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烽火三国之逆流 89. 徐旻徐文达

陆骏带人也跟了出来,却被流民挡住去路。眼见前方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心中十分的焦躁。可现在那些流民对于兵士的呼喝,充耳不闻。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带头往里挤。心中只盼周道不要出事才好。

人越来越多,虽然很多人早已没有力气,可还是有太多人吵吵嚷嚷着。周道侧耳倾听了好一阵,才明白,这些人说来说去只有一个意思:让他们让出一些粮食来给他们填填肚子。

周道明白,这种情况双方都坚持不了多久。自己这边毕竟人单势孤,只要那些流民中有人铤而走险带头冲过来,那些便如一股洪流一般,会瞬间淹没他们。

周道想了想,跳上一架大车车辕上,清了清嗓子,高喊道:

“各位父老!我是庐江周道。我这里的这些粮食,都是赈济灾民的。你们既然来到这里,就不会被饿死,我保证每个人都有吃的。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按照次序前来领取食物!”

对面汹涌的人逐渐安静下来。一个身材中等,清瘦干练,衣衫整洁的中年人上前一步,抱拳道:“老夫河东徐旻,字文达。因黄巾贼作乱,从河东一路向南,随身资材早已耗尽,贫困交加。不意遇见小哥。若能得小哥资助一顿餐饭,留得残躯,自当感恩不尽!”

“感恩之言,休要再提!”周道也抱拳回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况我等皆为大汉子民!我之所以在此,不过是想在这乱世之中尽一些绵薄之力。”

徐旻深鞠一躬,起身道:“小哥仗义!我们并非贼寇,大伙儿不过是为了保全性命,不然,不至于流落他乡!至于鸡鸣狗盗甚至强取豪夺,并非我等之愿也。是以,我也相信,大家伙儿都会遵从号令,排队上前领取食物!”他看了看周围那些饥馑的流民,高声问道,“你们说是不是?”

“正是如此!”这些齐声道。

周道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多说。不过,这些粮食并未煮熟,而我们的人手也有限。若有愿意帮忙的,可否过来一些人帮我们生火造饭?”

“不消说,自当如此!”徐旻道。

于是,徐旻转身对周围的人吩咐起来。

很快,这些流民自发的分成几拨。大多数人原地坐好,身体强壮一点的,负责维持己方的秩序,还有几百人来到周道他们身边,开始按照陈述等人的吩咐生起火来。

这种情况,倒是非常出乎周道的意料。他看了徐旻好一阵,才让陈述过去将他唤了过来。

“见过周公子!”徐旻近前,深深一揖。

周道赶紧上前扶起他,笑道:“徐先生切莫如此!”

徐旻一脸肃穆之色:“活命之恩,无以为报,这一礼,并非为徐某一人,亦为那上万百姓。”

周道收起笑容,道:“徐先生言重了!”

“然则……”徐旻环视周围,心事重重,道,“依我看来,周公子这些粮食,虽有千担之多,可这上万张口,又能维持几日?何况……何况还有源源不断的灾民涌来……”

周道问道:“依先生之见呢?”

“我实不知。”徐旻有些惭愧,低下头。

周道展颜一笑:“若是说,我有一个安排这些流民的办法,可以让他们长久安定下来,先生可愿助我?”

徐旻猛然抬起头,难以置信的看着周道。

他很难相信这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少年。在他看来,这个周公子不过是遵循家中长辈之命,带着粮食前来临时赈济这些流民。可听这话里,似乎,这个小小的少年郎却是有着自己的计较?

“先生勿怪。我乃庐江周氏子弟。大伯父乃当今甘陵国相,二伯父乃当朝大司农。”

徐旻一时不知周道突然说出自己的身世是什么意思。只是盯着周道。

周道继续说:“此南去两百余里,便是长江,过江之后,便是丹阳郡。丹阳郡郡守,便是家父。家父任郡守虽不过数月,却早已让人置办下数十万亩土地,也令人开山采铁,伐木造船。现今,最大的难题便是人力严重不足。若是先生愿意,可否让这些人前往江南,我可以保证,荣华富贵虽然说不上,安居乐业还是不成问题的。”

徐旻的眼睛越瞪越大。

周家,他是知道的。周家的名声,并非因为家世显赫,而是因为周家乃是这天下不多的心忧汉室的家族之一。

当然,对于周家的了解,也仅限于周崇和周忠二人,至于周家老三周尚,却是知之不多。却想不到,丹阳太守竟然是周家的老三。而眼前这人,便是周家老三的儿子。顿时,他明白了周道为什么说这些。不过是要告诉他,他周家不会袖手旁观,置这些流民于不顾。

“可是……老夫才疏学浅,人微言轻,却是很难当小哥之重托也。惭愧!”徐旻摇摇头。

徐家,或许薄有资材,在河东之地,有一些小名声,可是和这些世家大族相比,徐旻还是有着自知之明的。

“徐先生过谦了。”周道对徐旻刚才短短几句话便将局面稳定下来的能力,颇为钦佩。这种能力,即使在这风云际会的汉末三国时期,也并不是那么多见的。想到这里,他目光一滞,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先生居河东?那先生知否河东另一位徐姓兄台?”

据史书记载,徐晃沉详,行阵严整,宽猛相济,深得士卒信赖。乱军之中,徐晃便是那一根定海神针。这和眼前这个徐旻当真极为相似。

“不知周公子所谓何人?”徐旻问道。

周道稍稍犹豫了一下,道:“徐公明,单字晃。”

“哦!”徐旻笑了一下,“你说他啊。他是我从弟。呃……只是公子如何得知公明?”

想自己的堂弟徐晃,自幼习武,因武力被杨县县令征为百夫长。黄巾贼作乱,杨县区区数百官兵自知不敌,便撤往郡城,自此,自己也与徐晃失去了联系。

河东与这庐江,也是千里之遥。况且,这个周公子,也不过十五岁。他是怎么和自己这个堂弟认识的?

“他……他竟然是你堂弟?”周道有些难以置信。自己竟然误打误撞的与这个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来了一个这种交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烽火三国之逆流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