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庆:陛下,北齐来求二殿下和亲 第三章:奖励!银箱子!

船室,李承泽穿着宽松的纱袍,盘腿瘫坐在圈椅上。

谢必安躬身道:“殿下,言冰云把沈婉儿迷晕送来了,他担心引人怀疑,已经离去了。”

李承泽点点头,“好,传令下去,回到锦绣宫之前,你们必须称呼我为李公子!”

谢必安连忙道:“殿下,这样我们大不敬!”

“我说的,就不算大不敬!”

“是,殿下!”

谢必安偷瞄了一眼李承泽,这又是打算干什么?却是不大敢问!

范无救道:“殿下,要是不小心喊漏嘴了,有惩罚吗?”

李承泽淡淡道:“你要是喊漏嘴了,明年春闱就别参加了。”

范无救一愣,马上信誓旦旦道:“殿下,无救必定时时谨慎!”

“嘭!”

片刻之后,一个大麻袋被两人抬进屋丢到李承泽面前。

“粗俗!”

李承泽怒道:“我都舍不得这么摔打!”

谢必安和范无救对视一眼,舍不得?

两人若有所思,躬身退到一旁。

李承泽解开麻袋。。

当一张绝色面孔跃然眼前时,系统之声响起!

“叮......”

“宿主截胡了言冰云的妻子沈婉儿,改变了言冰云的婚姻之路!”

“奖励判定中......”

“奖励:银箱子,已自动存入系统空间!”

...

“好啊!银箱子!”

李承泽大喜,之前他怕啊。

第一怕没奖励,第二怕又奖励个木箱子。

前些日子实在是被木箱子腻歪坏了,现在还剩六七十个,存在系统空间里懒得开!

按理说,木箱子上面起码还应该有铁箱子和铜箱子,然后才是银箱子。

不管怎么说,银箱子肯定是跨等级了。

李承泽强忍住打开银箱子的冲动,慢慢把麻袋褪去,仔细端详着沈婉儿。

身着淡粉轻纱,肤如凝脂,五官秀美,身材高挑,体态凹凸有致......

一旁,范无救低声道:“殿.....李公子,要帮您把她抬到您的内室吗?”

“混账!好色之徒!”

李承泽骂完,又道:“打两桶水来!”

这是要长期留着的,怎能那么粗俗呢?

人可以粗俗,比如他这一个半月就粗俗了数百次。

但人不能光粗俗,也要偶尔文雅一点,那样生活才有层次感,才完整丰富。

范无救愣愣的出门,愣愣的拎着两桶水回来。

李承泽道:“先浇我,再浇她!”

谢必安急忙道:“殿下三思,当心寒气入体!”

范无救也道:“是啊殿下,莫说您,换头大象来也顶不住啊!”

李承泽一语不发,静静地看着两人。

谢必安反应快,“李公子,刚才情急之下说漏嘴了!”

范无救一愣,“殿下,不李公子,您不能不让我参加春闱啊,那是无救一生的最高追求!”

“我命令你俩浇水!”

李承泽说完,谢必安和范无救却是一动不动。

李承泽此时虚弱至极,一受凉肯定生病,甚至搞不好,被凉水一激就交代在这了。

两人什么都听李承泽的,唯独此事不能做。

李承泽自己去拎桶。

二人见状,只好慌忙上前,无奈的浇了李承泽一身水,又浇了沈婉儿一身水。

“咳,咳咳!”

沈婉儿猝然醒转,睁眼却是满眼陌生,坐起身慌张道:“这,这是哪里?你们是何方歹人?”

“姑娘,莫怕!”

湿淋淋的李承泽虚弱道:“刚才有十几个歹人把你丢进水里,是我把你救了上来!”

谢必安和范无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出了震惊,天啦,还能这么不要脸?

“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沈婉儿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艰难起身,欠礼问道:“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我姓李!你身子还虚,赶紧坐。”

李承泽冲谢必安和范无救使眼色,范无救愣在原地,谢必安去搬了把椅子放在沈婉儿身后。

沈婉儿轻声问:“李公子,你为什么还不起来?”

一旁,谢必安沉重道:“姑娘有所不知,我家公子为了救你,和十几个高手大战无数回合,如今身负内伤,起不来了!”

范无救一脸崇拜的看着谢必安。

“李公子!”

沈婉儿慌忙俯身,和谢必安一起把李承泽扶到圈椅上坐下。

“李公子,您的救命之恩,我必当涌泉相报!”

沈婉儿接着道:“待我回去,必然......”

她眼眸微动,目之所及虽然简约,但摆件和用物都不凡俗,显然人家不差钱,那用什么感谢呢?

李承泽温和道:“姑娘,贵姓?”

“李公子,我叫沈婉儿。”

“沈婉儿,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男儿本色,不需要你感谢!”

李承泽面色虚弱无比,可语气却刚猛豪迈!

这种反差非常迷人,一个强壮无比的猛汉刚猛豪迈,总会让人觉得很正常。

可一个身形瘦削,虚弱无比的人如此,却让人觉得他有傲骨,是个难得的真男人!

沈婉儿垂首,感动的落泪,“李公子,你这让我不知如何是好了!”

李承泽道:“沈婉儿,他们应该已经盯上这艘大船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登船杀人,你快跑吧!

小谢,小范,你们是船上武功最好的人,你俩一定要护全沈婉儿的安全,赶紧走!我留下来和他们拼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庆:陛下,北齐来求二殿下和亲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