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细细感受着书中的诗句,将目光移向下一篇《将进酒》。
他初次读到这篇名篇时,目不转睛地盯住每一个字句,心中涌起阵阵惊涛骇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每一字一句都仿佛击打在庆帝的心灵深处,将他带入另一个世界。
面对这样的诗句,他不禁感慨良多。
“这文采……真是难得。”
庆帝的声音低沉中透着一丝震撼。
侯公公见状,连忙上前恭贺道:
“恭喜陛下,四皇子果真乃大才,不仅武艺高强,文采更是卓绝,真是我大庆之福。”
庆帝微微点头,目光依然停留在书页上,眼中闪烁着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深知,李承年的出现,对于整个大庆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幸运,更是未来不可或缺的支柱。
然而,他心中却仍然忧虑一事,那便是即将进京的范闲。
“范闲……
”庆帝低声喃喃,心中思索更多。
范闲的母亲叶轻眉乃是一个绝世奇才,当年在庆国中叱咤风云,为庆帝的崛起立下了赫赫功劳。
但最后叶轻眉却死于非命,这其中的缘由,庆帝心中虽有隐情,但仍是心头难解的一念。
尤其是对于她那个唯一的儿子,同样也是自己的亲身骨肉。
“这叶轻眉之子,范闲……他若是才能出众,朕倒不介意将内库交给他。”
庆帝心中暗自权衡。
他深知,内库对于整个大庆的重要性,那是发家致富的根源,也是其国家运转的命脉。
“但若他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朕也会毫不犹豫地收回内库。毕竟,连叶轻眉朕都能……又为何顾忌其子?”
庆帝心中一片冷寂,目光中透出坚决。
另一方面,李承年在贤王府中,静静修炼着长生道经。
他闭目盘坐,体内真气流转如江河奔腾,隐隐有着道韵勃发。
【你观摩典籍,长生道经熟练度提升。】
体内的真气运转愈加顺畅,仿佛天地之间的一切力量都随之汇聚,他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愈发强大。
长生道经的精妙使得他的体魄愈加坚韧,真气愈加雄浑。
“九品巅峰,已彻底稳固。”
李承年缓缓睁开双眼,感受着体内澎湃的真气,心中充满了自信。
他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而这,仅仅是开始。
出关后的李承年,心中澎湃不已。
他知道自己需要抓住一切机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地位。
就在此时,范若若前来拜访。
她手中捧着那本《李承年诗集》,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贤王殿下,这本诗集我已经用心做了注释,希望能为更多人所欣赏。”
范若若递上诗集,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李承年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抚摸她的发丝,暧昧地说道。
“若若姑娘辛苦了,这诗集的注释必定会为之增色不少。”
范若若脸上微微一红,轻声说道。
“贤王殿下太客气了,我只是尽了些许绵薄之力。”
李承年将诗集接过,感受到范若若用心的注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
这个聪慧而善良的少女,正逐渐成为他身边最重要的助力。
“若若姑娘,你的用心得此大赞,实在让我感到欣慰。”
李承年轻轻握住范若若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温柔。
范若若感受到李承年的温情,心中充满了甜蜜。
她轻轻挽起李承年的臂膀,温柔地说道:
“贤王殿下,近日靖王府将举办诗会,若您不去,真是太可惜了。”
李承年目光一亮,心中立刻明白了范若若的用意。
他微笑着答应道:“若若姑娘有邀,承年自当遵从。”
李承年表面淡定自若,但心中不免闪过一丝惊讶。
剧情都进展到这一步了?
范若若同样笑靥如花:“那我就静候贤王大驾光临。”
时光飞逝,这日,靖王府上举行诗会。
李承年紧随范若若,一同前往靖王府的诗会。
抵达靖王府时,李承年看见了许多权贵子弟,太子李承乾和二皇子李承泽也赫然在列。
李承年微笑着走上前,向两位皇兄打招呼:
“太子殿下,二皇兄。”
太子李承乾和二皇子李承泽见到李承年,同样面带微笑,互相寒暄。
太子李承乾语气温和地说道:“四弟,听闻你的诗集已经名动京城,我们今日也算是有所耳闻,实在是大才。”
二皇子李承泽也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四弟的才华,确实令人钦佩。”
李承年微微一笑,谦逊地回应道:“两位皇兄过奖了,承年不过是略有所得,尚需多多向二位请教。”
就在几人在内院谈话之时,诗会也起了风波。
太子李承乾目光微闪,看向郭保坤,后者立马会意,转身离去。
此时,范闲正在靖王府内找他的鸡腿姑娘。
一道身影悄然走近,那人正是郭保坤。
他身旁的侍从拿着一本厚厚的诗集,冷冷一笑。
“既然今日诗会,何不来一场斗诗以增乐趣?”
范闲现在根本就没心思管这些,直接不耐烦的走开。
郭保坤也没想到,这个儋州来的臭小子居然如此不懂礼貌。
但没办法,既然是太子的命令,那么说什么也要让范闲接下这次挑战,于是他开始对范闲死缠烂打。
李承年心中暗笑,知晓太子这是试探和挑衅,但面上依旧保持平静。
终于,范闲被这个郭保坤搞得有些烦了,只能答应了下来。
“行行行!比就比。”
郭保坤微微一拱手,冷笑道:“那便请赐教了。”
诗会的气氛变得愈加紧张,权贵子弟们纷纷围拢过来,等待这场精彩的斗诗。
当诗会上掌声响起,第一轮诗会正式开始。
郭保坤率先发难,朗声说道:“今日诗会,不如我们来以‘山水’为题,随机作诗一首,如何?”
范闲心中暗笑,自信满满。
知晓这郭保坤是有备而来,面上却淡然答应:“便依郭兄所言。”
郭保坤见范闲答应下来,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个得意的微笑。
“但是既然是斗诗,那必然加上些彩头。不如这样,输了的人从此不再作诗,如何?”
范闲冷笑一声,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此时,内院之中。
太子李承乾笑问李承年:“四弟,依你看,这场斗诗,谁更占上风?”
.....
........................................
PS:新书启航,求数据,求一朵鲜花,一张评价票,给各位读者老爷磕头了,小的感激不尽,日W起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