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代课
大四“动力系”专业的同学都齐聚在教室里,在等待老师前来上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教室里有点闷热,同学们的情绪也与同这天气一样,烦躁而期待。上课铃还没响,大家在议论着从各种途径听来的消息:主讲“热能与动力学”的张教授不再教他们了,不知谁会接替他来上课?
张教授的女儿张曼也是这些同学中的一员,大家望着她,希望能得到确切的答案。
张曼轻轻的告诉同桌的好友邹文丽,这学期将由我父亲的大弟子,一个姓高的研究生来上课。
张曼已见过高凌云好几次,那都是在自己家里见的。张教授、高凌云他们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往往是不计时间,总要等实验结束才休息。这样,就好几次错过了用餐时间,食堂关了门,出校到外面吃又很远。好在张教授的家就在学校家属区里,张夫人会准时下班在家烧好饭等待他父女俩回来。知道高凌云误了餐时没地方吃饭,张教授到就带他一起到家里吃去。头一次高凌云还很不好意思去,想到外面街上去吃。但张教授拖住了他说,我们得快点去吃口饭,回来还得继续做实验。高凌云想想也是,就跟了去。到了导师的家后,高凌云一开始有点拘束。但师母很随俗,知道他们时间紧就让他们师生俩先吃饭,自己与女儿张曼重新煮。张曼也很大方,活泼又不失稳重。随着去的次数增加,高凌云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家庭。
高凌云夹着讲义,走进教室,站在讲坛前,微微扫视了全班同学一遍,就张曼一个人是熟识的,其他都是生面孔。抑止住初为人师的那份激动,等待心情平静后稍作停顿,高凌云开讲了。
大家好,从今天起,我将接替张教授和大家一起学习“热能与动力学”。本人姓高名凌云,只比大家高三届,也是张教授这一“热能与动力学”课程的学生。所以我们只是校友,我只是大家的师兄而已。对“热能与动力学”这门课也仅仅是先学了几天,理解的也并不深刻,所以在我讲述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有请大家注意听讲,随时提出批评。
台下的同学听了高凌云的开场白,心理既轻松又紧张。轻松的是感到这新来的那老师高凌云倒蛮谦虚的;紧张的是怕这新手上不好这课,那岂不耽搁了大家的学习。邹文丽贴着张曼的耳朵轻轻说:怎么这么黑的一个呀,倒像个码头上打工的苦力,还有穿的衣服也太旧了吧?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老师的样子。张曼咯咯一笑,说你多见见就习惯了。邹文丽:你跟他很熟悉吗?张曼:也说不上很熟悉。他是我爸的大弟子,我爸常带他来我家蹭饭的,所以见的多了。邹文丽:这么一个黑小子,还是你爸的大弟子?我真的不敢相信,他能有什么本事呀。张曼:你可不要小看他哦,他可是我父亲最得意的门生。邹文丽有点不相信,撇了撇嘴,我看不见得。张曼自然知道高凌云的水平,说且听他怎么上课呗。
高凌云也不打开讲义,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上“热能与动力学”,然后转过身来说:过去的一年,张教授已经将“热能与动力学”的理论给大家作了系统的讲解,一个暑假过去了,可能大家会有所淡忘,我今天就给大家重新梳理一下。
高凌云将“热能与动力学”涉及到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归纳,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听的同学如醉如痴,许多当时并未搞懂的知识点,一个暑假过去有些模糊了的公式,经高凌云的一番辅导又清晰起来,甚至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感到很难的地方现在也觉得比较好理解了。真有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其实也并不是高凌云有多么高明,他们的基础张教授早已经给打好了,只是知识点之间的串联不足,自己无法融会贯通。而高凌云从自己做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如何才能让同学们更听的懂,学的进,有的放矢的进行辅导,效果自然不一般了。
二个小时,转瞬即逝,下课铃响起,高凌云也正好结束要讲的内容。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围着高凌云问这问那。邹文丽很感慨的说:真是人不可相貌,海水不可斗量,这么一个黑小子,居然有那么好的学问。张曼:你服了吧?邹文丽:不得不服,真不愧是你爸爸的高足,就可惜太黑了些。张曼笑她:要是白一些,你一定会喜欢吧。邹文丽赶紧说:你们那么熟悉,你一定习惯和喜欢上了那黑小子吧?张曼也不顾忌:黑是健康的颜色,黑一点也不一定不好,对吧?邹文丽:也是的。张曼趁机反击:看来你才是真的喜欢上了他。俩人相互调笑着,边上的同学也不知她们在说些什么在笑些什么,也跟着傻笑起来。
几节课下来,高凌云准备充分,初上讲台的生涩早已为流畅所替代,他的课,获得了大家的肯定,同学私下说,高凌云的课上的比张教授还好,只是碍于张曼的面子没公开说出来,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曼也隐隐的感到了大家的这个意思,不知道是该为高凌云高兴还是为自己的父亲伤感。
高凌云只比他们大几岁,知识渊博,人又随和,不多时,就赢得了同学的信任。对本课程他教得很认真,对同学提出的学习中遇到的疑问,也会不嫌其烦尽力解答,往往是二小时课下来,还至少得拖半个小时,来解答同学提出的各式各样问题。更有甚者,不仅是本课程,连其他课程上的问题也要来讨教,邹文丽和张曼就是问的最多的人。
高凌云尽力满足同学的要求,只要是自己学过的,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打发完同学,高凌云就一心扑在实验数据的研究上。最近的实验表明,X元素的化合物中有二种极具潜力,在分别添加了几种不同的物质后,蓄电的能力大大提高,与张教授理论研究所得出了结论逐步在接近。张教授已向邹沪江作了通报,申请钱款购买原材料,准备正式制备实验用电池。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