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烽火三国之逆流 263. 陈元龙无言以对

陶谦惹祸了。

严格说,这与陶谦其实一点儿没关系。真正的原因是,曹操的父亲曹嵩自辞官归隐,准备回老家谯县。但是,这人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自己有个东郡太守的儿子曹操就没人敢招惹他。

事实上,当曹嵩来到东郡与儿子见了一面之后,便直接拨马向南,向谯县而去。安全的穿过了周道驻扎的区域之后,进入了泰山郡,再向南,则进入了应劭的地盘。

这应劭,实际上也算得上一个名人便。但在这个时候,只能算作一个人名。应劭此时只是一郡太守,手中则是民少兵乏,根本无法为曹嵩提供保护。但是,在黄巾泛滥的地区,曹嵩还是那么肆无忌惮,竟然敢穿越沂蒙山区,直奔琅琊郡的费县。

刚进入费县,曹嵩就被一伙人围上,不仅将其随身财物洗劫一空,便是他的老命还有小妾的小命,都交付在了此地。

这里可是陶谦的地盘。

这就唯一与陶谦沾边的。但是,这个理由,却是绝对必须的。

“集结三军!兵发徐州!为家君报仇!”曹操坐在大堂上,气呼呼的将书报扔在地上,大喊道。他才占据了洛阳,正准备集结兵马平定河南,将整个豫州握在手里。谁知竟然发生了这种事!

荀彧上前一步,捡起书报,躬身道:“陶恭祖纵容部下,竟敢对太尉动手,此罪极矣!将军可先昭告天下,痛诉陶恭祖之罪!”

曹操点点头:“正当如此。”

于是,陶谦纵容部下劫掠百姓,杀害故太尉曹嵩,不恤民力,任人唯亲等等罪状,被一张张张贴于大汉各大城中。一时之间,天下震惊。

曹操更是尽发濮阳、湮城、东阿等地之兵,浩浩荡荡的向徐州杀来。很快,曹操大军便占据徐州住所彭城以北十余座城池,进抵彭城城外。

陶谦自知不能抵御,只得向诸侯求救。

袁术占据南阳,正向东部逐渐扩张,逐渐占据了淮河以南地段,本就想趁火打劫,哪里还会理会陶谦的请求?袁绍和公孙瓒数场大战下来,兵力早已捉襟见肘,加上粮草辎重损失太大,也是有心无力。孔融的北海郡的日子也不好过。

陶谦无奈,只得向一直名不正言不顺占着泰山的周道请求。

周道已经等了一年多时间了,得到曹嵩被杀的消息,知道中原即将开启混战。却是按兵不动,只等陶谦的使者前来。

“你知道……这徐州必定会发生变故?”贾诩见周道发令,一脸惊讶。

周道笑笑。

贾诩不得不慨叹。自己面前这个年轻的公子,行事真如龙行于天,不着痕迹。

当初周道下令屯兵于此,贾诩是百思不得其解。只不过,他一直向周道打听,周道也根本不予解释。可现在看来,若不是早早移驻此地,不仅会牵扯进公孙瓒与袁绍的大战中,也根本来不及应对这个事件。

这两万人在此地养精蓄锐,每日严加训练,虽不是百战之兵,却是战意高昂。

陶谦的的使者,乃是陶谦的二儿子,见到周道,拱手道:“周将军,我徐州在家君治理下,虽不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也算得上政通人和。然则,前后黄巾余孽做乱,让徐州琅琊诸地遭逢祸乱,又有曹太尉不幸罹难于费县,东郡太守曹孟德不听家君解释,非得出兵征讨。我徐州本无争霸之志,故而兵戎不振,面对东郡大军,根本是不堪一击。故此家君特遣小子前来将军处求救。”

周道让其坐下,才慢悠悠的道:“恭祖兄与吾曾在西凉前线共同杀敌,素有贤名。自任徐州牧以来,殚精竭虑,方有今日之徐州。吾不能坐视徐州糜烂,坐视万千百姓流离失所。今恭祖兄有求于吾,吾自当亲率大军前往,以解徐州燃眉之急。”

陶谦二儿子大喜,忙拱手称谢。

陶家二儿子退下后,贾诩对周道说道:“公子,当今曹孟德大军逼近彭城,我欲救已来不及。不若……”

周道笑道:“你是想围魏救赵?”

