴角轻轻上扬,笑容如春日微风,吹皱一池静水。
“小女子柳思菱,适才听公子一番言论,深感佩服。不知能否移步一谈?”柳思菱的声音宛若黄莺,悦耳动听,让人心神舒畅。
方易见这少女气质高雅,落落大方,不似一般人家女儿,心中虽有疑虑,却无恶意,于是点头应允:“姑娘言重了,我正好空闲,请跟我来。”
语毕,方易引领柳思菱走向茶馆外一隅宁静之地。冬日暖阳穿透稀疏的树枝,在他们身上洒下斑斓的光斑。
“方公子,我有件事儿想请您帮忙,不知道您能不能答应呢?”柳思菱直截了当地开口,声音里满是真诚。
方易微微一笑,做了个优雅的手势,那意思是:请讲。
柳思菱微微咬着唇,似乎有些话不容易说出口。她沉吟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慢慢说道:“其实,我一直身体不太好,最近病情加重,找了很多名医,都没辙。听说您对医术颇有研究,能不能帮我看看呢?”
方易听罢,忍不住笑了出来,自己的“算命神技”竟然让人误以为是医术高手。
“柳姑娘,你可能搞错了,我可不是医生,只是个走江湖的算命先生。”他解释道,语气里带着点调侃的味道。
柳思菱一听,眼神里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振作起来。她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精美的玉佩,递给方易,认真地说:“公子,这玉佩是我父亲的东西,价值连城,就当是您的诊金。如果您能治好我的病,我一定会好好感谢您的!”
方易看着那块光彩夺目的玉佩,心里清楚这绝对是件宝物。但他摇摇头,自己既不是贪财之人,又哪里会什么医术呢?
“柳姑娘,这可使不得,我真的帮不上忙。”方易婉拒了,语气里满是坚决。
柳思菱眼巴巴地看着方易,心里那个急啊,突然间“咚”的一声,就那么直愣愣地跪在了方易跟前,声音里带着哭腔:“公子,您就行行好,拉小女子一把吧!我真的不想这么早就……”
方易一看这架势,心里直打鼓,手忙脚乱地就去扶她,嘴里慌张地说:“哎哟,姑娘这是做什么,我只是个普通的书生,哪里有那救死扶伤的本事?”
“公子,就当我求求你啦……”柳思菱那双泪眼闪烁,看起来是那么的无助,让人忍不住想要呵护。
方易轻叹一声,心里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看着眼前的人儿,心想这可如何是好,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吧。
“这样吧,姑娘,如果你信得过我,就把你的病症说说,虽然我不懂医,但没准儿能给你出出主意。”方易沉吟了会儿,缓缓说道。
柳思菱一听,就像找到了救星,忙不迭地点头,一股脑儿把自己的状况都告诉了方易。
她从小学武,身手了得,却没想落下了这怪病。一遇到阴雨天气,那寒气入骨的痛楚简直让人难以忍受,访遍名医也是徒劳。
方易虽然不是医生,但从小研究《易经》,对人体经络穴位也有几分了解。他一边听柳思菱讲述,一边紧锁眉头,时而陷入沉思,时而轻轻摇头,心里暗暗地分析着可能的病因。
方易神情专注,让柳思菱心里头悄悄涌起了一抹期待,安安静静地盼着他的答案。
好一会儿,方易才悠悠说道:“姑娘,你身上的寒气,并非与生俱来,应是修炼了什么奇功异术所致,不知我猜得可准?”
柳思菱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满脸震惊地盯着方易:“你、你怎么知道的?”
她练的这门功夫,可是母亲留给她最后的遗物,“寒冰诀”听起来简单,却是一门极深奥的武学。不仅威力非凡,而且练起来困难重重,一个不小心就会走火入魔。这样的秘密,她从未对人吐露半个字,方易究竟是如何洞察的?
方易微微一笑:“这不算什么,我不过是对望气略有涉猎。方才见姑娘脸色苍白如纸,呼吸细微如丝,周身更是缠绕着丝丝寒气,便推测姑娘可能修炼了某种极寒的武功。”
“公子真是料事如神,柳思菱甘拜下风!”柳思菱对方易的敬畏之情更深,仿佛在他面前,一切秘密都无所遁形。
“姑娘谬赞了。”方易挥挥手,轻描淡写地说,“不过,我看姑娘练功似乎遇到了些麻烦,寒气侵体,长久下去,这身子骨怕是吃不消哦!”
“哎呀,这事儿得怎么办呢?”柳思菱脸上顿时没了血色,她本就病怏怏的,方易这么一说,心里更是七上八下。
方易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道:“我虽不擅长医术,却认识一位医界高人。他治病救人的本领一流,疑难杂症都不在话下,没准儿能帮你恢复健康。”
柳思菱听了,像是看到了一线生机,急忙问:“这位高人在哪里?我这就动身去求医!”
“他姓华,人称华神医,一直在青云山里隐居,神出鬼没的,想找他,可不容易哦。”方易慢慢道来,心中浮现出一个飘逸脱俗的老者影子。
那华神医,曾是方易年少时的奇遇,医术了得,武艺也高强,却对名利淡然处之,偏好山野间的宁静生活。
方易年轻时在华神医身边学过艺,只是后来因故分离,多年来未曾谋面。
“只要能痊愈,赴汤蹈火我也愿意!”柳思菱的决心如铁,眼里的求生之光熠熠生辉。
“得了,就让我来写这封信吧。你带着它去青云山,找到华神医,他见了我字迹,定会帮忙的。”方易一边说,一边从袖中取出笔墨,随手向摊主借了张纸,笔走龙蛇,一封信便完成了。
“谢谢您啦,这份恩情,我柳思菱记在心里了!”柳思菱小心翼翼地将信收入怀中,向方易行了个大礼。
方易连忙伸手相扶,笑呵呵地说:“哈哈,小事一桩,不值一提。你要是真想表示谢意,等我哪天摆摊算卦时,来给我添点人气就好。”
他语气轻松,眼带笑意,让人不禁感到几分诙谐。
“嗯,说定了哦。”柳思菱抿嘴一笑,对方易的好感油然而生,就像是老友重逢一般。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