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
果然不出所料,李世民下了一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诏书。
特别准许三百名死囚回家与家人团聚,来年秋天问斩。
...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不屑地嗤笑一声。
“要是他真的大赦天下也就罢了,偏偏他又不是真正的大赦,只是让死囚回家与家人团聚。”
“这些死囚从冰冷的牢房回到温暖的家中,还会舍得回刑场赴死吗?”
其实老朱说得也没错。
哪怕这些死囚真心抱着回来的念头,到时候在妻儿老小的挽留之下,他们还可能舍得回来吗?
到时候若是闹出一个天大的笑话,反而会对李世民的声望造成巨大的影响。
......
后世,弹幕。
“虽然我觉得二凤心地还是很善良的,不过这波我也不看好他......”
“对啊,毕竟这就是人性。”
“哎......要做好一位帝王,果然还是得冷酷无情一点。”
“不是有句古话叫做,自古无情帝王家吗......”
“楼上的,那是个屁的古话。”
......
天幕上。
时间飞逝,寒来暑往。
很快便来到了来年秋。
刑场之上,充满着肃杀之气。
李世民没有亲临,毕竟以他尊贵的龙体,是不会轻易来到沾染血气的刑场的。
某一天,刽子手搓着手紧了紧衣物,心道天凉了,或许可以早些下班。
不过正当他将东西收拾好,准备关门回家时,从远方露出了一个脑袋。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脑袋露了出来。
三百零五名死囚,无一缺席,无一爽约。
为首的死囚跪了下来,他面向皇宫的方向,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感激的笑容。
“陛下的恩情俺们领了,可惜俺只是一介匹夫,不会说什么漂亮话......”
“只希望来世,好生安家,还做大唐子民。”
三百零五名死囚,全部按时来到了刑场!
这完全能算作华夏司法史上的一场奇迹!!!
......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沉默了,朝堂百官也沉默了。
他并不是因为尴尬而沉默。
老朱,这位一生中经历过无数风雨的传奇人物,此时竟然因天幕上的场景,陷入了长久的无言。
他多年来形成的观念正在逐渐崩塌。
朕一直以来坚持的政策......难道真的错了吗?
......
与明朝朝堂的无言不同,后世的弹幕大军轰轰烈烈地呼啸而来。
“怎么说?黑子说话!!!”
“刚刚是谁说的这波不站我二凤的?你这个假粉!”
“不怪他们,这件事毕竟已经超出了常人能够理解的范围......”
“或许这就是独属于李二凤的人格魅力吧。”
“说实话,我有点惊讶,三百零五人,难道一点人类的劣根性都没有吗?”
“这事......上梁不正下梁歪,同样的,有李世民这样仁义的君主,大唐的百姓往往也多有侠义之民。”
“太厉害了吧,要知道,这三百零五人可都是死刑犯!死囚尚且如此,一般的老百姓又当如何呢?”
......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飘过的一条条弹幕,心中汗颜。
这些后世子民,小嘴叭叭甜的,不过......朕真的有这么好吗?
为啥朕自己都不知道?
......
天幕继续播放,李世民统治下的盛唐气象已经被完完全全地展现了出来。
接下来,五个水墨大字缓缓浮现在天幕之上。
如果要谈到李世民,要谈到泱泱大唐,那绝对绕不过这五个字。
【玄武门之变】。
这不仅是李世民人生的转折点,更是整个大唐命运的转折点。
当这五个字出现在天幕之上,原本欢声笑语的贞观君臣突然噤声。
他们的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再一次紧张了起来。
他的思绪不可抑制地翻飞,想起了那个平平无奇的一天,玄武门外溅洒的两行鲜血。
【宝子们求鲜花!孩子鲜花太少了!qwq】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