贾诩道:“正该如此。若是我大军攻伐东阿湮城,曹军必回首相救。彭城之围自解。”

周道点头道:“此计确为妙计。然则,曹孟德此举,其湮城东阿等地,必有程仲德和荀文弱留守。这两座城皆高墙坚城,急切南下。”

贾诩对荀彧了解得多一些,对程昱却是闻所未闻。听周道如此说,不由问道:“那程仲德有何良谋困守东阿?”

“呵呵……”周道笑道,“此人心思极深,又心思歹毒非常,轻生死而不恤百姓,若是我等急攻,他势必决河以求自保。若此,则兖州青州百姓危急!虽然并非我等决堤,然则亦势必背负此恶名。”

贾诩有些失神。这世界竟然还有比自己歹毒的人?

周道又道:“文和多虑也。那吕奉先不是在河北张杨处么?你说,他会不会放弃如此机会?”

贾诩沉思片刻,眼里的光越来越盛,笑道:“公子是说,那吕奉先必南渡黄河,攻击曹孟德后方?那,我们又该当如何?”

“陶恭祖命不该绝。那吕奉先袭扰东郡,曹孟德必定会师,陶恭祖暂且留得一线生机。但也撑不了多久了。若是我就此前去,不过是寄人篱下,成为其手中剑锋。我们还要等。等到曹孟德解决了侧后之忧时,他不可能放着徐州坐等陶恭祖送上门。”周道说。

贾诩闻言,点点头。

一直安坐在徐州,心思却在整个天下的陈珪陈登父子是坐卧不安。眼见曹操大军前来,徐州欲求自保而不得。若是没有周道,他陈珪绝对会选择曹操,可是现在,对比天下群雄,陈珪发现,除了周道之外,并无人有此能力哦一统天下。迟疑了一阵,才让儿子陈登携带礼物来到梁山。坐定之后,说起陶谦求援之事,周道笑道:“陶恭祖治下徐州,财力雄厚,人口极多,粮草富足。加上令尊及元龙兄的鼎力相助,徐州自保有余,因何来我这里?”

陈登起身,躬身回道:“陶恭祖军略有限,而战具不足,曹孟德举大军前来,势力最盛。徐州最终难保。”

“便是如此,亦是陶恭祖与曹孟德之私仇也。我贸然介入,恐非好事。”周道拒绝道。

“徐州四战之地,若是据而有之,东临大海,西守豫州,北接青兖,南通江东。天下之富,徐州有其三。陶恭祖仁厚爱民,而年事已高,且其子亦不成器。若是曹孟德趁虚而入,则天下危矣!公子为何不出兵相救?”

周道沉吟了一下,问道:“元龙兄,我有一句话不知兄能否以实相告?”

陈登正色道:“周将军请讲。”

周道看着陈登的眼睛,问道:“若是这大汉天下仍由世家大族操控,这大汉将如何?”

陈登眼睛缩了一下,却是低头不语。

好一阵,陈登才皱了皱眉,道:“周将军,世家大族,不正是我大汉之根基么?自光武重振汉家以来,本就是世家治理,若非那宦竖弄权,外戚凌政,汉家天下,必然蒸蒸日上!将军何出此言?”

周道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贾诩。

贾诩思虑半晌,才道:“世家之所以一直连绵不绝,据汉家权柄,胡作非为,其根本在于,世家将六经之学,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世家大族也收徒,可所授之徒,也多为世家子弟。平民几乎没有读书的机会。但是,世家只不过汉人的极少部分,大多数还是那些平民百姓。以至于很多真正的人才埋没于草莽之间。也使得世家大族能够世代先传。”

周道拍拍手:“元和,我还是看轻你了啊。你能看到这一点,说明你的眼界已经超越这天下绝大多数人了。只是可惜,世家自己看不到啊。”

陈登有些不悦的道:“周将军何故如此看重平民而轻贱世家?”

周道笑道:“因为,我只是世家庶子。严格说,我屄平民还要低贱。因为,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婢女。按照世家的看法,我应该只是一个弃子,本就不该一轮朝政,干预天下纷争不是?”

陈登脸上一滞。自己这话,似乎让自己掉进了坑里了。

对于陈珪和陈登父子在徐州的所为,周道已经知道了太多。若是天下都是这种人鼓动唇舌搬弄是非,投机取巧望旗而投,这天下变或者不变,又有什么意义?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烽火三国之逆流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