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老三诉苦老二挖角
闫富贵早就盯上轧钢厂的招工指标了,没想到阴差阳错,竟成了薛小强的囊中之物。王主任和薛小强是什么关系,怎么对这小子这么关照。受点委屈就补偿一个招工指标,这轧钢厂也太不值钱了吧。
心里有气还不能挂在脸上,还得顺着薛晓强的话头,“原来是这样,确实应该给些补偿。”这话说得有多言不由衷,恐怕只有闫富贵自己知道。
“王主任帮了你这么大忙,你也确实应该感激。”
“我不感激王主任,我感激的是院子里的邻居们。没有大家伙抢我的房子,街道办对我也不会这么大方。吃水不忘挖井人,您说是不是?”
不用说了,我不想听你说话。
薛小强怎么会不说,不但要说,而且是每家都说。等红薯分完,薛小强要到轧钢厂上班的消息已经是家喻户晓。
房子被抢,还要拿着礼物登门致谢的,薛小强还是第一个。
早有聪明人咂摸出滋味儿来。这小子送红薯,哪里是好心感激大伙,分明是借机示威,上门打脸。
其实薛小强还有另一层深意。去轧钢厂上班的事儿不可能瞒住,索性主动把它放到桌面上。这样一来反客为主,反倒不会有人去街道办讨说法。怎么闹,你理屈在先,街道上明明是帮你擦屁股。这样就避免了街道办被找麻烦,自己得到招工指标也显得光明正大,不存在什么暗箱操作。
许大茂彻底服了。这几天薛小强连续出手,看得人眼花缭乱。等到尘埃落定,才知道谁是赢家。
四合院里的家家户户今天都分到了红薯,可没有几家会真的高兴。
易中海他们几个凑在一起喝闷酒,大家的情绪都不高。
“老闫,振作点儿。这次机会没了还有下次,解成年龄还不大,等得起。”
“都二十三了还不大?你们家光齐这岁数要没工作你试试。我看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站着说话不腰疼。”
“唉,你这人怎么听不出好赖话啊,我这不是一番好心嘛。”
“行了老刘,老闫不开心,你让着他点儿。”
易中海不想看他们俩吵,举杯跟两人走了一个。
“老易,你不知道,我这心里憋屈啊。前些日子有人给我家解成说了一个对象,听说条件不错,我们一家都挺认可。姑娘也懂事儿,聘礼什么的也没有过多要求。只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得给解成找个工作,满足了就能解成见面。这条件不过分吧?”
“不过分,人家姑娘想要点保障一点毛病没有。老闫你接着说。”刘海中挺热情。
“是啊,我当时就答应了,可我哪知道工作这么难找。我是见人就托,见菩萨就拜,依旧一无所获。好容易有个轧钢厂的机会,又让薛小强这个兔崽子给抢去了。你们说凭什么啊,我家解成都二十三了,这小子还不到二十,怎么排他也该排在后头。说我们抢房,我们也没抢到啊,还搭进去不少。说他委屈,我听着都想哭。”
“行了行了,这回让这小子捡个便宜,算不得什么,他进了轧钢厂还不知道是祸是福呢。”
“是啊老闫,老易在厂里可是一言九鼎。到时候一定能帮你把这口气给出了。”
易中海和刘海中的安慰并没有起到太大效果,闫富贵还是愁眉不展,郁郁寡欢。
刘海中打趣闫富贵,有意无意。
“看把我们三大爷给愁的。哪家姑娘这么好,说来听听。搞不好我和老易兴许认识,也能帮你说几句好话。”
“棉花胡同老于家的大丫头,就离咱们四合院儿不远,没准你们还真知道。”
易中海想了想。
“棉花胡同老于家,是不是在煤站上班的那个老于头。”
“没错,就是他。”
刘海中暗暗记下。
别人的东西都是好的,刘海中也这么认为。大儿子刘广齐比闫解成小半岁,快二十三了,早到了成家的年龄,只是因为上学耽误了。闫富贵看人的眼光刘海中还是挺认可,既然他对于家大丫头这么看重,那姑娘一定错不了。眼瞅着因为工作的事儿,闫解成和于家丫头要黄。与其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己家孩子,毕竟他们两个还是发小,谁找不是找。至于条件,刘海中掐半拉眼角看不上闫家,自己一个人的工资就高过闫家全家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半年后刘光齐毕业分配,直接会有一个体面的工作。他相信老于家再不开眼,也会有一个正确的选择。
刘海中回到家就和老伴儿商量,两人一拍即合,都认为于家丫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后就开始谋划,怎么找媒人上门提亲,怎么瞒着闫家等等。
一夜无话。
薛小强起来的很早,以后就是公家人了,多少有些兴奋。
想熬点红薯粥当早饭,这才发现家里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说啥今天也要去买点粮食回来,还囤粮呢,不断顿就不错了。
每个月定量就那么多,根本不够吃到月底。有钱的去黑市买高价粮,没钱的只能多紧紧裤腰带。薛小强算是有钱的,有钱也不敢太过分,粮食一次只能买一点儿。别人都饿着肚子,你买这么多粮食,摆明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嘛。现在黑市上粮食价格贵是贵了点儿,好在还有的卖。以后要是缺粮了,或是政府加强管控了,这粮食又该上哪儿淘换。这也是薛小强劝说许大茂囤粮的原因,这年头,粮食比钱更实在。
刮缸底煮了一锅粥,稀了点儿,混个水饱。浑身上下暖洋洋的,舒坦。
许大茂闻着味就来了,可惜晚来一步,涮锅水他实在不喜欢。大骂薛小强不仗义,只能饿着肚子去上班。
薛小强也不在乎许大茂的嫌弃,硬要跟着他一起走。小哥俩一路打打闹闹的,笑个不停。同行的路人忍不住纳闷儿,上班干活有啥可兴奋的。
轧钢厂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不对不对,总之,知道轧钢厂很大就对了。
薛小强拿着招工指标,直接去厂劳资科办手续。他们这一批新招进来的工人,都被分配到了车间,要从学徒工做起,等到定级定岗之后,才能算是轧钢厂的正式工人。像院子里的贾东旭,现在是一级钳工,就属于轧钢厂的正规编制。厂里会给每个学徒工安排一个教授技艺的师傅,通常是由车间里有经验的老技工担任。这个年代一旦确定了师徒关系那可不简单,说是师徒如父子一点都不为过。所以在选择徒弟的时候,老师傅一般都很慎重。同样,徒弟也有选择师傅的权力,不过这种事儿很少,基本上就是那么一说。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